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刘亚洲: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2017-05-17 12:26:45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核心要点: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积淀,历史越厚重就越能升华出伟大的民族精神,越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就越能超越时代,引领民族走向未来。

  ■抗战精神是“狮子吼”至为高亢的精神音符,一扫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恢复了久违的民族自尊与自信,标志着东方雄狮从睡狮到醒狮的历史性转变。古老的中国从精神上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上最深刻的文化记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须臾不能离开。

  ■ 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同时任何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信念。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积淀,历史越厚重就越能升华出伟大的民族精神,越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就越能超越时代,引领民族走向未来。伟大的抗战精神,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凝聚而成,由抗日英烈的鲜血浇灌而成,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升华出的民族精神之光,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于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华民族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丰碑

  近代中国,长夜悲歌,中华民族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中国,长风破浪,中华民族站在实现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从陷入深重危机到走向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历史的转折点。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是矗立在这一历史转折点的精神丰碑,就是以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抗日军民为主要培育者和践行者、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塑造的民族精神。这一精神丰碑放射出明亮的希望之光,振奋了中华民族之精神,淬砺了中华儿女之血性,照耀着中华民族渡尽劫难、走上实现伟大复兴之路。

  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称为“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不仅因为它写下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饱经磨难的一页,而且因为它写下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可歌可泣的精神史诗。“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绝境往往成为砥砺伟大民族精神的磨刀石。日本“国运相赌”、“以小博大”的猖狂之举,日军“祈战死”、“勿生还”的杀伐之气,在把中国人民逼到“亡国灭种”危险境地的同时,也激发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救亡之歌。一个又一个英雄儿女、一批又一批英雄群体,不畏强暴、以身殉国。在这样刚毅壮烈的英雄之气面前,再狂妄的敌人也有所忌惮,再凶狠的敌寇也终将被打败!

  中国从“睡狮”到“醒狮”的鲜明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历来有阳刚勇武的精神基因。然而,封建奴化教育的长期桎梏,统治集团的狭隘保守,宗法制度的沉疴痼疾,使民族的阳刚基因逐渐潜伏沉寂,睡狮沉沉一梦、世间沧海桑田、自身伤痕累累。睡狮的精神状态,就是麻木不仁、逆来顺受、怯懦卑屈。日本人写的《支那论》侮辱中国人“似蚯蚓这种低级动物,把一段身子给切断了,其他部分没有感觉,仍能继续活着”。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在最危险的时候,睡狮终于猛醒,发出“最后的吼声”。抗战精神是“狮子吼”至为高亢的精神音符,一扫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恢复了久违的民族自尊与自信,标志着东方雄狮从睡狮到醒狮的历史性转变。古老的中国从精神上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当今时代是民族复兴的大时代,大时代既有大机遇又有大挑战。挑战越大,就越需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处在复兴征程由大向强的关键阶段,我们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面临的矛盾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面对的困难风险的严重性也世所罕见,一项又一项战略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西化分化陷阱”、“塔西佗陷阱”,一个又一个陷阱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建设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一道又一道难题需要我们破解。这些,都需要我们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的不屈信念、顽强斗志的升华凝聚。唯有抗战精神能够激起我们整个民族与凶恶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无畏气魄,演绎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抗争活剧。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准确把握伟大的抗战精神的丰富时代内涵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座传承民族血脉、激扬天地正气、重塑民族性格的精神富矿。习近平主席把抗战精神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对其丰富时代内涵的深刻揭示,我们要认真领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无论是何种身份,从事何种职业,都以“精忠报国”为荣。这种绵延于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之中的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中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伟大斗争中,“誓死不当亡国奴”,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中国人民用行动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这种爱国情怀以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为目标,这个“天下”是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为一体的“公天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又以誓死捍卫中华民族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英雄行为,为中国传统爱国思想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他忘不了中国人民在7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与日本侵略者誓死搏斗的伟大爱国情怀,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民族气节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自古就视“气节重如泰山,利欲轻如鸿毛”,以“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毁其节”为美德,善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长期的文化熏染铸塑出了尊严重于生命的崇高民族气节。抗日战争中,一次次关键时刻、生死关头的严峻考验,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一寸山河一寸血,四万万同胞千万兵”。面对侵略者的凶残杀戮,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毁家纾难,以身殉国。无论“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还是壮烈的淞沪抗战、忻口会战等战役中的爱国将士们,“人人抱必死之心”,“必与日军拚命到底”。当时报纸的一篇社评这样写道:“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崇高的民族气节是无数抗日英雄的强大精神动力,连惨无人道的日军也不得不为杨靖宇、张自忠等中华抗日英雄的斗志所折服!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英雄气概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特色。毛泽东同志曾自豪地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历史上,为了祖国统一富强,为了民族兴旺发达,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发扬英雄主义精神,顽强抗争,绝不低头。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法西斯进行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这种英雄气概是激励全国人民不畏强敌、为民族解放与独立而英勇斗争的强大精神武器。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人民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从杨靖宇、左权到张自忠、戴安澜,千千万万同胞构成民族的钢铁脊梁,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抗战中的英雄主义突破实现个人价值的局限,突出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英雄观,这种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并为之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走上了历史舞台。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艰难岁月,正是这种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必胜信念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底蕴。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屡经挫折而不屈,屡受磨难而不衰,外来势力压不倒,帝国主义打不垮,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五千多年不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奇迹,靠的就是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和由此生发出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近代以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一次次被打断,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没有放弃,而是顽强地战胜一次次艰难险阻,重新整装出发。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曾长驱直入,在短期内占领了大片中国领土,亡国的悲观论调一度甚嚣尘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智慧,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在战略相持阶段最艰苦的岁月,中国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迎来了胜利的曙光。那时的中国,国力、军力远逊于日本,却能长时间独立支撑抗战的局面,并最终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具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着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保障,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在一定意义上讲,精神支撑是更持久也更重要的内在支撑。长期以来,敌对势力千方百计企图扭曲甚至抹去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其用心极为险恶。如果一个民族忘记了历史,丧失了历史记忆,就会失去发展的方向,人民的精神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上最深刻的文化记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须臾不能离开。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始终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铸牢强国之魂的实践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本质上是中华民族的信念、性格、气质、血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在抗战中的集中体现。以爱国情怀为核心的抗战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高度统一,也与以“爱国”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我们要把伟大的抗战精神放在弘扬中国精神的全局中谋划,大力发扬抗战中形成的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铸牢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纽带,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大力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探索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为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要把弘扬抗战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贯通起来,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坚毅,把中华民族在抗战中激发出来的伟大抗战精神作为深耕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沃土,形成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也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问题。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铭记历史,在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充分彰显和努力践行伟大的抗战精神,把弘扬抗战精神体现在推动解决主要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勇敢担当我们应担当的历史责任,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建设法治中国中有所作为;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严惩不贷的铁腕反对腐败,坚决推进新的伟大斗争与伟大事业的发展。

  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留给我们的最宝贵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同时任何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信念。在中日两国长期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主流。保持中日长期和平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然而,时至今日,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并未销声匿迹,企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的野心并未完全遏制。特别是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依然在执意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依然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依然在藐视历史事实和国际正义,依然在挑战人类良知。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70年前,中国付出牺牲3500万人的代价,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伟大的抗战胜利。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变,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的决心不变,我们也呼吁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牢记历史教训,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我们坚持以史为鉴,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为捍卫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