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借势借力、借船出海,做好党史宣传教育,为推动璧山区实现“两区一地一田”目标贡献力量。
主动融入干部教育。以庆祝建党99周年为契机,依托璧山区“党课开讲啦”活动,利用“三微”(微党课、微宣讲、微故事)形式转化璧山本土党史人物,形象生动地讲好党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在党员干部内心激发情感认同,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传统。
开展青少年党史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变化,积极创新党史宣传方式,增强教育针对性和感染力。首次将白深富、荣怀明等璧山党史人物形象移出档案架,编辑《璧山红色故事》并赠送全区中小学校,既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又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下一步还将以学校为阵地展播璧山党史人物“短视频”,让革命精神直抵人心。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与金钱板、荷叶非遗传承人任光中合作,每周末在璧山区秀湖水街非遗小镇“璧有好物”店铺开唱“璧山党史人物”。以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的形式,将党史研究成果融入文化实践活动,转化为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的精神力量。
用活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利用璧山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把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主动将璧山历史融入城市公园建设,并义务培训城市公园讲解员,积极助推璧山区城市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走进社区进行党史宣讲,引导小区党员干部群众心向党、跟党走。
(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