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刘承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逻辑

2018-01-12 15:11:12来源:重庆党史网

 

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内涵,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学说的重大补充和完善。

 

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形态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判断,是一个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低级阶段实质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为发展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高级阶段奠定坚实基础。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将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

毛泽东在1945年《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了评价政党作用的生产力标准;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经和济基础的矛盾;1959年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这实际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述,对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展望和预测。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中国所处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和认识有了突破性进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1987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根据邓小平这一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充分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较长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要上百年。而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到21世纪中叶,都是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发展阶段。”至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形成。

1992年南巡讲话中,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历史性变革基础之上的。在过去几十年,中国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上百年走完的路程,取得了资本主义国家需几百年才取得的瞩目成绩,社会主义赢得了与资本主义比较优势。社会主义获得长足发展,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未来三十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以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更优的发展质量,赶上和超越资本主义国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摆脱了社会主义建立之前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时代特征,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不断开辟新的发展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