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昧于史观则难以明辨史料

2017-05-17 10:56:44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陈瑛

  评价历史人物,重要的是要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即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对历史和时代负责;坚持运用正确的方法,即唯物辩证法,去收集、整理和剪裁资料,科学地做出结论。绝不能抓住某些细节津津乐道,炫新耀奇;甚至轻易以此作为论据,怀疑甚至推翻已有的正确结论。

  最近,一些文章对蒋介石的研究中又有“发现”称:“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蒋氏始终是一个被‘漫画化’的政治符号”,宣称“还蒋介石真相”,“已成为深化中国现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文章从蒋氏秘档中找出早年在上海他曾一度“贪色”,然后又进行“天理”与“人欲”交战的记录,证明蒋表现出“重要的政治人物这方面的‘真面目’……至为难得,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津津乐道当初蒋如何攻读马克思著作,对于社会主义感兴趣,似乎只是因为对“殊无诚意”的苏共不满,后来才选择了向反苏反共的转变,并表示对蒋的这一举动“不难理解”。

  什么叫“被‘漫画化’的政治符号”?什么叫“被丑化的历史人物”?无非就是说我们以往历史研究里所讲的蒋介石并不真实,如今要推出一个“真实的蒋介石”。即使蒋介石有过存“理”灭“欲”的思想斗争,即使他早年曾经短期相信过社会主义,读过马克思主义的书,又怎么能够否定掉他在“四一二”以后,背叛孙中山先生“联苏、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屠杀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抗日时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抗战胜利后坚持独裁专制,坚持内战的种种罪行。不能因为思想里有过理欲冲突,他就是“正人君子”;曾经信仰过社会主义,他就是个“先进思想战士”。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写到:“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无论如何,在新中国建立以前的几十年里,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在这对主要矛盾中,蒋介石是违背历史潮流的。看一个人,特别是历史人物也要如此,首先要看全部历史和全部行为,关键时刻的关键表现,从中抓住本质主流,即他站在时代潮流的哪个方面。至于其历史中的细枝末节,即使是真实的,也要进行认真分析:有反映主流和本质的,也有与本质主流无关,甚至与主流和本质相冲突的。

  我们应当尊重历史,紧紧抓住本质和主流,运用恰当的资料,包括新发现的一些史料,以丰富和发展历史。至于那些与本质无关,甚至与本质和主流相冲突的东西,则应通过研究鉴别后,进行科学地剖析,解说其矛盾产生原因,正确地取舍。记得当年胡适曾经大讲什么中国深受“五鬼”(即“贫、病、愚、乱、贪”)之害,却对为患最烈的帝国主义只字不提,陶行知就批判他说:“明于考古,昧于知今;捉住小鬼,放却大魔”。陶行知先生的评价是有历史智慧的。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