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革命先烈的初心使命︱王良:军功传千古

2019-06-18 17:32:55来源:重庆党史网


 

王良,原名王化赅,字傅良,号兴春,1905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綦江县(今重庆市綦江区)。青年时代,受五四运动和其叔父王奇岳(中共党员、革命烈士)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救国救民。1924年王良考入上海持志大学学习,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6年夏,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鼓舞下,王良弃学离校,奔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五期步科学员,不久转到骑科。1927年初,他到武汉军校继续学习。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随即跟随起义部队进军罗霄山脉中段,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9月,王良参加三湾改编,由见习参谋升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九连连长。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湖南起义农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宁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王良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一营一连连长。之后,王良率队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龙源口、黄洋界等战斗。其中保卫黄洋界一战,创造了红军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毛泽东为此欣然写下诗篇《西江月•井冈山》予以高度赞扬:“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9年初,为粉碎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发,以求在外线游击中寻机歼灭敌人。王良随红四军主力行动,任第一纵队第一支队长。2月9 日,红军到达大柏地,前委命令各部队立即歼灭尾追之敌。王良率红一支队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一举歼敌2个团,俘敌800余人,缴获枪支800余支。大柏地伏击战后,王良率红一支队参加了解放汀州府、三打龙岩城、攻克“铁上杭”等战斗,歼灭或击溃了国民党军郭凤鸣、陈国辉、卢新铭等部。红四军在闽西分兵游击作战期间,王良率部队深入上杭、永定一带开展斗争,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的任务,帮助闽西党组织和地方群众武装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方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短短几个月,闽西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纵横300余里的红色区域联成一片,80余万穷苦农民分得了土地,闽西人民热情称誉红一支队为“王良支队”。

1929年12月中旬,红四军到达上杭古田镇。下旬,王良参加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古田会议后,毛泽东针对蒋介石组织的“三省会剿”革命根据地的形势,决定避开敌人进攻主要目标,把红军部队转入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王良率红一支队随红四军主力转战江西,在敌人兵力薄弱的赣南地区开展游击战,集小胜为大胜,取得了显著成绩,使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1930年6月,红四军在长汀整编,成立红一军团,王良任红一军团所属第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0月,红四军又在吉安改编,第一纵队改编为第十师,王良任师长。

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大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围剿”。王良坚决执行毛泽东在罗坊会议上提出的“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率红十师东渡赣江,退守革命根据地,待机歼敌。12月30日,红十师作为参战主力部队,奉命攻击龙冈西北之敌。王良指挥所部迂回敌之侧后,配合兄弟部队发起猛攻,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部和两个旅,俘敌9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9000多支,并活捉了敌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朱德决定,把缴获张辉瓒的怀表、钢笔嘉奖给王良。毛泽东还挥毫题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以示对红军指战员英勇善战取得胜利的高度赞扬,留下了“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的壮丽诗篇。此后,王良一直把这块怀表珍藏在自己身上,带着它参加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带着它走南闯北,驰骋沙场、所向披靡、屡建奇功。

1931年10月,红十师、十二师整编为红十一师,王良任红十一师师长,张赤男任政委。为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11月15日,王良率红十一师奉命攻打江西境内最大的反动据点红石寨。红石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王良果断采取长围久困的战术,以挫敌之锐气。1932年1月1日,王良、张赤男亲临阵地指挥,用迫击炮猛轰山寨,突击队攀登云梯发动攻击,很快便打开了突破口。王良立即率领部队和当地游击队乘势突入山寨。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终于拔掉了这个顽固据点,俘敌1300多人,缴获枪支1300多支,机枪12挺,台炮3门,土炮40多门,弹药300多箱。

1932年2月,王良率领红十一师奔赴赣南新城独立作战,阻击来自广东的国民党军余汉谋所属增援部队,掩护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攻打赣州。不料,余汉谋的独立旅抢先占领新城。2月15日,红十一师与独立旅展开恶战。由于敌军工事坚固,火力甚猛,红军部队伤亡较大。王良亲赴前沿三十二团指挥所指挥,成功攻下新城,消灭守敌近1个团,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1932年3月,中央红军编制调整,王良升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罗瑞卿为政委。为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前委决定由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东路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东征福建,红四军为东征主力部队。4月10日,王良指挥红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取龙门考塘,收复闽西重镇龙岩城,随即又以闪电般的速度长驱直入进逼漳州城外要隘天宝山。19日,王良指挥红四军攻下了天宝镇,全歼天宝镇守敌,活捉敌一四六旅副旅长魏振南。20日,红四军和兄弟部队一同攻取了漳州城。红军在攻打漳州的战役中,共歼敌军主力4个团,俘敌1600余人,缴获枪炮2300多件,子弹13万发,炮弹4900余发,飞机2架以及大量军用物资,取得了红军东征福建的巨大胜利。随后,红四军又解放了石码以东大片地区,威逼厦门。

驻漳期间,王良遵照毛泽东指示,组织红四军分兵深入石码、海澄、浦南、长泰、角美等地,发动群众,歼灭残敌,建立新生政权,并筹集了14万元军款及大批军用物资,扩红500余人,为红军进行第四次反“围剿”作了充分的物质准备。从此,王良所率红四军,被漳州人民誉称为“铁四军”。

5月间,东路军开始向赣南根据地回撤。6月13日,红四军到达福建武平县大禾圩,遭遇反动民团武装兰启观匪部的顽固阻击。王良接到前卫部队前进受阻报告,立即与政委罗瑞卿赶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指挥战斗,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头部,英勇牺牲,时年27岁。牺牲前,他将毛泽东、朱德同志嘉奖给他的怀表、钢笔一一转交给了罗瑞卿,并嘱咐罗瑞卿要将革命进行到最后胜利。

1932年 6月15日下午,红军东路军顺利到达会昌县周田镇河墩圩休整。期间,毛泽东同志主持了王良的追悼会,并高度评价了王良的一生,称赞“王良是一个好干部”。新中国成立后,王良将军的遗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亲自转交给党中央。此后,记录着烈士显赫战功的怀表和钢笔,一直存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远成为王良将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献身的历史见证。

王良同志的牺牲,对党和红军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聂荣臻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王良同志是个很好的同志,四川人,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一贯作战勇敢,待人热情诚恳,对他的牺牲,我们大家都感到非常痛惜。”“折了我们一员好将”“王良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初期著名的军事指挥员。”“他英勇善战,屡建功绩。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在闽南群众中传为佳话。”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