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心得体会│用好调查研究这把“金钥匙”

2020-06-24 09:16:34来源:重庆日报



黎  余


读罢《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三本采访实录,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基层,问计于民所体现的真挚人民情怀,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我们要重视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认清所处的时、势、事,坚决打好主动仗,牢牢掌握主动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每到一地工作都要到基层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寻求开展工作的源头活水。正是由于他通过深入细致的一线调查研究来发现问题、收集民意,才为他谋划发展战略,找准发展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新时代我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调查研究上下真功夫、苦功夫,使各项工作决策符合客观实际,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展调查研究中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在正定时,他在街头和一位白发老大娘说悄悄话的场景令人动容;在厦门同安县五峰村,他接过村民递来积满茶垢的茶杯就喝,一下就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在宁德时,他带头“四下基层”,冒着酷暑,步行前往最偏远、最贫困的下党乡访贫问苦,察民情、听民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我们只有经常深入基层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才能使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每到一地都会通过调查研究向基层要真相、要思路、要答案,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正是由于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他在从政实践中才能始终做到谋之于本、谋之于重、谋之于宏、谋之于远。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做好新时代的调查研究工作就是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抓工作才会实起来、落下去,才能真正使调查研究成为我们科学决策、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本文原刊于《重庆日报》2020年6月24日第11版,作者为市委党史研究室干部)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