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五四运动”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17-06-02 13:55:08来源:重庆党史网

 

19159月,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为《新青年》)为标志,一场宣传“德先生、赛先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的“新文化运动”狂飙席卷中国大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给中国先进分子提供了探索救国之路的新启迪,他们从彷徨、苦闷中走出来,奋然前行。

地处中国西南一隅的重庆,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比沿海地区晚一些,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在外国资本入侵的空隙中缓慢发展,纺织业、缫丝业、采矿业、印刷业等传统产业相继实现近代机器生产,商业、金融业、进出口贸易等也有所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成长。工人阶级的出现和成长,以及辛亥革命以来不断壮大的进步知识分子群体,为“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在重庆的传播创造了客观的社会基础。

191954,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遇外交失败,北京爆发了以学生为先导的反帝斗争,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由此席卷全国。5月中旬,“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重庆,引起社会各界强烈震动,纷纷声讨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520,川东师范学校、重庆联合中学、商业中学、巴县中学等校代表60余人举行集会,决定成立川东学生救国团;24日,川东学生救国团正式成立(后更名为川东学生联合会)。随即,“川东女子救国会”、“国民外交后援会”、“重庆国民自强会”等爱国团体相继建立,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民族工商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规模空前的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反帝爱国斗争在重庆地区迅速掀起。6月中旬,重庆地区的爱国斗争进一步扩大,形成高潮。为推动运动发展,学生与商界又联合组成了“重庆商学联合会”,使青年学生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联盟,从而形成了长达3年之久、以抵制日货为特征的反帝爱国运动。在此过程中,重庆工人阶级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在抵制日货和对日实行经济绝交的斗争中,展现出工人阶级高度的民族自觉和巨大的政治力量。

借助“五四运动”的强劲东风,“新文化运动”之风也乘势吹入重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迅速在重庆传播。《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各种宣传科学与民主的书刊通过各种途径涌入,使青年知识分子不断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和洗礼。“新知识读书会”、“青年读书会”等小团体相继在重庆出现;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雨后春笋般出现,主要有《川东学生周刊》、《新蜀报》、《友声》、《渝江评论》、《巴声》、《綦评》、《星星》、《渝社旬刊》、《教育改进社杂志》、《平民日报》、《工务日报》等报刊。这些报刊大都以传播新文化和宣传新思想为宗旨,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在重庆的发展。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是191912月创办的川东学生联合会机关刊物《川东学生周刊》(后更名为《川东学生联合会周刊》),以“主张公理,排斥强权,改良社会”为宗旨,文章形式活泼,观点锋芒犀利,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深受青年学生欢迎;二是19212月由少年中国学会会员陈愚生等创办的《新蜀报》,以“输入新文化,交流新思想”为宗旨,评论时局、抨击时弊,揭露“社会黑幕”,陈毅、周钦岳、萧楚女等青年才俊曾先后加盟,出任编辑或主笔,使报纸战斗性更加显著,成为重庆新文化运动中的一面鲜艳旗帜;三是192111月由重庆联合中学校长熊浚发起创刊的《友声》,以“提倡改革旧教育,进行新教育和学问社会化,以启发学生的思想,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为宗旨,所刊载的恽代英的《青年应该怎样做》,吴玉章的《政治思想的无政府主义和独裁主义》等文章,在青年和社会中引起过广泛反响;四是1921年上半年由重庆联合中学学生团体“益社”创办的《渝江评论》,以“切实的批评,作沉痛的呼唤,以求群众的觉醒和社会的改造”为己任,檄文不穷,思想激进,为一般青年学生所推崇。广大青年学生争相购阅新文化书刊,使青年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思想,为他们寻求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青年知识分子不仅接受了科学与民主思想,也亲眼目睹了新兴工人阶级所表现出来的力量,他们开始“往民间去”,以极大热情投身社会实践,进行以拯救中华为己任的艰难探索。1920年,以吴玉章为首的革命派回到重庆,竭力推动以反对军阀专制,促进民主政治为目标的“四川自治运动”。42,“全川自治联合会”在重庆宣告成立,吴玉章作为发起人被推选为四川国民委员会主席,并代表联合会制定了“男女平等”、“保障人权”、“发展教育”、“建设平民政治,改造社会经济”等12条政纲,希望通过法国式的合作主义,改良社会政策,发展互助精神,实现社会主义。宣言和政纲在《新蜀报》发表后,立即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随后,以川东师范学校、重庆联合中学、巴县中学等为骨干的知识青年迅速投身自治运动,分别成立学生自治会,并在社会实践中提出“大权在民”、“打消阶级制度”等民主口号。与之同时,成都的王右木以创办《新四川日报》宣传自治运动,由此使带有某些社会主义思想因素的自治运动在成渝等地形成呼应之势。虽然自治运动最终因军阀的破坏而失败,吴玉章、王右木等人却在失败的痛苦中摆脱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羁绊,开始转向马列主义。在此前后,重庆知识青年还先后踊跃参加了争取全川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和重庆裁兵运动等,充分展现了重庆知识青年的进步性。通过参加一系列社会政治运动,四川及重庆知识青年的思想觉悟大为提高,在政治上渐趋成熟。这些社会实践,与同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起,为马克思主义在重庆的传播作了人才储备。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大事件。1918年,在吴玉章倡导下,成都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四川分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四川分会”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四川兴起。19196月,成都首批赴法生取道重庆乘船东下的消息震动重庆各界。经重庆商会会长汪云松、巴县教育局局长温少鹤等人倡导和奔走,8月,重庆留法勤工俭学分会正式成立,随即着手筹办重庆留法预备学校。9月,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在城内夫子池正式开学,首批招收学生110人,学制一年,汪云松出任学校董事长。留法预备学校的创办,为重庆及川东地区有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提供了条件。但由于学校经费和规模所限,不少青年只得在学校帮助下选择自费留法的途径。191912月,聂荣臻、钟汝梅、饶鸿钧等来自江津、巴县、长寿、涪陵等地的35名学生,自筹路费,经过留法预备学校介绍,在法国驻重庆领事馆获得签证后,从重庆乘船东下上海,搭乘法轮“司芬克司号”赴法国留学,成为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重庆青年。

19207月,重庆留法预备学校首批学生毕业,共84名学生获准赴法,冉钧、代坤忠、谢陈常、邓绍圣和邓希贤(邓小平)、周贡植、胡大智等分别获得贷费生和自费生资格。82784名学生从太平门登船顺江东下;101,在上海换乘法国“鸯特莱蓬”号邮轮,赴法勤工俭学。同年11月,在广东律师郑毓秀女士鼓动和帮助下,重庆巴县的张雅南、潘惠春、朱一恂等10名女学生,冲破封建伦理束缚,远渡重洋,成为女性留法勤工俭学的先行者。据统计,在1920~1921年的留法勤工俭学热潮中,仅重庆巴县、江津籍学生就达90多人。留法勤工俭学热潮在重庆的掀起,标志着爱国知识青年已把崇尚科学民主的口号付诸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他们通过对法国等欧洲社会的实地考察,经过亲身参加当地工人运动等社会实践,通过对多种社会学说的分析比较,其中的一部分最终选择了信仰马克思主义,走上自觉革命的道路,投身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

“新文化运动”前后,在马克思主义随《新青年》、《每周评论》、《人声报》等进步刊物传入重庆的同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纷然杂陈,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工读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思潮也流行一时,特别是无政府主义曾影响了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但是,这些思潮大多停留在脱离中国实际的空谈上,不能有效地提出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的良方。1920年以后,随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扩大,先进知识分子纷纷来到重庆,以及《友声》、《新蜀报》等新进步刊物的创刊、进步社团的不断涌现,逐步为马克思主义在重庆的传播营造了更加适宜的社会氛围。1921年下半年~1922年下半年,重庆迎来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潮,推动这一热潮的是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陈毅等革命先驱者。

1921年夏,少年中国学会会员邓中夏、黄日葵都应邀到重庆举办“暑期讲学会”,宣传新文化,批判封建主义和封建礼教,传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重庆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192110月,恽代英应重庆联合中学、川东师范学校邀请作《青年应该怎样做》的讲演。他在讲演中强烈抨击封建专制,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号召青年肩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鲜明提出:“中国要靠我们,任谁都是靠不住的。”1922年秋,应重庆联合中学之聘,萧楚女来重庆任教,他一方面选用李大钊等人的文章作教材,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运动,成为进步青年知识分子的良师;另一方面,出任《新蜀报》主笔,发表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成为“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启蒙运动的旗手”。从法国回国的陈毅(经蔡和森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也活动于成渝两地,以《新蜀报》主笔身份发表多篇批驳时弊檄文。1920~1923年,陈愚生创办的重庆《新蜀报》,在反帝反封建、宣传自治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成为四川及重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阵地。1924年间,进步知识青年张闻天也一度活跃于重庆,边任教边指导川东师范进步学生创办《南鸿》周刊,与萧楚女共同为《爝光》周刊撰文,抨击腐败体制,宣传革命理论。

“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重庆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其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的鲜明特点,逐步取代各种纷繁的社会思潮,被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为重庆乃至四川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理论和思想基础。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