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我参与了抗美援朝新武器制造

2018-11-05 16:50:43来源:红岩春秋杂志社


童登策口述 张继琳整理


1951年,我37岁,在重庆西南兵工局技术处工作。那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前方战斗如火如荼,后方支援全力以赴。


临时委以重任


作为国内武器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西南兵工局直辖的十几个兵工厂更是竭尽所能,加紧制造各种枪械弹药直接供应前方。但是在战场所用武器方面,美国使用的是高精新的飞机、坦克和大炮,我军使用的装备则相对落后,只能以小米加步枪应战。形势的严峻不言而喻,如何加强我军的武器装备迫在眉睫。

这时,重庆497厂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试制并生产出一种57口径的无座力炮。这种炮配合专用的弹药,能在较远距离内穿透中、小型坦克的钢甲,是一种较新的反坦克武器。于是,厂里加快将这种炮和弹药生产出来。

下一步工作是制作相应规范的射击表,并委托光学仪器厂根据射击表上的数据进行设计,制造炮上专用的瞄准镜。惟有如此,这种火炮才能实地用于瞄准射击。但是,做射击表是另一种专业工作,应由专职的弹道机构制作,这超出了497厂的能力范围。由于当时弹道事业工作还未开展,局领导临时决定由我担任制作射击表的任务。

我过去曾在南京汤山弹道研究所工作,在瑞典籍专家陶白等人的指导下,对几种火炮所用射击表的制作有些实践,但是独力主持这样重大的任务还是平生第一次。接到任务后,我经过仔细审慎的思考,制定了整体计划,取得领导同意后,便开始实作。


潜心制作射击表


第一阶段是射击试验。我来到497厂,在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有关人员一起协商研讨,取得完全配合后,按计划进行布置。我先制定出工作步骤和要求,对参加人员进行安排分工。然后准备需用的火炮、仪器、设备、器材,加以检查调试。再配制专用弹药,严定发射药装药量,为射击试验特制填砂弹,并对弹药作保温、保湿等处理,使其调整到标准状态。

随后,我对厂内的弹道试验靶场进行了检查调试,特别对试验用的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步骤及要求作了严密的规定,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我选定了附近长江中的岛屿——广阳坝作为射程试验靶场。在试验靶场上,测定各点的距离,作出适当布置,并采取安全保卫措施,防止射击时发生事故。

诸事停当之后,开始作弹道试验。测得关键的初速、膛压等弹道数据后,我再去射程试验靶场,作远距离的射程试验。与此同时,还测定出当时各项气象条件的数据,分别作记录,以备日后计算阶段作修正之用。

参与人员都很自觉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使这一任务在半个月时间内得以完成。我以愉快的心情带着成果回到了兵工局。

第二阶段是计算阶段,由我独力操作。弹道计算很是繁琐,有几种方法和成套的专用公式。我己经10多年没有接触过,现在需加紧复习,才能重操旧业。57无座力炮的射击是低伸弹道,最大射角只有15度,我考虑应采用法舍纳弹道表。好在过去我置备了法舍纳表在内的几种弹道表,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弹道计算要做大量的数据处理,若人工计算,则耗时太多,因此需借助计算机处理。经过领导的布置,借来一台机械式的按钮型计算机,这在当时算是较好的装备。我按步骤展开了基本情况下射击表的计算,列出多组数字,涵盖远近距离,包括终点的弹丸散布和落角等。

另一方面,由于前阶段做射击试验时,在弹药的温度、湿度上做了调整处理,使其保持在标准状态,而各种气象数据是当时所作的实况记录,日后在前方战场应用时,定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弹药的温度、湿度等不可能处于标准状态,各种气象条件,包括风速、风向等更是随时变动。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影响到射击时对瞄准点的纵向和横向的精确度,最终对战斗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做射击表时要对所有因素加以修正,并将修正值分别列表,这给我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完成这些工作后,我又编写了配套的射击表说明书,简要说明各种数字表的应用和修正方法,定出修正量、决定最后的射击方向角度等数值,并列举实例示范,以备实际应用时正确操作。由于时间紧迫,我常常加班到深夜,最终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整个任务。


急送前方立功劳


任务完成后,我马上向领导汇报。在书面报告中,我详细说明了整个过程,列举出编制此射击表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和计算公式,连同全部射击表和说明书在内,报请领导审查,并转交各有关部门咨议,很快得到局领导批准采用。由于制作瞄准镜需要时间,而前方对57无座力炮的需求无比紧迫,因此领导决定,由497厂将此射击表印成文件,附装在此炮的每一个炮弹木箱里急送前方。

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局长办公室来电话召我前去。梁松方副局长高兴地对我说,最近接到朝鲜前线发来的几通电报,赞赏我们新近交去的57无座力炮射击精确,威力强大,在战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深受我军指战员的欢迎。其中一份电报举出,一次我军仅用3发炮弹就摧毁了敌人的2辆坦克,使得战场局面顿时改观。

可以说,57无座力炮的研制成功,是西南兵工局在抗美援朝中支援前方所作的重大贡献之一。

(来源:《红岩春秋》)

编辑/杨洋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