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伟绩

2023-03-01 12:32:20来源:红岩春秋杂志社



秦晋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3年,留下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深刻地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卓越实践成果和昂扬精神姿态,对我们党和人民的思想启迪、精神感召和文化滋养,更是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延安时期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用党在延安时期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延安精神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延安时期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百般欺凌。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把中国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成为改良派和革命者的首要问题。无数志士仁人为此前赴后继,舍生取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求索,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的实验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能够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诞生以后,才最终校准浩瀚大海上中国巨轮的方向,迎着狂风骇浪,避开礁石暗流,坚韧不拔地向着胜利的彼岸驶去。革命进程中,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通过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实现“党指挥枪”。之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革命力量,推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但是,在王明错误路线的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回到领导岗位,指挥红军四渡赤水,绝地反击,进入陕甘苏区。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挺进华北,党中央在延安13年。13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由革命低潮走向胜利高潮。

长征结束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只有3万多人,至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不到10年,党员已经发展到121万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红军人数不到5万人,抗战胜利时,主力部队已经形成百万大军。长征开始时,全国十几块红色根据地只剩陕北这一块,抗战胜利后,党开创的革命根据地已达19块之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因此,延安13年,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对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13年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探索根据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军事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

13年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经历了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实现解放战争战略转折,开展了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召开了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延安时期做出了光照千秋的伟大贡献

延安时期,产生了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的党的第一代坚强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但之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遵义会议结束不久,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这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但据很多老同志回忆,中央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连续打仗和奔波,已经非常疲劳。很多同志不理解,围着赤水河走来走去,究竟是在干什么。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就质疑“为何不走弓弦,而走弓背”。

3月召开的苟坝会议上,与会者一致同意攻打打鼓新场。只有毛泽东看出其中的险情,不同意攻打。大家争论激烈,结果会议表决撤销了毛泽东的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职务。会后,毛泽东提着一盏马灯步行数里去找周恩来,分析敌情,要求取消攻打打鼓新场的决定。最后,极少数说服了大多数,攻打任务取消了,使红军免遭灭顶之灾。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张国焘仗着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公然向党争权。毛泽东为大局着想,建议周恩来把红军总政委的职务让给张国焘。但张国焘后来竟然与中央红军决裂,南下另立“中央”,彻底走向分裂。南下后的红四方面军接连失利,损失惨重。在朱德、任弼时、贺龙的再三敦促下,张国焘才不得不同意北上。

1937年,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后,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自居,质疑“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讥讽毛泽东没喝过“洋墨水”,不能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斗争异常尖锐、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毛泽东等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形成了全党高度的团结统一。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

党在延安召开的七大,经过充分酝酿,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他们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和考验的,具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富有远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善于依靠人民群众和集中集体的智慧,善于团结全党一道前进,并且能够团结犯过错误的同志一道工作。一个得到全党信赖的领导集体在七大诞生和确立,对于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延安时期,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到胜利的成熟理论——毛泽东思想。

1942年春,延安开展整风运动。党清醒地认识到,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于毛泽东思想,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作了科学的阐释和界定,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中国的东西,又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它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与社会观——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即在坚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这个民族的特点,依靠近代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斗争的极端丰富的经验,经过科学的缜密的分析而建设起来的。它是站在无产阶级利益因而又正是站在全体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概括中国历史、社会及全部革命斗争经验而创造出来,用以解放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理论与政策。它是中国无产阶级与全体劳动人民用以解放自己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与政策”。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方针”。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延安时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当年,由于党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奔向延安。作家何其芳回忆:“延安,这个远在西北一隅的小镇,尽管物资匮乏,条件艰苦,但依然不妨碍它成为温暖、明朗、坚固和蓬勃向上的圣地,成为青年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据统计,当时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来到延安的学者、艺术家和知识青年大约有6万人。回首那段光辉岁月,“到延安去”之所以是响彻中国大地最响亮的口号,之所以是无数革命志士最强烈的心灵呼唤,是因为延安窑洞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和延安精神的光芒,代表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延安时期,党顺应时势,创办了30多所各种类型的干部学校,大规模培养各方面的领导人才和骨干力量。经过系统培训,大批人才源源不断地被派往抗日根据地、国统区以及党需要的各个工作岗位。延安培养的这支庞大的干部队伍,成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强大人才基础。

延安时期,党培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其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特征。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百年精神谱系的承前启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升华,是时代精神的根本体现。党中央在延安13年,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2022年10月27日,中共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七大会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时,满怀深情地说,我在延安地区生活劳动了7年,我的父辈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对这里十分熟悉。当年在陕北插队的时候,每次路过延安,我都要来七大会址、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看一看。到中央工作后,先后3次来延安考察调研。这次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来,就是要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要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从而接力延安精神,鼓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1945年4月21日,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题为《“七大”工作方针》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看齐意识”,并形象地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正是因为“看齐意识”,全党全军实现了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统一。“看齐意识”和“两个维护”是一脉相承。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船重千钧,掌舵一人。党的历史昭示,在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新时代践行延安精神,就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承“看齐意识”,把“两个维护”作为我们党明确的政治准则、根本的政治要求,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延安时期,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写入了党章,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延安精神深刻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才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才能够无往而不胜。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还须践行延安精神,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人民立场,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激情,汇聚起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磅礴力量。新时代践行延安精神,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精神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斗争取得的。延安时期,党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本领,有力开展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有力应对了西安事变、七七事变、重庆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有力领导和指挥了全国革命斗争,有力应对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靠小米加步枪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是党带领人民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取得的,没有进行伟大的斗争,就不会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就不会有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也必将依靠斗争开创未来。我们要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清醒地认识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

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郑重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务必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艰苦的环境更给了中国共产党人战胜艰难的信心和勇气。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远是我党我军战胜困难的传家宝。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代代传承下去。

编辑/王尧


== 附件下载==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