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红岩下难忘的启蒙课

2020-03-12 14:54:52来源:红岩春秋杂志社



华得凤 丁英顺


重庆解放初期,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犹如流星一般划过历史长空,时间虽短,却光芒四射。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张际春、孙志远、邓止文、郑思群、张子意、黄觉民、费孝通等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人,以及西南教育、文化、经济等各界知名人士纷纷走进校园,进行授课或作演讲报告,给全校干部职工、广大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伯承:坚定我们人民大众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50年5月14日下午5时,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总校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在红岩村西南革大总校大操场隆重举行。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兼西南革大总校校长的刘伯承,作了题为《坚定我们人民大众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演讲一开始,针对革大自筹建以来就受到的诸如“就业培训”“革大不正规”的诸多质疑,刘伯承直接开宗明义:“这次开学,使我联想到抗日战争初期,在延安和各区办了抗大,那时是毛主席为了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而创办的。现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为了要使这批学生参加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设,我们照毛主席指示来办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也就是继承抗大精神来办学的。”一语点明西南革大的性质和办学渊源,扫清迷雾,有效回应了社会上的一些消极言论。

为更好地向大家阐明筹办西南革大的目的和任务,刘伯承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为例,指出:“抗大出来的干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散布全国各地参加斗争,完成了他们自己的任务。人民不能不感谢毛主席创办了抗大。现在我们是把反动的旧世界打破了,尚待解放的只有台湾、西藏,尚待肃清的只有各处的土匪、特务分子。我们打破旧世界的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人民的新世界;我们为要建设西南人民的新世界,就办了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短短数语,点拨出广大学员今后学习和奋进的方向,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紧接着,刘伯承从“学什么”入手,着重与学员们探讨“学了做什么”的深刻问题。他指出:“西南革大的办学任务就是为建设西南人民的新世界培养人才,西南革大的学子今后都要为建设西南,解放台湾、西藏,肃清各处残余土匪、特务分子贡献力量,参加西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建设工作。”

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怎样建设西南人民的新世界?刘伯承的回答是“首先就要求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确定下来”。唯有坚定人民大众的立场,方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勉励学子们树立远大人生目标,立下为人民、为天下的鸿鹄之志。

关于如何“坚定人民大众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刘伯承根据西南地区的现实需要和自身经验,抽丝剥茧,为学员们逐步剖析。他指出:

首先,弄清楚人民大众是什么。要明白人民大众既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爱国民主人士,而且他们都是国家的主人。

其次,正确认识和应用知识分子。要区分好走向人民大众的知识分子和走向反动派号召的知识分子。引导知识分子联系实际和历史经验教训,确定好自己应有的地位、应有的人民大众的立场,努力学习,不断改造和提升,用所学的科学知识造福人民大众。

最后,确立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下定为民服务的决心。用自身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决心,努力学习历史唯物论,清除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余毒,共同奋进前行。

在演讲中,为了更好地让学员们坚定人民大众的立场,树立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刘伯承结合现实需要和具体实践,抛出“为什么要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我们人民民主国家在国际上的问题”“建设中的财政经济问题尤其是生产问题”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及其相关的深刻阐述,直击社会现实问题,触动心灵,引发现场所有人的深入思考。

演讲接近尾声,刘伯承再次向广大学员发出号召,“要认真学习和切实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用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勉励学员们遵守西南革大的校训“实事求是、民主作风、虚心冷静、艰苦朴素”,激励大家持续学习与进步,坚定为民服务的信念,并为此奋斗。这时,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地回荡在操场上空,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作为西南革大的开学第一课,大家对这次演讲印象深刻。原西南革大二部主任侯子美回忆,“时间过去30多年了,好些同志对此记忆犹新”。原西南革大总校教育长邓止戈撰文写道:“同学们热烈响应刘伯承校长的号召,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个总题目,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进行新旧思想的自我斗争。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的事业。要忠于革命,就要忠于人民。要忠于人民,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由于提高了认识,因而在解决‘下决心’的问题上,开始从被迫转到自觉。绝大多数同学都把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初步确定了。”

邓小平:到实际工作中去接受考验

西南革大创办后,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十分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他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一个革大,一个党校,是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工厂。并特别指示,西南局领导干部要将去革大授课当作政治任务完成,认真准备,不得推诿或者马虎应对。

1950年9月24日,邓小平应邀出席西南革大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面对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广大学员,邓小平结合当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西南革大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况,专门作了《到实际工作中去接受考验》的演讲。

一开篇,邓小平即抛出一组设问句:“这些成就靠得住吗?我说靠得住又靠不住。”“为什么说靠得住?因为,我们有了良好的基础,开始下定决心为人民服务,进行革命工作。”“为什么说靠不住?因为,靠得住靠不住不是在学校内决定的,而是由行动来决定的,不是学校的鉴定、决定,而是经过群众批准。”

邓小平这番开场,紧紧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在充分肯定学员们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他提出殷殷告诫:“学校的成绩只是一个基础,一个开始,一切都还有赖于今后的行动和表现,需要经得起、通得过群众和实际工作的检验。”

为了使大家对未来实际工作有一个更准确的预判和心理准备,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大关小关无数,要做好到实际斗争中去接受锻炼的准备。”接着,他为学员们详细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要过的关。

总的来说有毛主席所说的三大关。其中“第一关战争关,已经过了。对于这一个关,过得好的,站在人民一边,站在革命一边;过得不好的,站在了对立面。中国人民绝大部分是过好了的。第二个关是土改关。这一关有些地方已经过了,有些地方还没有过。最后,若干年以后还有社会主义这一大关”。

具体而言,又分为思想关、分配工作关、阶级斗争关、到农村工作时与农民的讲话关、表扬关、批评关等大大小小无数个关口。有的表现在思想与认识方法上,有的直接体现在行动上。例如关于分配工作,邓小平讲道:“分配工作这一关很重要,如果都想到城市,哪有那么多城市呢?以前打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城市,在华北集上只有几个铺子,自卫战争也是在乡村进行的。如果以前革命都想到城市,能够有革命战争的胜利吗?没有乡村,也就没有今天的革大。当时,要选择工作也没有给你选择的可能。现在还有几种可以选择,这都是以前斗争的结果。作为一个热心于革命的工作者来说,要与困难作斗争。以前的革命者也有家,也有困难,有困难可能作个别照顾,但是这不能作为分配工作的原则,首先要服从革命工作的需要。”

这段关于“关口”的精辟论述,无疑给了动摇者、疑虑者当头一喝,更是给革命者注入强劲动力。“广场内只听见刷刷地记笔记的声音,很少有什么去干扰”,足见学员们触动之大,感受之深。

邓小平接着指出“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认真接受实际的考验,就能过好这些关”,嘱咐学员们“一定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于为艰苦的事业而奋斗,不计较个人的利益,要从革命的整体利益出发”,并且着重强调“一个革命者,很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永远站在人民群众一边。在斗争中,只要站在人民方面,革命方面,就不会犯错误,人民群众也会给你以力量。二是永远不要忘记学习。俗话讲开卷有益,学习可提高认识,搞通思想,才能看得清楚问题。学习应该学好,首先向一些老同志学习如何站稳立场,有了决心,站稳立场,就可以过关”。

最后,邓小平号召广大毕业生深入实际工作中去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并题词:“走向国家需要你的岗位上去,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而尽自己一切的努力。”

邓小平的号召得到广大学员的积极响应,全校掀起了到实际工作中去的热潮。校刊《西南革大》专门发表了《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的社论。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向组织表示:“愿意服从组织安排,到革命需要的地方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贺龙:立场、时局及其它

1951年2月3日,时任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应邀出席西南革大第二期毕业典礼,并作了《立场、时局及其它》的讲话。

贺龙以“我来参加这个大会,没有带花篮,没有带旗子,也没有带匾,只带了两个肩膀一张嘴来, 势必要讲几句话”开场,亦庄亦谐,风趣幽默。

但是,接下来讨论的话题却很尖锐,贺龙直接以毛泽东关于“松树和柳树”的著名论断引出“立场问题”。他说,“1943年,有一个部队南下,毛主席对几十个将字号的干部说:你们这一去,好像栽杨柳,插了枝就活了。可是,杨柳是风吹两边摆的。同志们在革大学习几个月,好像是杨柳刚发枝,慢慢生根,但今天还是摇摆的。毛主席又说:你们要像松树,风吹不动,松树是有立场的。”强调“为人要如青松,不要像杨柳一样东摇西摆”。

接着,贺龙以三国时期的张飞、宋朝的何九叔、武松为例,深入剖析道,“武松是英雄,但是他是个人英雄,我们今天提倡的是人民英雄;我们不需要个人英雄和两面派的何九叔那样的人”,告诫大家“要学张飞讲原则,不学何九叔两面派的故事,坚定人民大众的立场,做一个人民英雄”。

此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刚刚取得胜利,“联合国军”趁志愿军连续作战、疲惫不堪、运输线延长、补给困难之际集结重兵发动第四次战役,加上国民党残余势力借用海军和空军优势不断侵扰以及各地的匪乱,国内一些悲观言论甚嚣尘上。针对此般时局,贺龙说了一句“好得很!你们安心工作,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他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一扫学员们对国家前路、对即将奔赴的工作岗位的隐忧和疑虑,瞬间点燃学员们的革命激情和责任感,树立起昂扬向上之姿。

针对当前西南地区长期积贫积弱、粮食供给困难、百废待兴的现实困境,贺龙指出重中之重便是大力发展生产。他向广大学员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二是要虚心,不要看不起别人,觉得自己满腹马列主义了,否则一定会脱离工人群众;三是提高警惕,鼻子要闻,耳朵要听,嘴巴要说,腿要跑路,手要做工,随时注意防止敌特破坏我们的生产;四是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搞好生产,展开批评,保持虚心,走群众路线。他鼓励大家积极联系群众,参与生产,建设强大的经济力量,方能有效增强国防力量,阻止战火蔓延。

贺龙进一步勉励道:“我们一定能打胜战!我们只要埋头苦干,眼、耳、鼻、嘴、手、腿,一起动作,一部大机器不是就呼呼地开动起来了么!生产就大有希望。”

西南革大办学期间,还有西南局组织部长张际春作《建立革命的人生观》、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孙志远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问题》、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作《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川西区党委宣传部长杜心源作参观苏联的见闻报告、西南工业部部长段君毅作西南各厂生产建设情况报告、总工会西南办事处生产部长李震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报告等。这些演讲、报告紧紧围绕西南建设实际情况,鼓舞诫勉并深刻影响着广大学员。

他们表示,“为了人民的解放,我们坚定、刻苦、活泼、勇敢。努力学习,加强锻炼,清除旧的思想,建立革命的人生观,前进,要站立在斗争的最前线,前进,前进!向着光明,向着胜利,向着幸福的明天!”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