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沙坪坝新时期农村变革

2017-05-16 15:08:59来源:重庆党史网浏览量:

 

中共沙坪坝区委党史研究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沙坪坝区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改革浪潮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发挥优势,勇于探索,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农村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闯出一条与城市相融合,加速农村城市化步伐,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道路。

全区农村变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三农”工作一系列政策指引下,始终坚持从城郊农村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勇于创新,不断冲破旧体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坚持走农工商综合经营道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带领农民奔“小康”,取得辉煌成就。最显著的特点是:全面推行以包产到户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统分有机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以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

(一)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农村改革始自1978年,主要是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以包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

1958年大跃进和实行人民公社化以来,旧体制的制约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全区农民群众早在改革开放前,便从抛弃传统的生产队评工记分办法开始,冒着风险自发地推行“包产到组”、“交产评分”等简便而有效的联产计酬办法,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委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支持群众创造的“包产到组”和“交产评分”等办法,在1981年制定了“农业生产责任制试行条例”(沙委发[1981]92号)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意见”(沙委[1982]71号),使“包产到户”、“交产评分”由“非法”变合法,由暗地实行到公开推行。到1981年,全区232个生产队,90%都实行了“包产到组”或“交产评分”,还有4%的队推行包产到户,只有5%的队坚持统一调度,评工记分。但“包产到组”和“交产评分”还未完全落实农民独立自主经营权,而包产到户在当时仍属于禁区。

1981年,党中央充分肯定安徽凤阳推行的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认为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央的决策,凤阳的经验,极大地鼓舞了全区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19827月区委召开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央〔19821号文件精神,抵制批判了“左”的影响,放开手脚尊重农民选择最满意的责任制,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10月,区委召开推行“双包”责任制会议,进一步引导农民群众推行以包产到户为核心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会后,全区农村迅速掀起声势浩大的改革热潮。半个月时间,全区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由4%,一跃发展到70%。到1983年春,全区4个公社,262个生产队,除凤鸣山、马家岩、兴隆湾、韩家湾4个队坚持以队为基础集体经营管理外,都选择和实行以户营为主的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此,区委发出沙委〔198282号件,认为这是一条广大农民劳动致富的康庄大道,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清除“左”的影响,认清形势,总结经验,为开创农村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在推行包产到户的进程中,区里按照政策规定,坚持在农民群众自愿原则下,以在册人口为依据,对农地进行适当搭配,一次性将农地全部分配到户,由农民参照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自主经营蔬菜和发展副食品生产。在分配上,除完成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之外,都归自己所有。实行这样的政策,不仅真正顺应了农民的心愿,更好地体现了农民的利益,而且从体制上消除了管理过分集中的弊端,从根本上解决了自集体化以来长期存在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农民成为具有独立财产权、经营权的商品生产者,奠定了市场经济在农村的经济基础和组织基础。

在中央〔19821号文件指引下,包产到户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全区推行,受到农民群众热烈欢迎。为了巩固和发展农村改革成果,区委对包产到户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按照中央〔19831号文件精神,就认真处理好当前农村若干问题发出沙委〔198320号文件,对大队、生产队设置,干部配备,集体资产处置,管理和收益分配,多余劳动力的出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若干问题作出规定,对稳定和逐步完善包产到户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农民反映:〔19821号文件是党给了我们一把勤劳致富的“金钥匙”;〔19831号文件又让我们吃了一剂“长效定心丸”;“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要甩开膀子,放开胆子干”。

农村包产到户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建立,大大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1983年与1982年相比,农副工三级总收入达到8685万元,增长22%;粮食总产量达778万斤,增长39%;蔬菜生产战胜严重自然灾害,总产量达1.76亿斤,完成产销合同计划,保证了城市供应;生猪出槽增长16.5%,牛奶产量增长15.9%,社队企业收入增长27.93%,社员收入人均达到413元,为全市之冠。

同时涌现出一批农业专业户(组),成为农村带头致富的典型。1983年农业专业户发展达到4319户,占全区农户总数19.6%,其中蔬菜593户,养猪882户,养牛331户,养鱼385户。1984年专业户发展达到5396户,占农户总数24.5%,其中种植业1234户,占5.6%,养殖业2487户,占11%。区委对专业户(组)满腔热情支持,召开专业会议,帮助解决买难卖难等困难,大力推广他们勤劳致富的经验。如石桥乡养牛户刘伯荣1983年养奶牛23头,收入31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家庭人平收入1616元;花木专业户陈显荣承包10亩地种植花木,年收入4.4万元,家庭人平纯收入3500元。

(二)改革“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以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从根本上冲破了“一大二公”、“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模式,为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从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化、市场化农业转化奠定了基础。但建立在“一大二公”基础之上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同农村改革后的新形势极不适应:一是严重束缚和制约农民自主经营和农村经济向商品化方向发展;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党政不分,政企不分,陷入日常生产和行政事务,难以履行各自的职能,既弱化了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也影响经济工作的正常运行,甚至形成党不管党的状况。

为了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农村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必须从组织制度上进行改革。区委、区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实行党政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的通知”精神和省、市指示,在1983年冬1984年春,按照“党政分工,政企分开”的原则,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把建立乡人民政府同乡人民代表换届选举紧密结合进行,通过选民直接选举代表,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正、副乡长,将红旗、石桥、井口和歌乐山四个人民公社改为覃家岗、石桥、井口、歌乐山四个乡人民政府,成立乡党委,组建乡经济委员会。同时将全区23个生产大队改为村,成立村党总支(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委员会;262个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至此,延续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1993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全区撤乡建镇,618举行撤乡建镇大会,将原4个乡改为4个镇,举行了建镇授牌和镇干部任命仪式。

实践证明:农村改革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又不走私有化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使农民获得对土地的经营权和收益权,从而大大激发了其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改变了党政不分和党组织包揽一切的状况,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政权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加上国家逐步取消对蔬菜和农产品的统购派购政策,放开农副产品价格。这些改革举措的全面推行,为农村经济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朝着商品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三)不断深化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推行包产到户为主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后,不论家庭分户经营还集体统一经营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随着城市的拓展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征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民建房占地剧增和农民之间相互转包等原因,导致土地变动频繁,土地数量不清,权属模糊;二是随着农民温饱的解决,不少农民外出打工经商,又不愿放弃承包权,导致承包地粗放经营增多,有的甚至出现土地荒弃现象;三是集体资产管理放松,出现资产流失和总量减少,集体经济发展减缓,导致集体“统”的功能较弱,服务不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坚持深化改革,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提下,根据中央几个1号文件精神和省、市指示,区里从1985年开始,结合区情实际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主要是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充分发挥统一经营层次的作用,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进行不断完善,做到统与分的有机结合,既稳定了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又加强了“统”的功能。这些改革主要有:

1.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为了贯彻中央〔19875号文件“关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决定”。19888月区委提出关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实施意见(沙府发140号),首先对生产队一级区域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作出具体部署,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中央关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精神,提高农民群众的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抓好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由点到面,以原生产队为基础,组建“XX经济合作社”,对内负责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发展社会经济,对外发生经济往来,承担经济法人的功能,成为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和完善双层经济体制的基础。

经济合作社是在“五不变”的前提下组建的。即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实行户营为主的联户承包责任制不变,生产队规模不变,现有承包经济关系不变,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变。

组建和办好经济合作社的关键在于:一是选好班子,加强班子建设;二是搞好以民主管理为中心的制度建设。在班子建设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除初期组建班子采用任命制外,此后一直实行直接选举制,即由农民群众充分酝酿,提出候选人,采取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产生,设社长1人,副社长1人,会计1人,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至今已进行6轮换届选举。实践证明:直接选举产生的经济合作社班子,由于反映了群众的意愿,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有利于干群关系的融合,为发展经济带来了动力和活力。在制度建设上,根据自身实际和经济发展需要,民主制定经济合作社章程,主要内容包括性质、任务,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干部的产生和职责、纪律,经营范围,由农民群众充分酝酿讨论通过。经济合作社根据章程,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发展经济,公开财务,民主选举干部。10多年来,经济合作社已走上健康发展轨道,成为农民信赖的经济组织。

19886月,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办法),开始执行,经济合作社同村民组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村民自治工作,运转正常,沿革至今。

同时,村级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充分发挥了城郊区域优势,以乡镇企业为主,迅速发展。到1990年全区23个村级企业总产值占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3.68%,固定资产占45%,利润总额占34%,成为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直沿着传统的管理体制,靠行政手段进行经营管理,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运行机制,成为农村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1990年区委选择在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覃家岗镇上桥村进行组建实业公司试点。这种组织形式,既符合公司的一般原则,又兼顾了城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性。它是村级集体经济的载体,具有法人地位,代表全村对村级企业行使资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对社级企业和经济合作社履行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协调服务职能,对个体私营企业履行指导服务和监管职能。它是全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社区性、综合性和实体性的特点。区委根据上桥村的试点经验,提出“关于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意见”(沙委[1991]117号文件),全区23个村在1991年先后组建具有法人地位的实业公司。实践证明,建立村级实业公司,不仅替代了原村企业办公室的职能,而且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农村生产活动方式和生产力要素结构的变革,对发挥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分散经营的积极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共同致富,具有其他农村组织和经济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壮大村社集体经济实力,是增强集体“统”的功能,保障统与分的有机结合,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弱质产业。沙坪坝区地处大城市郊区,人多地少,属丘陵地带,自大跃进以来,坚持农业发展为城市服务的方向、围绕“菜篮子”需求,实行“以菜为主,同时发展其他副食品生产”的方针,基本保障了城市人民需要。据1978年统计:全区蔬菜上市11159万公斤,生猪出槽32114头,牛奶产量236万公斤。但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总产值仅1933万元,劳动生产率635/人,农民人均收入158元。这表明:仅靠传统的农业经济根本无法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

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经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放思想,冲破重重阻力,放手发展乡镇企业,着力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坚持走农工商综合经营发展道路。经过不懈努力,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已由传统的单一的农业结构朝着农、工、商、建、运、服多种产业结构转变,形成以乡镇企业为主体,蔬菜生产和多种经营为两翼,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1985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2057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277万元,比重由1978年的68.08%下降为11.07%;乡镇企业(包括工交、建商)总产值18293万元,比重由1978年的31.92%上升为88.93%;农民人均收入626元,比1978156元增加3.02倍。 

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198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集体经济比重达90.05%,其中23个村的村社集体经济占67.05%,成为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双层体制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85年后,城市拓展和农村城市化步伐加速,农地急剧减少,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空间缩小,同时乡镇企业“五轮”驱动,联户和个体(私营)企业调整发展,集体企业在调整中转轨变型,因此,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出现新的趋势:一是农业进一步萎缩,比重下降;二是乡镇集体企业增幅趋缓,比重下降,到1994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580086万元,比1985年增长31.7倍,其中农业总产值14346万元,比1985年增长6.3倍,比重由1985年的11.07%降为2.47%。但是,乡镇企业产值565740万元,比1985年增长27.5倍,比重则由1985年的88.93%上升为97.53%。农民人均收入1523元,比1985年增长2.43倍。

3.完善土地承包管理制度。

实行以包为主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转移,出现了土地感情观念淡化,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导致土地粗放经营。为此,按照“四川省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承包规定”,于1990年对实施8年的首轮土地承包开展普查清理。在坚持土地公有和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原有承包办法。对新增人口,增人不增地,引导农民通过务工、经商、发展多种经营等多种渠道自主择业,;对外出打工、经商、办企业的农民无力承包经营的土地和荒弃的承包地,帮助农户之间做好转接包工作和协商委托代耕或由村社组织开发,招标承包,向专业倾斜,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在村、社两级建立承包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土地承包实行合同管理(承包金30-50/亩),有效使用。在清理普查基础上,村、社与农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7857户,占应签合同户的99.7%,从而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1995年区划调整,区情变化很大,农民十分关注土地承包关系。区委根据中央〔199311号文件关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政策,结合区情实际,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和放活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意见(沙委[1995]184号),明确宣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并激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放活土地经营使用权,允许农民通过互换、转包、转让、租赁和入股联营等多种形式放活土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在完善土地承包中,较好地解决了土地调不动,变相出租,改变用途,破土取石,烧制砖瓦,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健全了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统一合同文本,对承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纠纷处理和合同的签订、变更、和终止都作出明确规定。村、社合作组织与农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7.7万份,并建立档案,从制度和法律上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为了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土地承包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区委根据中办发〔1997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和“重庆市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条例”,结合区情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的若干规定”(沙委[1997]165号),在市的统一部署下,1998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开展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第二轮土地承包期为30年,从1998712028630止。通过宣传发动,让农民群众牢牢地了解和掌握了党中央关于“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既定政策。同时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清理登记、土地调整和具体问题的处理,在此基础上制订方案,签订合同,颁发证书,最后组织验收,顺利完成全区11个镇、81个村、1351个经济合作社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覃家岗镇和联芳园区因城市拓展开发未纳入第二轮承包),让农民再次吃了“定心丸”。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关键在稳定。20多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指示精神,通过两轮土地承包实践,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做得较好,农民既满意又放心。但放活土地经营使用权,建立有序流转机制有待完善,土地粗放经营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4.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乡镇企业“五轮驱动”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根据中央〔19875号文件精神和省委19887月“关于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决定”,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到19977月,全区共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24个。其中区联合会1个,镇级基金会12个,村级基金会11个,服务网点32个,从业人员168名,集资总额约8.6亿元。储户92909户,其中个人储户88641户。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在保障资金所有者所有权、自主权、收益权的条件下,由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一种股份式资金合作组织。

10年来,区、镇、村合作基金会认真按照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和“重庆市农村合作基金管理办法”进行运作管理,总体讲,运作正常,取得较好效应,对增强集体经济的服务功能和凝聚力,为农村聚集闲散资金和开展融资服务,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缓解资金短缺矛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监管制度不健全,行政干预过多,违规经营等问题。

受城市金融“三乱”风波影响,19993月,重庆市和沙坪坝区按照中央指示开展清理整顿金融“三乱”工作,同时结合整顿农村“三金”工作。区委根据“重庆市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通知”和“农村合作基金会清产核资指导意见”,制定了做好清理整顿农村“三金”工作实施意见(沙委[1998]66号),本着“多并少关”目标和“一切有利于并入,一切服从于并入”的原则,从稳定大局出发,经过清产核资,追债举债,分类处置,区别对待和艰苦细致的工作,先后将19家农村基金会的资产和业务并入农村信用合作社,并入率83%,成功地化解了金融危机风波。至此,沙坪坝区运行了10年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解体。

5.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巩固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增强集体经济对农民群众凝聚力的重要内容。自1983年实行家庭联户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全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经历了建立健全到完善提高的过程,本着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专业与群众相结合,依靠社会办好服务的思路,以原农业局农技,畜牧兽医,农机水利站为基础,区先后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农村经营管理、畜牧兽医、多经水产、农机水利、林业管理等13个服务机构,配备有高、中级技术力量70人;镇、村设有相应服务机构71个(镇22个、村49个),配有专职兼职人员332人,形成以区为中心、镇为纽带、村为基础的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常年活跃在农村第一线。主要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科普宣传,农技培训等,每年约3000人次,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和栽培技术,通过区农业信息网、闭路电视、“三下乡”等多种渠道,向农民传递市场需求信息、新技术新产品信息等,指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和高附加值产品,解决买难卖难问题,降低风险,增加收益;从事农资服务,做好良种、农肥、农药和排灌等物资保障供应服务,有效地促进农牧渔副产品和多种经营产品的增长。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民间兴起的各种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其作用。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村、社经济实力薄弱,导致其农业基础服务功能仍存在不健全、不完善、不到位现象。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沙坪坝区乡镇企业〔1984年前称社队企业),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服务城市、富裕农村”、“城乡大联合,城乡共繁荣,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下,依托沙区区位优势、科技人才优势和大工业优势,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与城市大工业相配套和利用资源自主开发相结的路子,形成“五轮”驱动,工、农、商、交、建综合发展的格局,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区属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

28年来,沙坪坝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重庆市前列,是全区农村最具特色的改革成果,也是农村发生深刻变革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沙坪坝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变革,经历坎坷曲折。

1.萌芽早、热情高、起步快。

沙坪坝区农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背靠大城市、大工业,具有发展乡镇企业的优越条件。全区乡镇企业萌芽于农业合作化时期,作为农村副业和手工作坊,基本上依附于农业,规模小,无足轻重。五十年代后期,党中央、毛泽东提出发展农村工业,实现工业化,曾得到初步发展。三年困难时期,在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中,大多数刚刚办起的乡村企业被迫下马。1965年后,贯彻“五.七”指示,又办了一些小农机、小煤矿、小水泥、小建材和粮油加工小企业。文革期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这些刚建不久的乡村小企业又被视为“弃农经商”、“不务正业”、“资本主义倾向严重”的典型,横遭批判和扼杀。到1978年,乡镇企业产值仅925万元。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农村改革拉开序幕,根据苏州无锡经验和省、市“关于加速发展社队企业的决定”,区委在中共沙坪坝区第三次代表大会和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城乡协作大力发展社队企业的任务”,出台了“加速发展社队企业的意见”(沙委1987号),强调要充分认识毛泽东所指出的“社队企业是我们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所在”的深远意义,切实改变对社队企业不重视,不关心,不支持,另眼相看的态度,要象对待全民所有制企业那样对待社队企业,要象抓好农业那样抓好社队企业,满腔热情地办好这一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指出“大力发展社队企业,农、副、工相结合,是高速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这条路子非走不可”。并在政策上、组织上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扶持措施。

同年10月,区委组织召开区内中央、省、市厂矿企业80多家参加的城乡协作、厂社挂钩定点支农会议。11月,区委决定设立社队企业局,将农业局所属“企业管理站”划归社队企业局管理,由区委副书记赵福兼局长;公社设立企业办公室,大队建立企业管委会,以加强对社队企业的领导。由于认识提高,组织措施有力,扶持政策举措到位,全区城乡掀起了大办社队企业的热潮,城乡协作,厂社挂钩,迎来了社队企业发展史上第一个“春天”。1979年,全区社队企业达到个,总产值达到1663万元,比上年增长79.78%

2.在艰难曲折中坚持大发展。

1980年下半年起,国民经济再次贯彻调整方针,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指责社队企业的声浪,说什么“社队企业办多了,办糟了,搞乱了物价,冲击了市场”,“社队企业与国营企业争资金,争原料,争市场”和“以小挤大,以土挤洋,以落后挤先进”(即所谓“三争三挤”)。于是一些部门采取许多行政措施,限制社队企业的发展,工商登记难办证,银行“控制”贷款,国家扶持锐减,不准社队企业兴办旅馆、印刷等特种行业,不准农村建筑队进城施工;只准社队企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所谓三就地),甚至把社队企业当成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重点”对象。社会舆论和政策导向,对刚刚快速起步的社队企业进行打击压制,使之陷于举步维艰的困境。

区社队企业虽然受到一些影响,但仍坚持大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走背靠大城市,依托大工业,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子不动摇。一手强化现有乡村企业的管理,努力提高生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一手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瞄准市场需求,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地域、土地、劳力优势,广泛开展“厂社挂钩”活动,走与大工业相配套的发展路子,敢于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例如远赴上海取经,在全市率先办起工农联合企业——红棉厂和钟表厂;远赴港、粤,冲破重重阻力,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与香港和广东合作兴办全市乡镇企业第一个合资企业——“珠江进口汽车维修中心”。实践表明,社队企业屡限不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1982年,全区社队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1.32%1983年又比上年增长30.92%

在社队企业处于徘徊,遭受压抑时,19841月,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的讲活,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热烈拥护。同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下达〔19844号文件,改社队企业为乡镇企业,对其地位和作用作出高度评价,指出“乡镇企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国家财政收入新的重要来源,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不吃大锅饭,不捧铁饭碗,投资少,费用低,自主权较高,船小好调头”。提出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而明确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澄清了模糊认识,纠正了不适当的限制措施,极大地鼓舞了农村干部群众大胆发展乡镇企业,各行各业积极支持乡镇企业的信心和决心。这是乡镇企业发展史上第一个中央红头文件,翻开了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新篇章。在中央4号文件精神推动下,区乡镇企业发展环境宽松,信贷需求旺盛,并基本得到保障,迅速兴办了一批骨干企业,奠定了新的发展基础。

为了贯彻执行中央精神和省、市指示,落实“加强领导,积极扶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的方针,1984年,全区相继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和研讨会,进一步破除“左”的思想影响,解除对乡镇企业的种种偏见和非难,出现了乡、村、队和户办全面发展的新高潮,迎来了乡镇企业突飞猛进的“黄金时代”。1984年,乡、村两级新上骨干企业40个,新增投入3000万元;209个生产队兴办企业452个,占生产队总数的80%,联户、户办企业从无到有,迅即发展到818个。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68%。在全市率先达到“亿元区”的目标。

1985年,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紧缩银根,乡镇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中央几个1号文件和4号文件的认真贯彻,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又面临新的有利时机。为此,区委作出“进一步搞活乡镇企业的决定”(沙委[1985]29号,坚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全区经济的战略重点,要求乡镇企业认清形势,树立信心,深化改革,在“活”字做文章,“好”字下功夫,对内大胆搞活,对外大胆开放,做到紧中求活,活中求好;做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五轮”驱动,开展“百千亿”竞赛活动。特别是面对资金困扰,覃家岗乡大胆突破禁区,经市体改委批准,通过农行面向社会筹集闲散资金847万元,确保23个新项目绝处逢生,33个老企业焕发青春。经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努力下,1985年,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83亿元,比上年增长76.13%

乡镇企业连续几年的蓬勃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组织结构,冲破了传统势力的束缚,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全区农村基本形成以乡镇企业为主体,蔬菜生产和多种经营为两翼,农、工、商综合经营协调发展的“飞鸟型”经济格局;形成以集体企业为主,工业企业为主,骨干企业为主的“苏南模式”格局。更令人鼓舞的是:石桥乡坚持改革,艰苦创业,1985年在全市率先实现“亿元乡”,市委、市政府授予其“富冠渝州”金匾,并号召全市各镇乡学习石桥精神,推广石桥经验。覃家岗乡于次年胜利实现“虎年创亿”,成为全市第二个“亿元乡”,市委、市政府授予其“比翼齐飞”金匾。到1987年全区涌现出“亿元乡”2个,“千万元”村13个,“百万元”队38个。

3.在战略调整中持续发展。

乡镇企业在蓬勃发展中,逐步暴露出小而散,重速度轻效益,重开发轻管理,重产量轻质量和企业素质不高,人才紧缺,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高比例负债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区委、区政府针对乡镇企业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全力帮助其调整发展战略。通过召开一系列工作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表彰会,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政策文件,切实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导航、政策扶持和具体指导。引导乡镇企业不断总结经验,分析经济和市场形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中1988年召开的“林园”会议,引导乡镇企业实施以“五个转变”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战略调整,对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区委还以〔19874号文件和〔1988133号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标志,在全区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企业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责任制,对调动企业积极性,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区政府〔1988200号文件提出的“21条”优惠政策,对新办、联办企业和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都收到良好效应。

区乡镇企业在实施转轨变型战略调整方面,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克服能源、原材料涨价,贷款规模偏小,利率提高,市场销售疲软等困难,由习惯“铺摊子”、注重速度型迅速向效益速度型发展,连续四年实现收入增长幅度大于产值增长幅度,利润增长幅度大于收入增长幅度的良性循环。到1991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08亿元,总收入达到6.56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889万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88.08%103.94%158.23%。综合经济效益全面上升,劳动生产率上升89%,百元收入利税率为11.23%,百元产值利润为10.3%,实现税收总额3349万元,以工补农资金达到584万元,全区创“双亿元乡两个,亿元乡1个,村村实现产值、收入超千万,骨干企业达到112个,进入市级乡镇企业100强的11%;开发新产品41个,其中10个荣获部、省、市成果奖。

同时,乡镇企业在持续发展中调整,出现了发展速度和“富民升位”相对滞后的新情况。199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增幅低于全市9个百分点,整体水平已由全市领先的第1位下滑到第34位。集体经济比重由1989年的74%下降为71.2%

1992年是乡镇企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中央2号文件传达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同时,国务院先后下发了“批转农业部关于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报告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规定”,再次吹响了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号角。根据小平同志讲话精神、国务院的决定和省、市委的指导,区委作出“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几个问题的决定”(沙委发[1992]11号),区政府提出“鼓励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意见”(沙府发[1992]260号)。强调乡镇企业既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也是全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4月,区委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作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大干快上,投入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大决战,奋战三年,千方百计实现“八五”计划提出的乡镇企业产值突破30亿的战略目标。

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领导上阵,齐心合力,多方筹资,大胆投入,不失时机地建立上桥工业园区、石桥高新技术开发区、西物市场、联芳建材市场、渝州交易城、袁家岗汽摩配件市场、南溪工业园区等一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具有影响力的乡镇企业发展基地;乡村普遍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以资产经营为纽带形成集团优势;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融入市场经济体系,奖励表彰先进,以超常规、跳跃式的大发展,迎来乡镇企业再振雄风的第二个“春天”。1992年全区乡镇企业产值、收入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78.28%93%77%。覃家岗乡产值突破五亿元大关,成为全市第一个5亿元乡;上桥、新桥村双双在全市率先实现“亿元村”,荣获市委、市政府赠予两村“双星齐耀”金匾。石桥乡也突破4亿元大关,产值达到4.68亿元。歌乐山、井口乡双双跨入亿元乡行列。

1993年和1994年,区委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指示,作出“打好发展乡镇企业总体战的决定”,进一步动员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打一场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体战。为此,成立了“区乡镇企业总体战指挥部”。继续实施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战略部署:坚持贯彻“多轮驱动、多轨运行”方针,不限比例看发展,不限速度看效益;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增加对乡镇企业的投入;坚持新上一批有市场有效益、起点高、后劲足的大项目和技改项目,全力扶持汽摩配件和建材等重点企业,促进拳头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坚持大胆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努力提高企业和职工素质;坚持完善和落实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措施。经过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艰苦奋斗,全区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战绩辉煌。 1994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56.35亿元,总收入56.88亿元,利润总额4.2亿元,在上年翻番基础上又翻一番。全区新创20亿镇两个,23个村都实现“亿元村”,其中5亿元村2个。乡镇企业整体实力再次位居全市前列。

4.区划调整后的重大变革和迅猛发展。

随着1995年的行政区划调整,乡镇企业进入一个新时期:一是继续加速发展,二是深化改革,体制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西部9镇划入,原东部老4镇中的石桥镇划出,辖区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基础差,底子薄;另一方面,农业人口增加十几万,幅员面积增加200多平方公里,又为乡镇企业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的区情表明,全区农村发展重点在西部,核心在调整产业结构,关键在发展乡镇企业。为此,区委对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调整工作部署,在1995年和1996年连续出台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即沙委〔1995〕、〔1996105号两个文件,要求放手发展非公有制企业,重点发展汽摩配套产品、建筑建材;围绕农副产品深度加工,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围绕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新格局。要求各级党政组织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点,农民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建立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区划调整后第一年,乡镇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产值、总收入、总利润分别比上年增加27.7%26.7%31.3%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乡镇企业根据全区实施“经济强区、科教文化名区”发展战略和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方针,实施大开放、大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即两大、三上、一提高)战略,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势态。到1998年,全区乡镇企业达到2188家,从业人员5.6万人,实现总产值54.4亿元,总收入55亿元,利润总额3.2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6.2%和农民年均纯收的45%来自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47.5%转移到乡镇企业。

区乡镇企业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三个时期,发展态势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好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是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规模小,效益差,后劲不足,活力减退,优势弱化,危及生存和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区里在坚持大发展中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战略任务,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规划,召开了结构调整会议,出台了实施方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沿着“二、三、一”产业发展方向和“优二进三”思路,以东促西,东西结合,重点实施“四五”工程,即建设5个规模达到10亿元的工业园区,组建5个大型企业集团,培育5个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发展5个专业村镇,实现在发展中加速调整,在调整中快速发展,呈现出企业布局结构大变革,经济结构大变革的特点:

一是企业布局结构大变革。工业园区和市场工程建设,既是农村实现城市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重庆市城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沙区乡镇工业园建设始于90年初,在全市率先建立的上桥工业园区,为工业园区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区划调整以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按照“乡镇企业法”和国家产业政策,依托城市大工业,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以地建园,以园招商,逐步形成乡镇企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以名优产品为形象的科技型、环保型、专业型的新格局,彻底改变了乡镇企业小而散的状况。全区已建成上桥、联芳、井口、青凤、西永、南溪口、梨树湾、回龙坝等17个具有较大规模的乡镇工业园区,其中经农业部批准设置的2个,经市政府批准设置的5个。工业园区各具特色,如上桥工业园区为大型骨干企业基地,择优落户知名企业16家,安置职工6150人,其中“亿元”企业5家,2006年完成工业产值88亿元,向国家纳税2.6亿元。回龙坝工业园以纺织业为主,到2006年拥有织布企业6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实现工业产值22.8亿元,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安置城镇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纺织专业镇”称号。实践证明:工业园区已成为乡镇企业聚集的基地和新的增长点,标志着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到2006年,全区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364.97亿元,比区划调整前的1994年增长4.39倍。

市场建设工程,以引资联办为主体,以打造大型专业市场为骨干,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凝聚力、辐射力较强的市场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是马家岩建材市场和西物市场,马家岩建材市场经过精心培育,已拥有营业面积80万平方米,吸引和聚集各地厂商逾4000家,从业人员超万人,年成交额达60亿元,成为重庆市最大的建材市场。此外,还有遍布城乡的农贸市场。实施市场建设工程,对沟通城乡物资交流,发展第三产业,为城乡建设和城乡人民生活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是经济结构大变革。乡镇企业一直坚持以乡村集体所有制为主发展壮大。发展初期,因自主性强,机制灵活,优势明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优势开始弱化和逐渐消失,存在产权不明晰,活力不够,竞争力不强的新情况。区委根据“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条例”和市委指示,决定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从“八五”到“九五”,对乡村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改革形式一是实行股份合作制,二是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既保持了职工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的基本特征,又具有以股集资,按股分配和股东参股等股份制功能,是一种独具优点的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但实际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却只有覃家岗镇童家桥村和联芳经济园区的集体企业。集体资产增值,按股分红,农民满意。更多的是将集体资产通过清理评估转让给企业管理层,成为个体私营企业,也有的集体企业推行资产经营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到1997年乡镇集体企业改制670家,占应改制面的82.72%。因此,集体企业比重已由1985年最高的90%下降为10%

同时,对实行“挂户经营”的个体私营企业,一律摘掉“红帽子”,恢复其本来面目或引导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对新办企业原则上引导办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对个体私营企业实行优惠办法,以积极鼓励和支持其大发展。这样,全区乡镇企业经济结构即发生根本性变化,由集体企业为主变为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乡镇企业经济结构的变革,必将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显著成就和历史作用

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沙坪坝区实践表明:它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适合中国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28年来,沙坪坝区乡镇企业依靠广大职工的奋力拼搏和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贸服务业的蓬勃兴起,形成了一个范围广、行业多、队伍大的综合性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走上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发展道路。以二、三产业为主的乡镇企业,2006年收入达到364.97亿元,比1978925万元成百倍的增长,占农村总收入的98%,比1978年提高了56.2个百分点。而农业收入因城市化进程等因素,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8.2%下降为2%。乡镇企业的突飞猛进,使之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2.全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各类企业产值占全区社会总产值比重1980年为28.5%1992年提高到73.21%,净增数75.5%来自乡镇企业,其中工业产值比重占79.07%1994年乡镇工业产值达到36.976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39.8亿元的92.9%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193.04亿元,其中乡镇企业占48.99%,工业总产值89.46亿元,其中乡镇工业占68.77%。事实表明:农村经济在全区占据“半边江山”,而工业经济却占三分之二。

3.富余劳力的主要载体。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事关农民致富和农村稳定的大事。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民从狭小的耕地上解放出来,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吸收和消化富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沿着“不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和“务农转务工”的轨道,组织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主力军。1978年全区务工社员仅3131人,占农村劳动力的9%1984年全区乡镇企业安置就业人数21804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的52%1994年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47381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的64%2006年乡镇企业安置就业人数达到115631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5.7%,乡镇企业不仅主要吸纳了本区农村劳动力,还吸收了区外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就业人员,为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4.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为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农业现代化,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据1980年——1990年资料显示:乡镇企业从净利润中用于支农资金累计达到1289万元,用于集体福利和返还社员分配资金达到678万元,促进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58元到1990年达到817元,到1994年达到1523元,到2006年达到4796元,比1978年增长20.35倍。同时,由于村社集体经济的增长,农业税、集体福利事业支出和其他社会性支出,基本上由集体统筹解决,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覃家岗乡1986年实现“亿元乡”,集体企业达到185个,集体固定资产达到3539万元,企业职工分配收入达到753元,比1978年全乡社会总收入还要高20%,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60元,增加到950元,增长5.9倍,农民收入大幅增长,65%来自乡镇企业。

实践证明:无工不富。乡镇企业发展使农民增收,又减轻了负担,以工补农,带动了农业发展,因而大大加快了农民勤劳致富和实现全面“小康”的步伐。

沙坪坝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成绩显著,硕果累累。1984年率先在省、市第一个(批)实现“亿元区”,出席了四川省乡镇企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荣获上海牌轿车1辆。1984725,区委书记杨奉瑞在市委五届三次全委会上作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加速农业四化建设必由之路”的发言,1985年至1989年,区委领导多次在市委全委(扩大会)或市委工作会上发言,介绍乡镇企业争创辉煌的成就和经验。在市对区的检查评比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和特等奖。区划调整后,乡镇企业继续以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勇攀高峰,再创辉煌,带动农村面貌发生巨变。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九五”开始,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沙坪坝区农村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迈出可喜步伐,初步形成东中西地域产业发展格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区农村沿着全面小康道路阔步前进。

沙坪坝区1998年农村成建制实现小康后,1999年全面开展经济结构调整年活动,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全区“十五”计划总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全面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作为“十五”计划发展的主线,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实施结构调整过程中,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区委作出“关于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和“关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强调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求农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坚持“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努力形成农村经济新优势,区域发展新格局,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推上新台阶。这一富民举措,反映了农民的心愿和要求,受到他们衷心拥护。

2003年,重庆大学城开工建设,紧接着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区,土主铁路物流中心开始启动,渝遂高速公路,外环绕城高速公路,歌乐山隧道的建设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上马,标志着规划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的西部新城开发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大学城为标志西部新城的崛起,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发挥沙坪坝区优势,建设长江上游科教文化名区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西部新城的建设,使区情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一方面,农民为大学城和西部新城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22万平方公里农地转为非农地,3万多农民“农转非”;另一方面,对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过不懈努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都取得令人欣喜的新成就。

1.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由于思路清淅,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依靠科技和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因此,在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和产权结构上均取得重要突破。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着力提高一产业,优化和壮大二产业,加快发展三产业,东部地区实施“退一、优二、进三”战略,西部地区实施“优一、壮二、进三”战略。到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2670.7629.98。与区划调整时相比,一产业下降5.6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2.17百分点,三产业上升3.47个百分点,表明一产业进一步萎缩,二产业进一步壮大,三产业发展较快。

在产业布局调整中,根据“一山挑两城”的地貌特征和经济发展基础与优势,坚持全面提升东部,大力开发西部,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东部主要是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和第三产业,关闭淘汰了水泥、砖瓦等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形成以工业园区为主的二产业,以市场为主的三产业新格局。西部8镇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建设乡镇企业园区,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重点突出畜禽水产和水果,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园区和旅游开发园区,初步形成都市型城郊农业格局。地处中部的歌乐山、中梁山镇森林资源丰富,充分发挥绿色屏障优势,建成近两万亩的优质高产淡季蔬菜生产基地和以“农家乐”为代表的观光、休闲和生态农业旅游基地。

在产权结构调整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前提,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同时,对乡镇集体企业全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以个体私有制为主的产权体制新格局。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瓶颈。因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是振兴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九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5000万元,重点是梁滩河水利整治工程,建设了中梁山万亩优质高产淡季蔬菜基地和寨山坪万亩花果基地,启动了陈家桥、西永、土主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坚持贯彻“治水、修路、改土、兴林、建园、办电”12字方针,围绕“市场、基地、龙头”进行农业产业化实践,组织引导农民冲破小生产束缚,以大市场、大流通需求为导向,改变自给自足、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走一地一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市场联基地和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发展道路,初步形成蔬菜、肉鸭、生猪龙头企业和以幸福水库、香炉山、中梁山、歌乐山为代表的观光、生态、休闲农业,标志着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形。

3.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区划调整前,199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8.49亿元,比1978年增加264倍,其中乡镇企业收入57.16亿元,占91.7%,比1978年增618倍,在主城区名列前茅。区划调整后,到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69.57亿元,占全区社会总产值48.99%,比1994年增加5.08倍。其中乡镇企业收入364.97亿元,占98.7%,比1994年增长5.39倍。上述数据表明: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辖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市率先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四、辖区农村变革的经验教训

(一)改革开放是农村发展的动力

“文革”十年,辖区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辖区农村经济总收入的增长上千倍,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打破“大锅饭”,实行联产承包双层经营责任制,到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屡创辉煌,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从脱贫致富奔“小康”,到统筹城乡,综合协调,坚持和实行科学发展,前进中的每一步,无不紧紧依靠“大胆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放”这个克难攻关的致胜法宝。墨守成规和自我封闭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方针,农村的发展才有光明的前途。

(二)开拓创新是农村发展的灵魂

早在“文革”前,沙坪坝区的农村干部群众就冒着风险,创造出“包产到组”、“交产评分”等简便易行的联产计酬办法,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弊端,虽然后来因受到错误批判而被迫废止,但在当时的确是一种勇于开拓的大胆创新;当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集体经济迅猛发展,传统的、没有法人资格的镇、村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时,沙坪坝区的农村干部群众又在区委大力支持下,创新管理体制,在全市最早探索建立具有法人资格和社区性、综合性、实体性特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镇、村实业公司。沙坪坝区干部群众还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创建了全市最早的亿元乡、亿元村,西南最大的建材市场,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城等一大批影响力大、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标杆镇、村和重大建设项目,为早日实现全域城市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社会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前提

农业是生产周期较长、对自然依赖力较大、比较效益偏低的弱势产业,农村是基础设施比较脆弱、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民是就业技能和人均收入偏低的劳动者,也是“农民工”、“五保户”、贫困户、“空巢”家庭比重较大的弱势群体,尤其是作为直辖市近郊即将实现全域城市化的农村,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任务格外艰巨繁重,诸多问题和矛盾相对集中,社会稳定的形势是很严峻的。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必须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与人民共享”的观念,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切实关心农民群众的疾苦和切身利益,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提高技能,勤劳致富,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以权谋私的腐败作风。只有这样,农村的社会稳定才有保证,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全市率先达到全面小康、建设直辖市竞争力重要集聚区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52号 邮编:400015 电话:023-63898542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