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远渡重洋的下川东十二学子

2019-05-09 16:07:50来源:红岩春秋



杜之祥


五四运动前后,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国内蓬勃兴起。一大批以改革社会为己任,作为黑暗社会叛逆者的知识分子,像展翅的雄鹰,飞出历史大漠,冲出儒学洞窟,驰向科学、民主、革命的大洋彼岸。他们要在异乡采薪,回祖国烧炭;要用寻求到的真理之火,复燃华夏光明。

当星火蔓延至偏僻闭塞的下川东地区,当地学子奋然响应,走上了一条与父、祖辈不同的人生道路。

留法求索真理

从1919年夏到1920年底,下川东先后留法勤工俭学的有12人。他们是:

万县(今重庆万州):左绍先、陈师。

开县(今重庆开州):吴从龙、朱锡恩、杨明镜、唐运鸿。

忠县(今重庆忠县):沈士林、付智涵。

云阳(今重庆云阳):孙倬章、罗永纯。

巫山(今重庆巫山):李季达。

巫溪(今重庆巫溪):陈子青(陈良柏)。

1919年夏,孙倬章、罗永纯作为自费赴学的勤工俭学生,由四川省长杨庶堪保送,同李劼人等17人,从成都出发,在上海乘法国轮船赴法。

1920年9月11日,沈士林、付智涵、陈子青同邓小平等80余人,从上海乘法国海轮“盎特莱蓬”号赴法。

1920年11月7日,左绍先同周恩来等197人,从上海乘法国邮船“波尔多”号赴法。

1920年12月15日,陈师、李季达、吴从龙、朱锡恩、杨明镜、唐运鸿等94人,乘法国货轮“智利”号赴法。

留法勤工俭学生到达法国后,即通过华法教育会巴黎办事处,介绍去工厂做工或去学校入学。

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经济状况不景气,工厂生产没有完全恢复,除少数自费读书外,勤工俭学生中,大部分没有工作。他们在法国,为了争生存,求学权,进行了一系列斗争。1922年,法国经济逐渐好转,各工厂相继恢复生产,报纸上经常有招工广告,勤工俭学生做工的机会逐渐增多,情况才有所好转。

勤工俭学生到法国,勤工只是为俭学创造条件,俭学才是旅欧的目的。受过五四运动洗礼的进步青年如李季达等,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高涨,都抱定了吃苦受难的决心,只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他们除学习科学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革命经验。通过学习和斗争,一批勤工俭学生,便鲜明地高扬共产主义旗帜。如李季达,中共党员,曾被选派到苏联学习,在大革命时期回国。

当时,在留法勤工俭学生中,有两种错误思想对少数人产生了影响,一是无政府主义,二是国家主义。

无政府主义,反对阶级斗争,宣传伯恩斯坦、考茨基理论,主张社会改良。勤工俭学生中的少数人,极力宣传这种思想,并且在法国组织中国社会民主党。孙倬章被推为中国社会民主党主席。

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是留法勤工俭学生李璜、曾琦等成立的,崇拜法西斯主义,吹捧军阀吴佩孚。人们称他们为“国家主义派”,其成员不过三四十人。朱锡恩就参加了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

下川东12个留法勤工俭学生在法国和后来回国的情况,有的世人皆知,有的至今无法查证。他们不同的命运归宿,促人深思。

革命烈士李季达

李季达,生于1900年1月。16岁入省立中学读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首先响应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推为学生代表,领导同学们进行反帝、反北洋卖国政府的斗争。

1919年7月,李季达考入成都第二届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20年12月15日,离国赴法。1921年1月20日,抵达法国南方大港马赛。根据华法教育会的安排,李季达等18人,被分配到法国西海岸盛什尔瓦的地方公学学法文。4个月后,他到克鲁梭工厂锻造车间做散工,主要工作是用汽铲铲掉含沙的毛坯火车轮。工作苦,待遇低,每天工资5个法郎,仅够吃面包。

李季达为了学技术,积攒钱去俭学,拼命地劳动,从不叫苦。有一次,在车站搬运铁板被砸伤,工厂老板不给医治,一病数月,但他坚持带病劳动。幸经同学们资助医治,才得痊愈。当时,勤工俭学生经济困难,时常断炊,大家星期天便去野外采蘑菇煮来充饥。有一次,因常识不足,有6人吃了蘑菇后中毒死亡。李季达吃得较少,幸免于难。

李季达就读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时,曾参加由穆清、程子健等13个同学组成的旨在研究马列主义、宣传劳工神圣的革命团体“劳人团”(劳人团是四川研究马克思主义较早的团体)。13个成员又一起赴法勤工俭学,到法国后,这个团体仍然存在。在克鲁梭做工时,劳人团的李季达、黄里洲、许祖熊(1927年南昌起义中牺牲)、许肇棂四人,常和同在一个厂其他车间劳动的李立三、邓小平、赵世炎等一起,继续研究马列主义。1921年5月,“劳人团”宣布解散。

1922年,李季达加入旅欧少年共产党,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成为中共旅欧总支部法国支部成员。为了迎接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加速培养骨干力量,中共旅欧总支部先后选送一批优秀党团员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深造。1923年3月,李季达被选派前往,实地学习革命理论。1924年7月,李季达同赵世炎、陈延年、王若飞等被调回国,投入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他先在上海工作,1925年1月,调任天津地委书记,积极领导天津地区的反帝、反军阀斗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天津白色恐怖日益严重。为了适应革命新形势,5月,党的“五大”召开后,在天津成立了顺直省委,李季达任省委委员、宣传部和工人部的部长,还兼任天津市委书记。8月3日,由于叛徒出卖,李季达和爱人王贞儒等11人被捕。他受尽酷刑,宁死不屈,11月18日,被反动派杀害于天津西头白骨塔刑场,年仅27岁。

他们的命运结局

孙倬章,生于1885年3月。辛亥革命时期,积极参加推翻清王朝的活动。1919年夏,同李劼人、何鲁之等17人一道,作为四川最早的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生,去到法国,曾在史来德公司机器厂沙里耳日光灯管厂做工。

1920年夏,孙倬章、周佛海(中共党员,一大代表。1924年进行反党活动被开除党籍,大革命失败后投靠蒋介石,抗战爆发后投降日本做了汉奸——作者注)等在法国成立中国社会民主党,孙倬章被推为主席,周佛海、傅珊吾(即傅双无,中国YC团团员,大革命失败后叛变——作者注)为副主席,主张社会改良,反对阶级斗争。孙倬章还主办了《巴黎丛书》《中国之路》等刊物,向国内外发行,宣传自己的主张。

1922年,孙倬章回国。1924年秋,从北京政法大学到了重庆,与杨闇公有交往。杨对他的评价是:“此人的思想与基尔特相近,真是太不明白中国今日的地位了,与痴人说梦何异。”“4时许,孙君又来寓,划平也来了,谈了许多无意思的话,因孙乃外行,无法挽救……”

1925年,孙倬章在成都创办《民力日报》,仍反对阶级斗争,宣传伯恩斯坦、考茨基的修正主义理论。旋办民立大学,思想转变,深悔过去,认识错误。不久,《民力日报》被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三军联合办事处查封,民立大学被解散,孙倬章险遭逮捕。

1930年春,孙倬章逃往上海,躲进法租界,研究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撰写《怎样干》一书。书中论及中国经济、土地、阶级等问题,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前途、武装暴动与资产阶级民主、帝国主义的总危机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反对国民党打内战,主张团结抗日,曾于当年10月中旬,为此事两次上书中共中央。1932年3月,《怎样干》出版,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对。4月5日,孙倬章殉难于浙江普陀山海边。一说溺死,一说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

朱锡恩,生于1897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后,朱锡恩通过他舅舅的关系,直接到法国驻重庆领事馆办好出国手续,1920年12月15日与李季达、吴从龙等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朱锡恩参加了天主教,后来又参加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朱锡恩在法国进蒙伯理野大学实业系学习,1925年毕业回国,先后担任成都中山大学教导主任、万县法院书记长、西康省昭觉县府秘书等职。1948年因病从成都返回开县老家,重庆解放前夕病死。

沈士林(又名沈芷人),生于1898年9月。1920年9月赴法,在法国未参加政治活动,入里昂大学学化工、机械,获化学硕士、机械博士,后又到比利时沙洛瓦大学学电机,获硕士学位。1926年学成归国,被聘为重庆第一家电台台长。1931年任四川省武器修理所总工程师,改革了马克辛机枪,是四川军事工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抗战爆发后,他谢绝了国民政府委以四川兵工局副局长之职,改办实业,兴教育,曾与人合资开办了私立大道中学,同时在重庆资助九三学社创办重华学院。

抗战胜利后,沈士林在重庆创办为民国际贸易公司和三有轮船公司。1948年,轮船公司迁往香港。1951年,沈士林迁居马来西亚沙巴州,创办中国建设公司,亲自设计指挥许多现代化建筑,《华人日报》称他为“开发沙巴州的巨人”。20世纪60年代,他受聘为香港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先后著有《中国基本民生工程》《中国财经概论》《黄河拓边大建设》等10多本著述,用多种文字出版。

1974年,沈士林与大陆的子女取得了联系。他十分关心祖国,在写给儿子沈联森的信上说:“祖国建设,我每到香港都留心观察,有很多感想……明年回到北京时,如能与老同学邓小平、聂荣臻、李富春晤面,当试向他们提供一些意见。”在另一封信上还说,他珍藏有一些祖国尚未发现的矿产资源资料,准备带回来献给祖国。当时,马来西亚限制重要华人访华,沈士林经过一年策划,才在香港中国旅行社的帮助下,办好了回国的入境手续,定于1975年9月12日回国。这时,他已77岁高龄。9月12日早上,沈士林却与世长辞。

吴从龙,生于1896年。1919年秋考入成都第二届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20年12月赴法,1925年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法学系。回国后,曾在军阀杨森部任职两年,后回开县,做过一学期开县中学校长,任过开县教养工厂厂长。1932年冬,以同乡关系,去南京投奔国民党陆军25师149团团长王润波,任该团军法官。1933年3月,日寇进犯长城,王团北上古北口抗日,吴从龙随部队到北京后自动离开部队。古北口战役后,被撤去军法官职务。后又去河南省教育厅任视察员一年多,即回到开县老家,做过乡联保主任、保长等。1946年病故。

左绍先,生于1889年。1919年秋季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20年11月赴法,毕业于里昂电学专门学校。回国后,曾任万县教育局局长。1933年由重庆乘飞机去昆明,因飞机失事遇难。

至今无法查清具体情况的,有陈师、杨明镜、唐运鸿、付智涵、罗永纯、陈子青等六人。

(作者系原万县地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编辑/刘自良 韩西芹

(来源:《红岩春秋》)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