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论持久战》有抄袭之嫌?——重估《论持久战》的历史价值

2017-05-16 12:42:37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李佑新 陈龙

    内容摘要: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广大军民,英勇抗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不仅是军事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更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指导。毛泽东明确指出,抗日战争一般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但是由于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及力量对比,决定了我们在具体战役战斗中,则与之相反,应当实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外线作战,即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

  关键词:抗日战争;持久战;毛泽东;中国;胜利;抗战;军力;日本;对比;反法西斯战争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广大军民,英勇抗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不仅是军事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更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一些质疑声音,认为蒋百里和陈诚等提出持久战较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有抄袭之嫌,以此误导读者。实际上,蒋百里的《国防论》,无论从出版背景,还是从目录、内容等来看,都显示出与抗日持久战并无多少关系;至于《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一书,也只是在蒋百里的基础上收集了其他人物的一些文章编著的合集,其中陈诚的文章属于典型的宣传性文章,与毛泽东《论持久战》全面深入分析抗日持久战及揭示战争发展规律等有着深度和层次上的根本不同。更应说明的是,毛泽东并未将提出持久战的功劳归功于自己。《论持久战》开篇即说明了“很多人都说持久战”,而《论持久战》的目的则是弄清楚“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怎样争取最后胜利?”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解答,使得《论持久战》不仅是一部创造性的军事著作,更是指导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行动蓝图。

  一是驳斥了关于抗日战争的错误论调,坚定了人们持久抗战的必胜信念。七七事变后,日本先后投入100多万兵力到中国战场,侵占了华北各省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并把战线推到了华中、华南一带。这使一部分人产生了悲观情绪,提出了所谓的“亡国论”,认为我们武器不如人,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等皆不如人,“中国打不胜,会亡”。与此相反的论调则是所谓的“速胜论”。由于中国军民的奋勇抵抗,一些人又将日本估计得过低,盲目乐观地认为中国军队只要坚持3—6个月,苏英美等国一定会出兵援助,台儿庄、平型关的胜利更是冲昏了他们的头脑,觉得敌人已经“离崩溃不远”。这两种论调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毛泽东指出,中日之间的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中日战争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几个基本特点,即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又是进步的和正义的,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的。依据这些基本特点判断,日本在中国会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但不可能横行到底,必然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但决不会亡,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抗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这一科学论断驱除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二是科学地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为夺取胜利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和力量对比及其发展变化,毛泽东将抗日战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战略防御阶段。日本凭借其军事优势大举进攻中国,占领中国许多地方,中国虽然将遭受颇大的损失,丢失许多地方,但将结成广大的统一战线,实现空前的团结。第二阶段即战略相持阶段。由于中国的顽强抵抗和日本兵力不足,日本将转入保守占领地的阶段,中国如果能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将在这一阶段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这个阶段是最艰难、最痛苦的时期,但也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是整个战争形势转变的枢纽。第三阶段即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将以不断发展壮大的自身力量为基础,在国际力量的帮助等条件下,逐渐地收复失地,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证明了这一预见的科学性,《论持久战》成为了中国人民夺取胜利的行动指南。

  三是制定了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战略战术,为改变敌我优劣形势提供了行动指南。毛泽东明确指出,抗日战争一般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但是由于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及力量对比,决定了我们在具体战役战斗中,则与之相反,应当实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外线作战,即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在战争的全过程以及战争的每一阶段,尽可能地每战集中两倍、三倍甚至四倍的优势兵力,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与敌周旋于广大战场上,给敌人以歼灭战的打击。“几个大汉打一个大汉之容易打胜,这是常识中包含的真理。”这种战略战术方针,决定了我们将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而以其他形式辅助之。一方面,这种运动战坚决反对“有退无进”的逃跑主义和“有进无退”的拼命主义;另一方面,这种运动战又不取消和削弱其他作战形式特别是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态度鲜明地批驳了中国共产党内和党外许多人把抗日的希望全部寄托于运动战等正规战,轻视游击战,把打游击战视为“降志辱身”的错误思想,强调游击战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仅次于运动战。虽然游击战没有正规战那样迅速的成效和显赫的名声,但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它将以分散、集中和转移的灵活性,表现其很大的威力,促进战争局势的转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在人类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上演伟大的一幕,产生空前广大和持久的意义。“原来这战争怎么打,前途如何,有什么曲折复杂,很多同志都不是很清楚”,《论持久战》的发表,把这些问题都“讲的非常透彻,一下大家有希望了”。

  四是提出全面抗战路线与人民战争思想,揭示了夺取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则和制胜法宝。毛泽东认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因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深刻指出,战争是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力量的对比不但是武器、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更是人心和人心的对比。武器的先进程度、军力和经济力等的强弱程度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打起仗来,人心如不属我,我就输了”。为了动员群众,毛泽东提出必须采用符合民众口味的方式,依靠口说、传单布告、报纸书册、戏剧电影、学校、民众团体和干部人员等等,经常性地进行动员,强调不但要将战争的政治目的明确告诉军队和人民,使他们知晓抗日战争是为了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明白抗日战争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是为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战的,而且要向广大人民群众说明达到政治目的的步骤和政策。此外,毛泽东还对军队进行了政治改造,妥善地处理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分析说,动员了广大群众,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使日本帝国主义仿佛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喊都要把它吓一大跳;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都站在抗日战争方面,那么日本的优势也就不成其为优势了,而我们原本处于劣势的方面也能够逐渐加强。“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论持久战》发表后,在党内外和国内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深入阅读《论持久战》,汲取不朽的理论价值和精神资源。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