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坚持唯物史观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017-05-16 20:16:49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梁柱

  多年以来泛起和泛滥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按照自己的政治诉求,任意歪曲历史事实,颠覆科学的历史结论,制造思想混乱,乱史毁国,危害至深。因此,要坚持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廓清迷雾,保持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清醒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只有正确地认识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并以史为鉴,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晚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而“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都是十分有益的历史经验之谈。古往今来,一切民族和国家在进步发展中都重视自己的历史,都懂得善待自己的历史遗产。

  新时期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虽然人数很少,但能量不可小视;他们之中,有的是属于一时迷误的盲从者,有的是属于学术研究中的错误观点,但就其主体部分来说,则是自觉地以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对派、“推墙派”自居,在“学术研究”的名义下,按照他们的政治诉求来进行所谓的“反思历史”、“重写历史”。他们利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失误,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走到“纠正”社会主义;从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走到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从诋毁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发展到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到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从刻意渲染中国人的落后性,发展到否定五千年文明,等等。这股思潮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而所谓“告别革命”论,既是这股思潮的集中表现,又是它不加隐讳的真实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做人立国的根本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是维护历史本来面目,还是歪曲历史真相;是高扬民族精神,还是鼓吹妥协投降;是从历史主流中吸取精神力量,还是在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影响;是坚持唯物史观,还是回到唯心史观。众所周知,我们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有很强的整体认同感,有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情怀,有无以为国、何以家为的先国后家、先人后己的高尚风格,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行为准则。这种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铸造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崇高抱负和追求;特别是在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中,以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赢得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形成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共同理想。这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所在。如果这样的历史可以被任意否定,人民革命英雄形象可以被任意亵渎、践踏,做人立国的原则就会被颠倒、被消解,就会从根本上搞乱人们的思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失去立足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这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并加以有力反对的。

  以唯物史观廓清迷雾、以正视听

  应当说,历史虚无主义只是史学研究中的支流,但尽管是支流,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因为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一些人,是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性的,是按照他们对现实的要求,来“改造”历史的。而且,这股思潮不仅表现在史学领域,还在与一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联的某些文学、影视等作品中也有反映,对它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欺骗性是不能低估的。当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那些言论观点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可言,因为它们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事实;但是从政治上看,这作为一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它的流传和泛滥,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苏联的解体,就是从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打开缺口的,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我们是应该永远记取的。我们要在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中,积极倡导和树立唯物史观,以科学的历史观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用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

  历史的研究、传播和历史经验的运用,都必须以事实即史料为依据;史料的真实性是历史科学性的保证,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所以,以史实为依据,从历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历史虚无主义虚无历史的主要手法,就是对史料的反科学性,他们随意剪裁和拼凑史料,往往是取其一点,以偏概全,甚至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因此,对待历史事实的态度,是尊重史实的客观性,还是任意为我所用,把历史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是严肃的历史研究和历史虚无主义相区别的一个分水岭。

  按照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方法,要全面地、客观地把握历史材料,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历史现象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与历史规律性的思想统一起来,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列宁曾经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 历史虚无主义正是这样,他们把历史碎片化、孤立化、简单化,以所谓历史的细节来掩盖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轻易地作出颠覆性的结论,这不是研究,而是连儿戏也不如的江湖魔法。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即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所以只有牢牢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才能透过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因此,在历史和社会研究中必须坚持运用这一反映客观实际的基本方法,才能够揭示隐藏在政治思想斗争背后的、最终起决定作用的阶级的物质利益。如果离开了这一基本点,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淖中去。历史虚无主义虽然花样翻新,形式有别,但他们共同的一点,就是否定阶级斗争学说,摒弃阶级分析方法。他们以所谓“客观”、“公正”的面目出现,崇尚“坏人不坏、好人不好”的模式,要求按照人性论的原则治史,否则就是脸谱化、“扣帽子”。这种貌似公正的客观主义,实际上是站到为旧事物作辩护的错误立场上去。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项长期的战斗任务。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真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廓清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种种谎言和迷雾,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维护人民革命的伟大成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