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成渝铁路:筑路精神熔铸的丰碑

2019-09-02 15:58:59来源:学习时报20190830



申福建 陈刚 江星渝 


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梅家山上,有一座工字形苏式建筑,这是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里面陈列着成渝铁路修建的生产生活用具、大量图片和音像资料。纪念堂前高高耸立着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这是迄今我国境内唯一一座纪念民工的纪念碑。纪念堂和纪念碑,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难而光辉的历史,触动内心,令人敬佩。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铁路的永恒丰碑,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史诗般的意义。

1903年,根据四川人民的强烈要求,清政府提出修建川汉铁路的意向,而川汉铁路的西段就是成渝铁路。1909年10月,川汉铁路部分路段开工。1911年4月,清朝政府与英、法、德、美4国签订借款合同,将川汉铁路的“筑路权”出卖。四川人民为了维护铁路主权积极行动起来,1911年8月,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而修筑近两年的川汉铁路宣告停工,成渝铁路成为四川人民遥不可及的梦。

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启动成渝铁路修建工程,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修修停停,仅完成工程量的14%,一寸钢轨未铺。其后,修路成为国民党搜刮民脂民膏的借口,结果只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虚线”。成渝铁路仍是四川人民遥遥无期的梦。

又过了十几年,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二野大军挥师南下。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8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正式进驻重庆。面对百废待兴的四川,面对人民群众极度困苦的生活,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抓什么?怎么抓?考验着刚刚执掌政权的共产党人。

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西南局决心以铁路交通为突破口,解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瓶颈问题,作出第一个重大决策:“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敢啃这块硬骨头?

进京请示,邓小平三条理由深深打动了毛泽东主席。第一,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畅,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不修铁路,不利于四川的政令畅通。第二,重庆、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如修铁路,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并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第三,中国人还从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建铁路,如果成渝铁路率先修成,既可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也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工业发展。

一穷二白、财力薄弱难不倒中国人民,党中央决定立即兴建成渝铁路,并先期拨2000万公斤小米工价作为启动资金。中共中央、政务院在批准修建成渝铁路计划方案时指示:“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

以原成渝铁路工程局为基础,组建重庆铁路工程局(后改为西南铁路工程局)。留用原成渝铁路工程局全部技术人员,并从全国各地铁路局迅速调集技术人员和干部充实成渝铁路修建第一线,组成成渝铁路的技术骨干队伍。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抽调了3万多人,组成军工筑路总队。他们一手拿镐,一手拿枪,一方面积极投入铁路建设,另一方面打击了国民党特务、土匪的骚扰破坏,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组织近2万名失业工人和经过培训的游民乞丐参加筑路工作,实行计日工资,每一标准工每日工资为8斤大米。抗美援朝开始后,各军工筑路总队相继归还建制。四川4个行署立即组织10万民工接替部队,并抽调大量地方干部参与筑路的组织领导工作。

组织企业承制铁路所需的钢轨、鱼尾板和螺丝钉等器材,第29兵工厂成功轧制出新中国第一根钢轨。节约钢筋,节约水泥。除大中型桥梁使用钢梁外,其墩台、基础以及中小型拱桥、涵洞尽量利用沿线所产的石料。在老百姓习惯喊“洋火”“洋油”“洋布”的日子,成渝铁路的材料零件全部国产,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当时,筑路工具少,靠铁锤、钢钎、炸药、扁担、竹筐等简陋工具,靠人的力量,夜以继日赶工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加快工程进度?集思广益,攻坚克难,众人拾柴火焰高。先后研究出爆破开山新法、单人冲眼法等,运输方式改进为木牛流马、自造小车、翻板自卸、滑板运送拱石,自设葫芦杠杆、绞磨起重、缆绳吊车等“土起重机”。

成渝铁路需要100多万根枕木,从哪里来?四川人民热情高涨,掀起了献枕木运动。献出做新床、寿棺的木料,献出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采伐木材送往建筑工地。短短时间,献出枕木129万根。

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民工住在简陋的工棚,甚至在猪圈、羊圈安营扎寨。有的民工铺盖单薄,夜里只得几个人挤在一起御寒。没有饭桌,通常只有一个菜,偶尔吃一次肉叫“打牙祭”,但重体力劳动后,即使没有菜,也能吃下几大碗饭。

成渝铁路全线总造价19014万元人民币,政府投资15583万元人民币,每公里造价37.65万元,建成了新中国在丘陵地区最省钱的铁路。这是筑路指战员和全体民工不辞辛劳、不计报酬的结果,这是四川人民默默奉献的结果。

1952年7月1日,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在重庆、成都两市同时举行隆重的通车典礼,人们欢欣鼓舞,敲锣打鼓,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直流,盼了几十年的铁路终于通车了。闻此喜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西南局领导纷纷题词祝贺。毛泽东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表达了他加快铁路建设的厚望,这个题词镌刻在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上。邓小平为《新华日报》挥毫题词“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简单的话语抑制不住喜悦之情。作为四川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题词“庆祝成渝铁路完工,一定要把天成铁路修好,并把川黔滇桂湘等铁路联系起来”,希望早日建成西南铁路网。周恩来总理题写“修建铁路,巩固国防,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阐释了修建铁路的价值和意义。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在题词中概述了建成成渝铁路的成功经验,即“毛主席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后仅两年多就修好了成渝铁路,使四川人民直接获其福利。经验就是人民若果不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推翻,若果不建立人民自己的政府,则人民就不能获得任何福利。”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题词“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是西南交通建设上的大胜利,它将推动人民的生产事业加速向前发展,使经济上获得更大的繁荣”,描述了成渝铁路的美好未来。

成渝铁路通车后,沿线丰富的物产源源不断地被运往祖国各地,外地的物资便捷地运到四川、重庆,沿线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如今,虽然成渝高速公路、成渝快铁、成渝高铁先后开通,但成渝铁路仍是联系成都与重庆及其所辐射的川西川东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其货运功能无可替代。2018年,成渝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约97.5万吨/公里,沿线各站的货物发送、到达量分别是455.1万吨、1555.2万吨。

在成渝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展现出新中国的力量、新中国的智慧、新中国的形象,凝聚成“敢为人先、众志成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筑路精神,这一精神是对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启迪,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新的光芒。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70载峥嵘岁月、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回顾成渝铁路建设史,学习成渝铁路蕴含的筑路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渝铁路是一座丰碑,一座镌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永恒丰碑。


== 附件下载==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