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历史重大关头的三次党代会

2023-03-01 12:29:09来源:红岩春秋杂志社



高广景 邓洪禹


党的百年历史上,1945年、1981年和2021年,中国共产党分别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945年、1982年和2022年,中国共产党分别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节点的重合,绝不是历史的偶遇,而是历史的耦合。其中的逻辑在于,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统一全党思想来把握历史方位、确定奋斗目标、制定行动纲领,进而齐心肩负起时代交给的任务。这不仅呈现了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展现了党把握历史主动的能力,而且充分体现了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学习党史 团结胜利

1945423日至6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这次大会达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共赴胜利的目的。毛泽东称之为 “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

此时,距离中共六大已有17年之久。17年间,中共中央不止一次提出要召开中共七大,甚至认为这是“最不可延迟的任务”之一。即使这样急迫,但由于战争环境的变化、党代表不能到齐、党内思想不统一等,党代会自然无法召开。而思想不统一的状况的存在又与党的历史紧密相连。

遵义会议以前,党内思想比较混乱,主要表现为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经验主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限于当时的情况,遵义会议主要解决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而对党内政治路线上的“左”倾错误未来得及进行彻底清理。虽然后来党内纠正并批评了王明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左”倾错误和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但未与党的历史联系起来。因此,它的负面影响依然不小。由此看来,要清理党内错误思想,必须以系统学习党的历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为了学习党的历史,毛泽东亲自主持收集、编辑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六大以来的主要历史文献。他后来建议把这些历史文献汇编成册,发给党的高级干部学习研究。这本名为《六大以来》的文献实际上有汇集本和选集本两个版本,汇集本只发到中央各部机关、中央局、军委、军分区等大单位,不对个人发放。

《六大以来》成了党整风的基本武器。许多人读后恍然大悟,个别原先不承认犯了路线错误的同志也放弃了自己的观点,承认了错误。这时,许多人提出应从一大开始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毛泽东又主持编辑《六大以前》,供大家全面研究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

通过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和会议的总结,广大高级干部认清了路线是非。党中央将重新起草“历史决议”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之所以重新起草,是因为毛泽东在1941年秋已经起草了《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简称《历史草案》)。由于起草的时间较早,《历史草案》对党的历史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94451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521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在延安召开。这次全会断断续续开了11个月,到1945420日才结束。其主要任务是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为七大的召开作准备。

毛泽东不仅一直关心《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而且做了多次修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形象地说:“搞了一个历史决议案,三番五次,多少对眼睛看,单是中央委员会几十对眼睛看还不行,七看八看看不出许多问题来,而经过大家一看,一研究,就搞出许多问题来了。”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分为七个部分,回顾了党的历史,梳理了三次“左”倾错误发展历程,采用把第三次“左”倾错误与正确路线相对比的办法,从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系统梳理二者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看法,分析了“左”倾路线产生的思想根源,得出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领导地位、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必然结论。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本来要在中共七大上通过。鉴于中共七大要集中注意力解决当时全国的政治问题,1945331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正式提出,将其提交七中全会通过。这样一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中共七大的召开提供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中共七大召开前,苏联军队已开始进攻柏林,英法军队在西线配合打击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人民已经起义。种种迹象表明,法西斯的命运很快就要完全倾覆。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中国人民配合同盟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机,已日益迫近。

国内国际政治力量在新的局势变动下,面临各自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一个光明的中国,这就必须进一步明晰自己的政治路线,确定正确的纲领和政策。中共七大就这些问题做了逐一解答。

关于大会的方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上指出,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他进一步解释,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团结、一个胜利。胜利是指我们的目标,团结是指我们的阵线,我们的队伍。我们要有一个团结的队伍去打倒我们的敌人,争取胜利,而队伍中间最主要的、起领导作用的,是我们的党。没有我们的党,中国人民要胜利是不可能的。

中共七大进一步明晰了政治路线。这条政治路线包括领导力量、壮大队伍的手段、目标或结果等。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壮大队伍的手段是放手发动群众,目标或结果就是得到全国的解放、全国人民的解放,建立一个新中国,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中国。总的来说,党的政治路线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为切实有效贯彻政治路线,实现大会制定的奋斗目标,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一般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一般纲领特别强调,要允许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得到比较大的发展,与《新民主主义论》重点放在“节制资本”方面相比,是一个重要发展。同时,中共七大提出了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不许中途妥协;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争取人民的自由;实行人民的统一;建立人民的军队;实行农村改革(抗日期间实行减租减息);发展民族工业等40条具体纲领。

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这些都具有重大的标志性意义。同时,毛泽东告诫全党要“准备困难”,并一口气列出17条困难。他满怀信心地说,终究我们是要胜利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坚信这一条。

1945611日,毛泽东致大会闭幕词,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他号召大家要立下愚公志,不断地工作,这样,我们也会感动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最终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

邓小平对这次大会有一个中肯的评价。他说:“一九四五年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建党以后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那次大会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那次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结历史 开创新局

1976106日,“四人帮”被一举粉碎,标志着“文革”结束。“文革”和它以前的“左”倾错误,影响深广,危害严重。因此,全党在“文革”结束后深入开展了揭发批判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运动。这就不能不涉及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工作。能否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思想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牵涉到全党思想的统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要评价毛泽东这样的历史人物,必须结合党和国家的历史,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工作,有些事情要经过更长一点的时间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评价”。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准备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留到后来评价,“文革”的十年也要等待适当的时机来作出决定。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不能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思想的混乱。

1979929日,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直接涉及到对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评价等当时国内外关心的一些敏感问题,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但国庆讲话在讲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大多并未展开,大家听后一方面感觉很好,一方面又感觉不能令人满足。这时,党内有一种呼声:在开十二大的时候,应该对30年的历史,对“文革”作出总结。换句话说,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十二大报告势必不好写,甚至可能因大家对历史问题认识不一致而影响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个大局。

中央政治局常委研究决定,要着手起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提交六中全会讨论通过。1030日,胡乔木、邓力群召集起草小组开会,传达了邓小平关于工作安排的谈话。胡乔木对起草工作作了布置。会后不久,起草小组集中到北京复兴门万寿路六所开始工作,收集材料,阅读文件,准备向中央提出一个历史决议的写作方案。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领导下,决议的起草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组织实施。撰写决议遵循邓小平提出的三条基本原则: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作出公正的评价;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决议的起草前后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决议初步形成后,在党内一定范围内多次征求大家的意见,才最终成稿。正如邓小平在1981519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说:“这个文件差不多起草了一年多了,经过不晓得多少稿。198010月四千人讨论,提了很多好的重要的意见;在四千人讨论和最近四十多位同志讨论的基础上,又进行修改,反复多次。起草的有二十几位同志,下了苦功夫,现在拿出这么一个稿子来。”

1981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党的十二大报告对此评价道:这样做的结果,既分清了是非,又加强了团结,为各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毫无疑问,这也为十二大的顺利召开提供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中共十二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了这次党代会的使命:要通过对过去六年历史性胜利的总结,为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

中共十二大作出了三项重大决策。第一,提出了一条道路,也就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第二,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行动纲领,确定了到20世纪末党的奋斗目标和重大方针政策。

为切实完成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中共十二大提出了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战略目标是,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战略重点是,解决好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问题。战略步骤是,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为促进经济发展,中共十二大报告围绕关于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关于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四大重要原则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中共十二大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把它作为同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相连的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中共十二大还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这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保证,又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同时,中共十二大提出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中共十二大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定了新的奋斗纲领,标志着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始。邓小平在开幕词中说:“我们有充分的根据相信,这次代表大会制定的正确的纲领,一定能够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使我们党兴旺发达,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使我们的国家和各民族兴旺发达。”历史的发展无疑证明了这种自信。

百年党史 再启新程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2021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回望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再开新篇,尤为必要。

2021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为此,中央专门成立文件起草组,习近平担任组长,王沪宁、赵乐际担任副组长。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及有关中央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文件起草工作。

中央明确提出了“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总的撰写要求,同时要求做到四个“总结好”,即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

同前两个历史决议一样,这次决议的撰写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

4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20多天内,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就汇聚了109份意见建议,经整理形成75.3万字的汇总本。96日,决议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910日,习近平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决议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根据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决议征求意见稿反馈的1600余条意见和建议,决议稿初步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547处,反馈意见吸收率达24.6%。习近平三次主持召开全会文件起草组全体会议,三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两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决议稿。

2021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第三个历史决议回顾了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梳理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五个重大意义,凝练了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历史决议对党在每一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及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每一时期所采取的战略和策略都进行了系统的剖析。不仅如此,历史决议还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13个方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明确提出“两个确立”等。这为开好中共二十大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中共二十大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国际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国内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人民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充满期待。中共二十大必然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科学谋划各项事业发展,增强把握历史主动的能力。

中共二十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并围绕这个使命任务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二十大报告对如何实现这一中心任务提出了战略部署和战略举措。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把人民民主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推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突出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在化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把国家安全视为民族复兴的根基,把社会稳定视为国家强盛的前提,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把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面对世界局势的复杂变化,中共二十大提出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全面谋划了对外关系,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愿景。

中共二十大不仅把握住了历史发展规律,而且把握好阶段性的历史大势,不仅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确定党面临的主要任务,而且制定了正确的战略策略,不仅善于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而且提出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基本原则。这次大会牢牢把握住了历史主动,必然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书写出精彩的华章。

编辑/王尧


== 附件下载==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