站内搜索:

论高校社科课堂如何矫正错误言论

2017-05-17 10:59:20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三、如何加强社科研究与教学本土化

  社科研究本土化是将国际上社科学术概念、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吸收消化为本国本民族所用,并以研究及解决本土问题为社科导向和使命的学术运动。社科研究本土化之倡议及运动其背后深层动机及原因一是西方理论不一定适合各国具体实践,各国需要产生符合本国实践能指导本国实践的本土理论,二是非西方国家本能地具有摆脱西方中心论、西方文化政治话语霸权的民族自觉自信自立自主的趋势[1]。我国早在上世纪30年代社会学家吴文藻、费孝通就发出社会学本土化的呼声并积极践行。上世纪80年代学术本土化运动流行于我国台湾地区。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学界主要以引进嫁接吸收西方学术为主流及主要任务,其间虽不断有社科研究及教学加强本土化之倡议,但难成气候并形成规模化批量成熟成果。近年著名学者郑杭生先生在社会学领域[2]、著名学者王绍光先生在政治学领域[3]的本土化倡导及实践尤为引人注目。

  社科研究本土化的必要性及理论支撑表现为以下。自然科学的结论很多是“普世”的。而社科研究针对的是社会现象和人类自身,人类有精神、价值属性,且身处不同国度、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环境中的人群共同体和开放的社会系统更加复杂多变难以确定。社会科学知识更具相对性,难有绝对客观性普遍性的所谓“普世”性,因为社科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及观点产出具有更多国别性、民族性、地区性、政治性,更多受到该国该地区文化、宗教、历史、国家利益、地缘政治、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

  社科研究者带有更多伦理价值取向、历史文化烙印、意识形态色彩等,无法完全中立地研究并得出“普世”的结论。人们对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对言论自由,2014年发生的法国《查理周刊》血案表现出各国历史文化价值观不同对言论自由的理解与态度不同。法国传统的言论自由观显然在查理事件中对尊重宗教有所忽视,美国的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政策使美国学者及美国主流媒体对此事件态度的表达有所克制,美国媒体并未公开涉案期刊杂志的内容,我国学者也有认为尊重宗教应是言论自由的底线,言论自由与尊重宗教应不可偏颇,言论自由应在宪法法律范围内行使。类似如宗教、人权、主权、海洋权、民主、言论自由、国体政体、民族冲突、地区独立与分裂等意识形态政治色彩浓的相关问题研究各国学者因其各自国家利益、历史观、法律观、价值观之差异其研究视角、理念、路径导致研究结论一定迥然相异。

  没有一种普世的理论解释所有国家的现实与历史并导引所有国家的未来发展,如民主一定带来经济繁荣,但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埃及、前南斯拉夫等此论并未成真;集权会导致社会衰败,新加坡却在集权中高度发展;预测中国崩溃而中国发展总是让中国崩溃论在星转斗移中贻笑大方;占卜俄罗斯垮台也总是在失望中落空。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教派冲突的伊拉克无法构建民主所需的基本秩序,阿富汗的民主选举两年后为何仍纷争不已,埃及的民选总统为何被判死刑,新加坡的威权加民主为何有成效,中国特色特在何处,中国的成功做对了什么,中国的改革为什么避免了多数国家转型中的动荡与经济衰退,中国怎样避免了改革中的社会撕裂,理论没有解释力便无实现力。

  各国需要发现和挖掘适合本国的社科理论及发展道路。如对于政府是否应该具备高效权力,各国亦因国情历史价值观不同,理解不同需求不同,俄罗斯历经裂国衰国之痛,又因反恐强国之需,俄国学者及民众政治理念接受中央政府强大、总统适度集权。美国传统政治理念恰恰讲究分权治之限制政府权力,但也造成国家治理中弱势政府低效。社会科学除了解决人类共同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解决本国、本民族的问题。各国社科研究都可为本国服务,寻找适合本国的发展路径,构建适合本国本民族的理论、知识,总结自己的实践并导引自己的未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元素”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高校教师科研及教学中应自觉践行社科本土化,应彻底改变目前存在于知识界的部分学术口号化、学术去中国化、学术盲目西化、学术政治化及政治问题“伪学术化”的倾向。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中中应寻求构建本土学术范式及理论,立足中国国情与中国实践,挖掘本土学术智慧,寻求本土发展路径,展示中国学术成果,彰显中国道路创新,只有如此才谈得上逐渐获得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话语权。

  高校教师在社科课堂上应追求在吸收批判借鉴与坚守本土理论自信之间以我为主、游刃有余、进退有度、收放自如的境界,应立足历史比较、动态发展、理性宽容的学术态度分析西方理论与本土化的对立统一,即社科教学中应坚守学习人类成果经验不是盲目过度不加分析吸收地西化,坚守社科教学本土化也不是固步自封的僵化。如我国人大、政协作为中国基本民主形式有其代表界别及民意表达的广泛性、政协的政治协商社会沟通功能也可以作为西式竞选民主的另类补充。当然我国两会也确有议事效率、议事质量有待提高的技术性修复问题,也不仿学习借鉴西式议会议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某些合理之处。但不能因这些问题存在而轻率得出结论西式议会制优于我国人大、政协。应向学生讲清我国人大、政协产生的历史性及镶嵌于中国整体政治生态政治体制的内生性,也不应刻意回避西式议会中党争过度、否决政治盛行所造成的决策效率低下的弊端。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