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传达学习2025年全市党史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精神,认真研讨新形势下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借鉴兄弟区县经验做法,研究布置重点工作任务,尤其针对“存史有短板、资政有短路、育人有短项”等突出问题,重点对照做好六篇“大文章”,紧扣“征、编、研、宣、审”各环节谋划“123”工作思路。
一是精编存史一部书。以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线,协同编写《英雄母城·胜利丰碑——渝中区抗战遗址历史图文集》,宣传介绍区内百余处抗战遗址历史、红色故事、旅游线路,努力打造具有渝中辨识度的史志文化精品。
二是谋划资政两件事。拓宽党史编研合作渠道。积极衔接西大、重大、重师、红岩联线等专业研究机构,成立渝中区党史专家人才库和党史研究联络组,开展项目合作、会议研讨、培训交流,联合拍摄“红色三岩”宣传片。打造母城史志文化长廊。深入挖掘“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一百年解放碑”历史文脉,完成三部《巴县志》旧志点校,协同相关部门推进母城史志文化长廊建设。
三是发挥育人三效应。以群众性效应聚合力。策划开展“英雄母城·胜利丰碑”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抗战遗址寻踪城市定向活动,在寻踪抗战遗址寓教于乐的打卡任务中追忆抗战岁月、体会时代变迁、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发展合力。以集群化效应强基础。紧扣“史志有渝、方知母城”遴选重点楼宇、重点院校、地标建筑、街道社区等场所,分批建立打造“母城史志驿站”,讲好母城故事。以品牌化效应塑特色。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进校园“思想铸魂、文化浸润、先锋引领、实践淬炼、涵育护航”五项工程;联合相关部门筹备纪念中共重庆地委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打造具有渝中辨识度的党史宣教品牌。
(渝中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