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青年聂荣臻的旅欧岁月

2019-05-09 16:07:04来源:红岩春秋



庞国翔


回首纵观,在那个内忧外患、风起云涌的年代,国内每一位爱国进步青年的心中都会点燃同样的信念——寻找救国之方、探求强国之策。这其中,在千古风流、人文荟萃的江津,就有以聂荣臻为代表的一批热血青年,他们背井离乡,走出夔门,走向世界。

“五四”一把火

点燃了江津青年的热血

1919年5月4日,初夏的北京炎热而烦躁,一场风暴不可遏抑。

当地三所高校的3000余名学生代表组成游行队伍,手持“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各式标语,喊着整齐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浩浩荡荡地向天安门进发。由此,一场青年学生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从北京迅速席卷全国,偏居西南一隅的小城江津也不例外。

“同学们,团结起来!行动起来!祖国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在江津县城一间密室内,来自全县各校的学生代表正在谋划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要响应五四运动的号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宣传演讲,为民争利,为国争权。这次事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便是来自江津中学八班的学生聂荣臻。

宣传运动首先在县城举行。当天,来自江津中学、江津甲种农校和江津育才小学的数百名中、小学生手执小旗,呼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把小小的县城掀了个底朝天。运动中,学生们清查了大批日货,在逐一登记后,搬到文昌宫封存。

6月末,《凡尔赛和约》正式签字的消息传来,江津青年学生的愤怒情绪达到顶点。聂荣臻和傅汝霖带领江津中学200多名学生奋力冲破校方的阻拦,游行到文昌宫,将前时封存的日货搬至江边全部焚毁。

事态升级,触怒了县城的军政当局。学校在时任江津驻军团长王天培的授意下,首先开除了傅汝霖,对其余的学生代表,则准备在学期结束时或开除或勒令退学。傅汝霖被校方开除后,旋即与同学相约,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就读。

五四前后,全国兴起留学救国的热潮。受新思潮的洗礼,江津的进步青年也走上了远赴重洋寻找救国之方、探求强国之策的道路。

在重庆《商务日报》编辑刘颖滨的帮助下,入读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部分江津籍学生,顺利签领到赴法护照。11月,20岁的聂荣臻和钟汝梅、刁泰乾等10人,告别家乡,乘舟东下,开始了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新征途。

旅欧岁月

锻造了江津青年的理想

由江津去上海的途中,有两件事在聂荣臻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船到宜昌,聂荣臻这批青年学生上岸游览市容,不知不觉走进英国租界,却被红头阿三呵斥盘问,他们扫兴而归。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到外国人的呵斥和盘查,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船到汉口停靠码头暂息,他们相约去看看火车是啥样儿的。在四川,修铁路吵嚷了多年,可就是修不成,更不要说火车。他们赶到火车站,一列车都没有。听说趴在铁路上可听到远处火车行驶的声音,于是大伙将耳朵贴在冰凉的铁轨上,只听到一阵阵“嗡嗡”声。大伙纷纷表示,我们勤工俭学学成归来,一定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建起铁路,飞奔火车。

由江津至重庆到上海,再乘邮轮由上海到香港,他们在苍茫的大海上行驶了整整35天。1920年1月14日,他们终于抵达法国的马赛港。

到达法国后,江津青年并没有迎来舒适而安逸的留学生活,面对的是异国他乡的冷漠,入不敷出的生活。为了解决在法国的生活费问题,聂荣臻、江克明、傅汝霖、戴坤忠等江津青年开始勤工俭学。

聂荣臻先后被分到蒙达尔纪中学、德洛中学和胡乃尔中学补习法文。为了学好法语,他买了一面小镜子,随身携带,经常面对镜子读法文、讲法语,观察自己的发音口形。在此期间,他认识了蔡和森、蔡畅、向警予、陈毅等人。

同时,聂荣臻先后在法国蒙达尔纪橡胶厂、施耐得尔钢铁厂、雷诺汽车厂、巴黎西门子公司多米松分厂等工厂,当过汽车轮胎检验工、钳工、车工、炼焦工等。傅汝霖、戴坤忠在巴黎诺尔航空发动机厂,钟汝梅在克鲁梭使米得公司钢铁厂,江克明在资本家施乃尔办的公私合营的机械厂当学徒工。

由于勤工俭学的工作不固定,他们时常换厂、换城市,忙碌奔波于工厂与学校之间。工作大多是粗活、重活,有时工时长达16个小时,但所得报酬并不高。他们大多居住在条件简陋的棚户区或几人挤一间寝室。食物以土豆、洋葱、萝卜等为主,十天半月才能开一次荤。

在法国,聂荣臻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了三次大的斗争,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参加“二八运动”。当时聂荣臻在胡乃尔中学,为参加争取“生存权”和“求学权”的斗争,专门赶到巴黎。聂荣臻和400多名学生涌向中国驻法公使馆请愿,最终获得部分救济金。这次斗争后,聂荣臻进入克鲁邹钢材厂做工。

二是参加“拒款运动”。1921年6月,北洋军阀政府以“滇渝铁路修筑权”作抵押,向法国秘密购买军火。消息传出,聂荣臻等在法的中国留学生震怒了,首先站出来反对。他们举行了“拒款大会”,进行游行示威抗议,聂荣臻等留学生还冲进中国驻法使馆进行抗议。

三是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1921年,当局用庚子赔款建了一所里昂大学,但是他们拒绝从勤工俭学的留学生中招生。为此,蔡和森、赵世炎等召开代表大会进行抗议,并组建“先发队”分赴里昂,进驻中法大学。聂荣臻赶到里昂时,法国警方抓捕了蔡和森、赵世炎、陈毅等100多名中国留学生。聂荣臻凭借过人的胆识,利用领事馆发的“通行证”反复进出,成功营救出赵世炎等三人,同时,在他们的努力下,被囚的108名勤工俭学生随后被释放。

聂荣臻等人最先是怀着“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抱负到法国勤工俭学的,在遭受侮辱和欺凌后,发现这一切都成为泡影。

1921年11月,聂荣臻来到比利时,他的思想开始转变到革命方面来。早先他在法国时,和同学们就阅读了《共产党宣誓》《国家与命运》《共产主义ABC》等书籍。到了比利时,他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这些理论书籍,思想起了很大变化。

1922年的8月,聂荣臻由刘伯坚等人介绍加入了“少共”(共青团),次年参加了少共临时代表大会。1923年春,聂荣臻由赵世炎和刘伯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在比利时勤工俭学生中,只有他与刘伯坚、熊味耕三名党员。入党后不久,聂荣臻又回到巴黎开展革命工作。

在旅欧岁月里,聂荣臻和他的“江津老乡们”一起,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学习进步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当中,表现卓越为世人所铭记的人还有很多,如江克明、钟汝梅、冉钧、戴坤忠等,他们在法国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回国后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道路。

正如聂荣臻在1922年6月3日致双亲书中写道:“……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绝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均有衣有食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生之事业也……”

中华崛起的史册

铭刻着江津青年的功勋

祖国的召唤,人民的期盼。在外留学的游子,没有一天不思念他们的祖国,没有一天曾忘记留学报国的信念。他们时刻准备着,为中国建功立业,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一批又一批的江津籍留法勤工俭学生学成归国。他们以全新的姿态,投身到中华大地最需他们的地方。

聂荣臻,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军队重要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特别是为我国国防军事现代化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尊为“开国元勋,科技主帅”。

江克明,后改名江泽民,曾任东北军区军事工业部部长。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第一任商务参赞,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局副局长,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经理等。

钟汝梅,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军委委员,在参加周恩来、罗亦农等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时被捕。1927年7月,被枪杀于上海枫林桥畔。

冉钧,曾任中共重庆地委组织部长,创办国民党四川左派省党部机关刊物《四川国民》。1927年4月,被军阀刘湘杀害。

戴坤忠,历任湘鄂西红军大学分校教育长、大队长、红军教导团长、教导师副师长等职。1930年,在洪湖战役中壮烈牺牲。

……

这些走出夔门、走向世界的江津留法勤工俭学青年,他们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面旗帜,每一段故事都是一座丰碑。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家乡更不会忘记他们。

(作者系重庆市江津区文联主席)

编辑/刘自良 韩西芹


(来源:《红岩春秋》)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