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大事记︱1937年(7月—12月)

2019-02-12 16:29:00来源:重庆党史网

 

7月7日  卢沟桥事件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重庆广大人民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重庆救国会及其所属组织立即大力开展抗日宣传与动员工作。救国会系统的抗日救亡组织有很大发展,并争取到一定的合法地位。

7月9日  国民党军委会在重庆召开的川康整军会议,因七七事变爆发草草收场。这次会议于7月6日开始,由何应钦、顾祝同主持,川军各将领参加,目的是缩编川军,集权军委会,削弱刘湘势力。会议气氛紧张,斗争激烈。会上闻抗战爆发,川军将领纷纷请缨,要求率部出川杀敌。9月,川军出川抗战,部队分东、北两路出发开赴前线作战。抗战期间,四川共有7个集团军开赴抗日前线。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中,四川地区先后征募约300万壮丁参军,重庆及川东地区共征96万人,约占全川的34%。川军死于战场者26万多人,负伤35万多人,失踪2.6万人,总计达64.6万人。四川军队出川抗战得到全川和重庆人民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舆论的热烈支持。

7月18日  青年职业互助会在市商会礼堂公开成立,这是以银行练习生和公司职员、店员为主要成分、以职业青年救国会为核心的群众基础更广泛的职业青年组织。青年职业互助会与各救亡团体配合,组织学习,开展宣传,成为重庆职业青年中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主要力量。

7月中旬  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到庐山同国民党谈判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问题,并向蒋介石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8月中旬,双方达成红军主力改编协议。8月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9月11日,依据全国军队战斗系列,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8月至10月,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区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以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开赴华中敌后抗日。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月下旬  由国民党地方当局主办的“重庆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重庆救国会分出一定力量参加并推动抗敌后援会的活动。抗敌后援会在动员群众、宣传抗战、抵制仇货,募捐慰劳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此之前的7月14日,国民党重庆市党部曾宣布:援助华北将士,只作文字上的宣传,暂不采取任何行动。

7月  国民政府决定上海及沿海各地的重要工矿企业内迁,内迁地区以重庆为主。8月,成立工矿迁移监督委员会,负责督促内迁。

7月至8月  学生救国联合会利用暑期组织各校积极分子组成宣传队,到市内和附近农村进行抗日宣传。这时学生救国联合会在各学校的力量愈益发展,团结了更多的同学,发展了更多的社团,并经常利用节假日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一直持续到1939年上半年。

8月初  “重庆妇女救国会”成立。不久,妇女救国会利用合法名义,于8月16日公开成立“重庆市妇女抗敌后援会”,11月25日结束,12月1日另成立“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委员会重庆分会”(简称重庆妇女慰劳会),在妇女中广泛进行抗战宣传,组织募捐慰问,动员缝制寒衣,举办救亡训练班、妇女夜校,发展抗日统一战线。

8月  文化界救国会举办为期20天的暑期文艺讲习班,培养抗日文艺宣传骨干。同时,文化界救国会组织流动演剧队、儿童演剧队,深入到巴县、江北、綦江、长寿、涪陵等地乡镇巡回演出,公演了《放下你的鞭子》、《保卫卢沟桥》等抗日救亡戏剧。

9月15日  在重庆救国会领导下,“怒吼剧社”成立。抗战初期,剧社到市内以及附近各县演出抗战话剧达几十个剧目,并结合进行各种形式生动的抗日宣传,在抗战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9月18日  重庆市和江巴两县各界民众在夫子池举行纪念“九一八”六周年抗战救国大会,各机关、团体、学校近300个单位约10万人参加,会后举行了游行,群情激昂,沿途高歌,救亡歌声弥漫山城。

秋  抗日救亡运动在川东各县相继开展。9月,万县各界民众成立“对日经济绝交委员会”、“检举仇货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抵制仇货运动;“抗敌后援会”在涪陵、垫江等地相继建立,各学校及救亡巡回宣传团,利用墙报、歌咏、演剧等形式宣传抗日团结的道理,动员群众参军捐献物资支援前线;石柱县人谭逢盛受重庆救国会派遣,在石柱开设“南宾书店”,销售进步书刊,发展救国会会员,进行抗日宣传;重庆学联成员张述成在南川发展学联会员,组织了读书会6个,学习进步书刊,采用墙报,标语和文艺活动等方式,宣传抗日;丰都人朱泽淮经中央长江局派遣回到家乡,联系陶怡琴等失掉关系的共产党员,在学校发动抗日宣传,组成宣传队,分赴4个区、42个乡镇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武隆羊角镇的进步青年,组成抗日文艺宣传演出队,先后在白马、羊角、火炉等近10个场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10月11日  南京中央大学迁到重庆,选定沙坪坝松林坡为校址。此后,上海复旦大学、南京中央工业专科学校、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以及一批中学陆续迁来重庆。在国民政府驻重庆7年间,先后迁入重庆的高等学校共39所。抗战初期外地学校的内迁,促进了重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重庆党组织随即在本地和内迁学校中发展党员,建立了基层党组织。

10月  中央特派员张曙时派人来重庆与漆鲁鱼等取得联系,恢复了漆鲁鱼、杜延庆、何实嗣、郝威(郝威的关系不久即从北方转来)、黄亦人几个失掉关系党员的党籍,建立了中共重庆干部小组(会),漆鲁鱼为组长。中共重庆干部小组(会)是重庆1935年党组织被破坏后的第一个市级党组织。

△  欧阳克明与漆鲁鱼取得联系,秘密筹备万县救国会。漆鲁鱼派陶敬之和共产党员刘璋达到万县,帮助欧阳克明成立万县救国会,陶敬之担任总干事,欧阳克明、刘璋达、贺方木(方驰辛)、郭汶(郭祖烈)为干事、组成干事会,具体领导万县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

11月20日  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都重庆。11月26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抵达重庆,之后,国民党及国民政府中央机关相继迁渝。1939年5月5日,改重庆为行政院直辖市。1940年9月6日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市区面积陆续扩展至300平方公里,重庆市所辖区由6个扩至18个。

11月23日  以文化界救国会等单位为基础,成立了重庆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简称“文协”),进一步扩大了群众基础,发展会员达800多人。“文协”发动文化、新闻、教育等各界人士,运用各种舆论阵地,举办各种抗日训练班、讲演会、讲习会、研究会、读书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是重庆文化界一支重要的群众抗日力量。

11月28日  受中共中央委派,邹风平、廖志高(汪平)、于江震等六人离开延安回四川恢复和重建四川党组织。邹、廖于12月14日抵成都,筹建四川省工委机关。次年1月10日,邹风平、廖志高和张曙时正式组成省工委。3月3日,省工委领导成员分工,邹风平任省工委书记,廖志高任组织部长,张曙时分管统战。

11月下旬  重庆救国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是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贯彻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坚持抗战到底的精神。会议听取学生救国会、职业青年互助会、民众歌咏会、自强读书会等组织的工作汇报,分析了当时形势,布置了任务。

11月  针对“亡国论”、“和平论”抬头,重庆文化界救国联合会等团体相继召开“民众肃清汉奸示威大会”、“检讨汉奸理论座谈会”、“反汉奸游行歌咏大会”等活动,要求对日宣战绝交,实行抗战到底,加强组织民众,实行民主政权,改善人民生活,主张“主和即汉奸”。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动员舆论抨击汉奸言论,增强必胜信心。

12月  经在成都建立的中共四川省工委批准,中共重庆干部小组(会)改为中共重庆市工委。市工委书记漆鲁鱼,组织委员杜延庆,宣传委员郝威。以后担任市工委组织委员的还有洪勋、杨述(陈光),宣传委员黄亦人,委员黄觉庵、黄蜀澄。

年底  中共重庆市工委开始输送重庆救国会成员和进步青年去延安,到1938年春夏,先后有100多人成行。从抗战爆发到1939年下半年,万县党组织也先后组织输送了100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形成奔赴延安的热潮。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