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心得体会│用求真务实书写为民情怀

2020-07-07 08:55:51来源:重庆日报




左  涛


手不释卷读罢《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三本采访实录,掩卷沉思,字里行间流露出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淳朴的为民情怀,勇于担当、善作善成的实干精神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察真情说实话。“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坚持先调研再发言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他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大胆提出并解决问题。在正定,他走遍了正定的每一个村庄,深入调研,带领人民改写了“高产穷县”的历史。在厦门,他上高山、进社区、访工厂,足迹遍布城乡,对发现的问题都设法予以解决。初到宁德,他冒酷暑访遍下辖9个县,认真研究“老、少、边、岛、穷”的现状后,告诉大家经济发展不能急躁,宁德的发展既要“弱鸟先飞”,又要“滴水穿石”。这种求实精神来源于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来源于实事求是的伟大力量,更来源于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出真招办实事。“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无论何时何地,习近平总书记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只要对群众有益的事情,他都尽力去做。在正定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带领全县人民心无旁骛、躬身实干,干成了许多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好事实事、急事难事,为百姓争取煤气罐户口,开通正定到石家庄的公共汽车线路,稳步推进“连茅圈”改造等。在厦门,他两度到高海拔贫困的军营村视察,为村民指明发展思路,帮助老百姓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在宁德,他倡导推动扶贫搬迁造福工程,实施茅草房户搬迁和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三进偏远贫困的下党乡,察民情,解难题。这种实干精神来源于亲民务实的施政理念,来源于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更来源于心系群众的深厚情感,体现了真挚的为民情怀。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工作都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下真功求实效。“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往往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长远规划全局,谋实效求长效。在正定,他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立足正定区位、产业结构提出“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制定著名的“人才九条”,为正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厦门,他领导制订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到现在还具有指导作用”。在宁德,他提出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和干部成长的有效途径。这种务实作风来源于立足实际、胸怀长远的战略思维,来源于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更来源于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体现了务求实效不做虚功的优良品格。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把工作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把工作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追求表面政绩,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本文原刊于《重庆日报》2020年76日第10版,作者为市委党史研究室干部)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