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九龙坡新时期农村改革

2017-05-16 10:17:08来源:重庆党史网

 

中共九龙坡区委党史研究室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九龙坡区的改革率先从农村起步,并以锐不可挡之势迅猛发展。经过29年的不懈奋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和不断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并在改制中向更高更新层次发展,成为我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委立足都市经济圈,大力实施都市农业战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基本形成,花卉、蔬菜、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链不断延伸;各类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初具规模,都市后花园已在全市产生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并创造了一批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都市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后劲。在小康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小城镇建设成绩斐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转移和安置,保持了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公路、通讯、广电、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都市农业战略深入实施,推动全区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全区农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农业生产经营责任制的兴起与农村管理体制调整

(一)农业生产经营和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由于长期受“左”的影响,使得这个基础十分薄弱,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认真分析当时全国农业现状后,为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生产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印发全国讨论和试行。19794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这个《决定》。接着,党中央又相继发布了一些有关农业的重要文件。党中央的这些重大举措,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率先实行改革。

九龙坡区委认真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决定》等中央文件精神,不断消除“左”的影响,在加强农业生产中,结合全区实际先后对公社和大队干部实行增产增收奖励,这对调动农村干部积极性、搞活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从1981年开始,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和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的分配原则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农村土地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区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定额计酬改为联产承包到组,逐步发展到联产承包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除集体办的企业、果木等仍由生产队统一经营外,多种经营责任制的实施也朝此方向发展。到1982年初,经过一年多的大调整,全区567个生产队都普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全部取消评工记分制,劳动报酬为“完成国家的,提留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这种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双层经营责任制,是一场牵动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由于变动大、来势猛、发展快,不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一时还跟不上,群众怕变,对责任制心存疑虑;干部怕“偏”,不敢大胆领导的情况比较突出,工作又缺乏经验,所以在责任制的推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承包合同权、责、利不清,内容不全,甚至不签承包合同;“统”与“分”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分得过散和该统的没统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蔬菜和多种经营的承包成为责任制中的突出薄弱环节;责任制的管理落后,特别是财务管理混乱,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出对责任制的监督和核算等。1982年初,区委结合贯彻1982年中央1号文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在当年8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总结完善稳定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对现行的各种责任制形式,首先是要稳定下来。所谓稳定,是指责任制形式的稳定,承包地的基本稳定,不搞自上而下的“大变动”,完善责任制的重点是解决好“统”与“分”的问题,在“宜”字上下功夫。《意见》在工作上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由于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村各种生产经营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巩固。

但是,完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九龙坡区委立足区情,把握时机,不断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84年,按照上级规定,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稳定了承包关系,并明确了土地转包等问题。之后,区委继续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深化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指示和“充实、巩固、配套、提高”的方针等,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对土地公有和合作观念淡薄的问题以及生产队职责不明、规章制度缺乏、机构不健全、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两个积极性发挥不好等问题。确认了生产队为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并加强了生产队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机构建设和组织建设,使之更好地发挥统一经营层次的作用。同时,狠抓了加强承包合同的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理清了集体财务等,使农村双层经营管理体制更加完善。1987年,区委遵照双层经营体制“长期共存,积极扶持,引导联合,合理调节”的原则,在花溪乡试点之后,1988年,全区51镇全部完成了完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工作。同时,专业承包合同95%的农户重新补办了合同手续,解决了土地承包的遗留问题等,至此,以生产队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已成全区格局。全区建立了538个经济合作社和2个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并制定了社章和有关管理制度,培训了新选拔的合作社干部。除八桥乡新民村九社仍实行统一经营、分工分业、评工记分、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外,其余全部都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双层经营模式。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积极性高涨,生产快速增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1986年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21元增加到762元,增加了5.3倍,年均递增80元。农村经济也有了较快发展,1986年农村总收入为36524万元,比改革前1978年的3213万元增加了10.4倍,年均递增35.5%

19953月,重庆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巴县(今巴南区)中梁山以西白市驿、含谷、金凤、陶家、石板、走马、巴福、西彭、铜罐驿等9镇划入九龙坡区。早在19917月,按巴委发〔19914号、5号文件,上述9镇普遍推行了“两田制”,即以现有承包地为基础,把农户的承包地划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实行“两田”互补,动帐不动地,并一定3年不变(农业税基本任务不变,国家定购粮油任务不变,口粮田不变)。区划调整后,上述9镇实行的“两田制”与原九龙坡区九龙、华岩、石桥3镇实行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并行,直至1998年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

19984月,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九龙坡区开始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429,区委、区政府发出《关于切实做好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通知》,54,区农业局(区农林水利局)就解决土地承包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关于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区委、区政府在通知中规定,尚未进行土地第二轮承包的地方,无论合同到期与否,均从1998年起将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已实施第二轮承包的地方,凡承包期不足30年的,必须重新完善合同,将土地承包再延长至30年,并填发区人民政府统一印制的土地经营权证书。在这两个文件的指导下,经过镇、村共同努力,到2000年,全区基本完成此项工作。之后,针对第二轮土地承包中,有的地方落实不全面,土地经营权证的发放、承包责任制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相关数据统计报表的制定等存在的问题,区委、区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20041月,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领导小组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有关通知精神,又提出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对全区农村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工作作出部署,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20055月,九龙坡区全面完成了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工作,共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及新证43311份,签定土地承包合同的农户共67412户,占全区农户的86.7%。同时,健全了土地管理制度,颁发了土地经营权证书,土地档案、承包合同和承包费管理也得到加强,区农林水利局建立专门档案室,收存了包括到户的承包合同档案701卷,至此,九龙坡区土地制度改革告一段落。

随着农村承包土地关系的稳定和承包期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始由自发流转,逐步发展到村社集体组织流转,到2001年,土地流转面积达16888亩,到2003年增加到22584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16%,占总农户的19%;村社集体组织流转面积约占72%,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流转占流转面积的80%,其中约25%出租土地用于办工业、企业,其余流向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截至2006年,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20612亩。

(二)农村管理体制调整

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改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大大超出了责任制本身,农村原有的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明显很不适应新形势。因此,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19829月下旬至12月底,按照市委指示,区委在九龙公社完成了公社体制改革试点工作。19832月底至3月初,在全区农村工作会上,根据198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区委对全区公社管理体制改革作出部署。由此,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在全区全面展开。历时3个多月,基本完成了这项工作。这次改革主要是进行“三改”:一是改“政社合一”的公社管理体制,实行党政分设;二是改用行政手段领导管理农村经济为按专业化生产要求建立专业化公司,实行公司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进一步改革生产结构,完善生产责任制。通过改革,全区所有公社都建立了乡党委、乡政府,但保留人民公社的名称。各公社原生产办公室、企业办公室改为农技服务、建筑、商业供销等若干专业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联产承包。各生产大队(除建胜公社建新大队因缺干部未动外)都分别建立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大队队务委员会。生产队大多数未变动,少数生产队合并改建为合作社,每队设置村民小组长,同时,区委还明确生产队长兼管村民小组工作。至此,全区6个乡、63个大队、570个生产队成为公社化的最后体制。这次改革大大加强了党的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干部“四化”,干部年龄有所下降,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女干部有所增加。全区6个乡共减少干部606人,其中公社级减少55人,大队级减少75人,生产队减少476人。对减下来的各级干部都作了妥善安排和安置。之后,区委不断采取措施对公社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完善。1984年,全区撤销公社管理委员会,将其管理经济的职能移交乡政府,并设立相应的经济管理机构。1985年,全区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改革全部结束。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中尚待进一步完善的机构设置、部门职责、人员配备、干部素质及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1986年,区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坚持党政分工、政企职责分开原则、理顺工作关系、健全部门职责、减少层次、提高办事效率、搞好干部配备与管理、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力地推进了公社管理体制改革更加完善。到1988年,全区农村调整为6个乡,55个村,546个合作社。实践证明,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这场改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为我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农业结构调整与都市农业战略实施

(一)农业结构调整

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为搞活农村经济,区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和一系列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政策。农村经济日渐活跃,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也随之被打破,农村工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得到复苏和较快发展。1981年,区委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走农、工、副综合发展的路子,促进了全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同时,各业还迈出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步子,当时全区农村建立起各种专业队、组523个,为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向前发展。1984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精神,区委先后两次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相继提出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1984年农村工作通知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生产的几点意见》,就全区进一步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专业户、加快社队企业发展、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加快了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几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使区委深刻地认识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继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又一重大改革,只有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能真正摆脱过去“以粮为纲”指导思想的束缚,才能真正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使农民尽快致富。站在新的高度,区委更加重视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19853月,为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区委结合实际,就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6条实施意见。同时,根据近郊区的特点,制定了农副食品生产“七五”规划,提出了减少粮地面积,扩大蔬菜和养鱼面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大力发展渔业;集体、个人一起上,大力发展奶牛等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工作上,积极、稳妥、有步骤地认真抓蔬菜、瘦肉型猪、鲜鱼、鲜奶四大基地建设。农业结构的调整,调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效益和速度。1986年,在稳定19100亩菜地的同时,蔬菜、鲜鱼、鲜奶产量较上年平均增长一成以上,菜、鱼、奶、果商品率平均达90%以上,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到89%,而全区粮食产值则仅占农业产值的10%。一个以城市为依托并为城市服务的多行业、多部门的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为认真贯彻1987年中央5号文件,全面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区委加大力度继续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进一步完善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主导思想,即逐步在我区建立起以城市为依托,乡镇企业为主体,蔬菜和鲜活副食品生产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层次社会化服务的商品经济体系,促进农、工、商各业协调发展。为此,区委增加农业投入,促进种养殖业发展,重点巩固和提高蔬菜生产,稳定蔬菜基地,进一步完善蔬菜产销体制,大力发展生猪、鲜鱼、牛奶及禽、蛋、花果,使市场农副产品大幅度增加,保证了市场供应。1988年和1989年,根据城市郊区的特点,区委以“保蔬菜,稳粮猪,积极发展鱼、奶、果”为目标,以蔬菜、鲜副食品生产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增加农业投入,适度减少种粮面积,扩大蔬菜及多种经济作物的比重,同时,以养猪、奶牛、鸡、鱼为主,重点发展养殖大户,积极推进近郊农业。在外出考察学习沿海地区开发农业的基础上,分别在华岩、花溪、建胜等镇乡进行了葡萄、柑橘、养兔、食用菌的开发试点,使开发农业在全区迈出了新步子。1991年,在我区制定的“八五”规划中,区委调整农业结构,为发展多种经营绘制了新的蓝图,要求全区把粗放型农业经济转移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轨道上来,使农业成为高产、优质、高效产业。1992年,乘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东风,区委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大了蔬菜、水果和渔业的比重,实施了“211”工程,即建设2万亩菜地、1万亩伏淡季水果基地、1万亩鱼池。当年,1万亩伏淡季水果基地建设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商品鱼基地,继续发挥作用并不断扩大,逐渐成为重点产业,同时引进和推广了优质鱼种,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还发展了蛋鸡和肉鸡33万多只。1993年,在市委的支持下,区、镇、村共投入352.2万元加速推进“211”工程建设,使农村的多种经营和综合性开发全面展开,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1994年,全区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区委要求的树立大农业和商品农业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农业结构调整更加深入,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更快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长足发展,当年农业收入达到1.76亿元,增长30.2%,全区农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各社队涌现了一大批有技术专长、有经营能力、勤劳苦干的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以下简称“两户一体”)。1981年,“两户一体”初露端倪,当年全区有养鸡重点户、专业户33户。1982年,全区养鸡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到501户,奶山羊发展到150户。之后,区委把发展“两户一体”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采取区社干部重点帮助方式,在良种引进、资金筹集等方面予以扶持,为其疏通和扩大流通渠道,保护其积极性和合法权益,积极帮扶“两户一体”,促进了“两户一体”快速发展。1984年,全区专业户、重点户达到6976户,占农村总户数18.3%,新的经济联合体106个,计236人;家庭农场、园艺场、渔场也明显发展,通过贯彻1985年中央1号文件,全区将渔业纳入重点发展项目,促进了养鱼业发展。1985年,全区农户自挖鱼塘1363亩,养鱼专业户达173户,家庭养鱼户达1689户;同时,年出槽10-30头肥猪的专业户也有117户。1988年,在区委、区政府“保蔬菜、稳粮猪,积极发展鱼、奶、果”方针的指引下,全区奶牛专业户发展到212户,鱼苗人工繁殖场(站)10处。1989 -1994年,全区农业贯彻“合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农村专业户继续发展,有8户花卉苗木专业户承包经营了南泉、花溪、华岩、八桥、建胜五镇(乡)花卉苗木412亩。1995年,全区农村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了养猪、养鸡业更快发展,喂养100头以上的养猪户达到20多户,还出现了年产肉鸡20万只的规模养鸡场(户)两家。1997-2005年,全区规模养鸡场(户)达5个,年产肉鸡100万只,蛋鸡饲养也达到5万只。2003-2005年,引进了重庆德馨香料植物开发公司、重庆芳草花卉园艺有限公司、重庆天子花卉公司等58户花卉企业,带动了2200户花卉专业大户,推进了全区花卉产业大发展。到2005年末,水产从业农户达到3000户,计5000人;全区规模养鸡场(户)达到10个,年产肉鸡150万只,蛋鸡饲养达到7万只;规模肉鸭养殖户50户,饲养肉鸭200万只,种鸭、蛋鸭规模养殖户40户,饲养种鸭、蛋鸭达2万只。这些养殖专业户主要集中在白市驿、西彭、走马、含谷、陶家、金凤等镇。同时,全区还有养鸽专业户280户,饲养信鸽2万羽。在“两户一体”的发展中,重庆兴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三九火锅底料厂、重庆石板种兔场等一批在区、市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户脱颖而出。“两户一体”的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为推动全区农业结构调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都市农业战略实施

19953月,重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原区属的花溪、南泉与八桥、建胜分别划归巴南区和大渡口区;原巴县所属的白市驿、陶家、含谷、金凤、走马、巴福、西彭、铜罐驿、石板等镇乡全部划入九龙坡区,使九龙坡区区情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差异明显的新区情,区委在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上,提出了中梁山以东地区由近郊型农村向城市转变,中梁山以西地区由远郊型农村向近郊型农村转变的目标,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转移和调整,着力把中梁山以西地区建成重庆最大的蔬菜、副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为此,启动了万亩蔬菜产业化基地建设、万亩伏淡季水果基地建设、万亩老柑橘基地改造工程、肉鸭丰收工程、特种水产养殖工程和无土栽培蔬菜工程等,逐步推进中梁山以西地区农业向城郊型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998年,区委根据中央和市委农业产业化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构想和思路。2003年,区第九次党代会正式明确发展都市农业战略,走都市农业发展之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全区农业结构、农产品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为全区经济增长和城乡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1.多种经营种植比重大幅上升,粮食种植比重大幅下降。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1998年粮经比例已调到642002年又调为4.55.5,至2005年调到了37,为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2.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基本形成。

19959月,在含谷、白市驿、西彭3镇启动新建21000亩蔬菜产业化基地,于199712月完成。一批区内外蔬菜生产大户和市农科所等单位,自筹资金,自带技术,进入蔬菜基地承包经营。与此同时,又在白市驿镇修建了太慈蔬菜批发市场,搭建蔬菜产销平台,并在杨家坪、石桥铺、西彭镇等集贸市场,设立菜农专销摊位,开展蔬菜批发和零售业务,保证蔬菜销售渠道畅通。1999年初,我区开始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到200512月,在白市驿、走马和西彭镇相继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16000亩,其中白市驿镇11000亩,走马镇3000亩,西彭镇2000亩(生姜),并于20021月和20059月和10月,分别通过重庆市和农业部验收,被命名为“重庆市无公害蔬菜基地”。1995年,在走马镇、石板镇实施了万亩伏淡季水果基地建设,至2005年底,全区桃林面积达11150亩。与此同时,对铜罐驿、陶家和西彭3镇的20000多亩老柑橘基地实施高接换种,引进脐橙、温州蜜橘、锦橙等优良品种,通过嫁接对其进行改良,使全区柑橘品种结构得到优化,并建设了与之配套的走马水果批发市场,以促进水果产销。

3.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初具规模。

通过对发展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19995月至200110月,区委在中梁山以西白市驿、含谷、金凤、走马、石板5镇范围内,编制了《重庆市都市农业示范区规划》,并报市政府批准。该规划区有4000公顷60000亩),10年建成。2003年,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作为实施都市农业战略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先导工程,率先启动。20041月,编制完成《重庆市九龙坡区都市农业战略实施纲要(2003年—2007年)》,对都市农业发展思路、目标、工作重点、政策措施及重点项目等作出安排部署。同年2月,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作出了《九龙坡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规划》。2000年至2005年,西部十大示范区项目建设先后启动,进展顺利,成效逐渐显现。这十大示范区项目是:1.镇域特色经济区;2.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区;3.都市农业型果树产业区;4.特种园林苗木及花卉产业区;5.珍优畜禽及野生动物养殖区; 6.水产养殖产业区;7.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区;8.农产品加工及乡镇工业园区; 9.市场流通体系及科技信息网络项目建设;10.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

4.都市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

2003年至2005年,围绕都市农业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区实施并建成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产品型都市农业方面:投资4800万元建成白市驿板鸭食品有限公司放养鸭原料基地及鸭肉制品生产线,投资300万元建成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投资1.8亿元建设渝泰出口食品有限公司产业化项目、天五博士农业园和天龙高科技农业生态园;都市后花园建设方面:建设金凤国际体育休闲中心、白塔坪森林公园、尖刀山森林公园、含龙路(含谷—龙潭沟水库)绿色景观工程和白彭公路景观大道;重大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修建整治了一批水库,其中,投资7350万元、总库容891万立方米的马家沟水库,是我区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为解决白市驿等西部5镇及重庆大学城等周边地区人畜饮水和工业用水、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力保障;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开工修建铜罐驿提水工程、石板水库水土保持生态园等水土保持工程,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达4.4万亩,这些工程为保护全区骨干水库、防止污染、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5.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998年提出发展都市农业之后,特别是2003年都市农业战略实施以来,一大批农业产化经营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并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蓬勃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至2005年末,全区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121个,其中区级龙头企业10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这些产业组织固定资产已达3.2亿多元,年销售收入2.87亿元,实现利润3000多万元,上缴税金500多万元,充分展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对发展农业产业的强劲拉动作用。在花卉苗木方面,成立于1997年的重庆皇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荷兰、日本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全天候、工厂化生产世界高档名花——安祖花为主导,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年产安祖花200多万枝,盆花30万盆,为白市驿成为全区乃至全市花卉产业化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5月,该公司接待了江泽民总书记参观。至2005年,在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的花卉业主达到80多户,示范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0000亩,草花、盆花、鲜花和绿化苗木生产形成优势,年产量达800多万盆,占全市草花、盆花产量的80%,白市驿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现全区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0户,其中市级龙头企业2户,区级龙头企业5户。如重庆白市驿板鸭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白市驿板鸭”,带动了我区金凤、白市驿镇及大足县、永川区、南川区、潼南县等地区建立放养鸭基地,“白市驿板鸭”也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名牌产品,获“著名商标”称号,该公司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创造了“渝太鸡精”、“君记”、“三耳”火锅底料、黄花园酱油等多个名牌产品,年营业收入达1.66亿元,实现税利3400多万元,提供非农岗位3000多个。在打造都市后花园方面,现已有海兰云天、天赐温泉、白鹭大庄园、陶然居金色阳光生态酒店、贝迪·颐园休闲度假村等20多家企业和480多户农民从事生态旅游服务工作,观光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

6.国有农业企事业单位在改革、改制中获得新生。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1995年行政区划调整时划入并由区农业系统接收的重庆白市驿机械厂(原巴县第二农机厂)、重庆白市驿板鸭厂、巴县良种场、黄石兼  园艺场、泥壁沱果园、福寿农场、区蚕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原区农机公司、区林工商公司及区农工商公司等共10家国有农业企事业和集体企业单位,自1996年—2005年,按照国家、市、区有关企业改革政策,由区农林水利局按照企业的不同情况对其分类实施产权制度改革。1999年和2003年,分别清算注销了区林工商公司和区农机公司;19975月至20014月,分别采取股份制改造、购买式兼并、破产招标、重组等形式,分别对重庆白市驿机械厂、九龙坡区良种场、白市驿板鸭厂等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2005年,对黄石兼  园艺场、泥壁沱果园、福寿农场等3个国有农场实施了整体关闭,处理了职工、财产、债权和土地等问题。通过改革和改制,这些企业重获生机,如重庆白市驿机械厂实行股份制改造后,企业生产经营红火,职工收入增加,上缴国家税收由改制前的2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

农业结构调整和都市农业战略实施,有力推动了全区农村经济迅猛发展。2006,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228111.32万元,农业增加值61409万元,农业总产值(农、牧、渔、林、副)达到86574万元,农民所得总额86546.8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3元。

三、乡镇企业的兴起与改制发展

(一)乡镇企业蓬勃兴起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全区农村开始打破传统、单一的经济模式,向多元化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再度兴起。1977年—1978年,利用本地资源、城乡交错的区位优势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办起了一大批建筑建材、机械加工、商业服务等企业。但是,这时乡镇企业的发展仍受到限制,其发展方针是:“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生活服务”,发展项目也仅限于种养殖业、采矿业和加工业。即使这样,乡镇企业还是遭到不少责难和非议,加之计划经济、城乡分离、地区分割的影响和行政手段的限制,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仍然艰难。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明确和放宽了发展乡镇企业的一些政策。区委认真贯彻这一规定,促进了全区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当年全区乡镇企业实现总收入2356万元,占全区农村总收入的52%,首次超过农业。1978年至1980年,全区乡镇企业产值以年均50.4%的速度增长;1981年至1983年,在国家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克服发展中的种种不利因素和困难,年均产值仍保持了28.6%的增长速度。1983年,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870个,从业人员达21598人,总产值8142万元,实现利润694万元,上缴税金423万元。自1978年以来,经过5年的曲折发展,乡镇企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的不可逆转之势。但与此同时,乡镇企业管理落后,制度不健全,效益不高等问题也暴露出来。对此,1984年和1985年,区政府两次发出文件并作出安排,围绕领导班子、承包经营责任制、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劳动力管理和基础设施管理等6个方面,对产值在20万元以上的212个乡、村企业分批进行整顿。通过整顿,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同志进入企业领导层,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财务、质量、劳动和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重发展、轻管理,重产值、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等倾向开始克服,成本核算和产品质量引起重视;管理机构更加健全,陆续配备了财务、质检等专兼职人员;推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使经营承包责任制更加完善,“二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部门吃企业的大锅饭)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相继建立,加强了企业民主管理,所有这些都为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乡镇企业的较快发展,使区委、区政府对乡镇企业在全区和农村中发展商品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区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我区城乡企业中,乡镇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多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应坚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面向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城市工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1984年,中央相继发出1号和4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政策。区委认真学习贯彻这两个文件,进一步提高了对乡镇企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树立了发展乡镇企业就是发展商品经济的观点,明确了乡镇企业是全区经济的主体和实现经济起飞的希望所在,应将其摆上战略位置抓紧抓好。在认真分析形势和我区优势的基础上,区委认为,当时是发展乡镇企业的“黄金时代”,要求全区把握时机,加快发展,一年一大步,两年翻一翻(指1985年比1983年),工作重点是:实行战略转移,由过去“以菜为主”转到“以工为主”上来;在发展路子上,要破除小农经济束缚,树立产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新观念;在发展方式上,实行“五个轮子一起转”,乡、村、队、联户办和家庭工业同时并举。为了加快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区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将区乡村企业局更名为区乡镇企业局,并成立了区乡镇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区“四大家”领导包片联乡,协助工作;二是政策上放宽,简政放权,区级各部门撤关除卡,为乡镇企业发展尽可能“开绿灯”,并制定了对乡镇干部的考核奖励办法;三是加强服务工作,区建立了信息、科技、人才中心,为乡镇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人才服务。与此同时,区委又分片召开驻区69家大型厂矿、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为发展乡镇企业征求项目,沟通渠道。各乡镇也把发展乡镇企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建立乡经济委员会,并制定了3年、5年、7年乡镇企业发展规划。全区上下形成全方位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良好格局。1984年,全区农村新办企业294个,总数达1759个,从业人员达到32290人,总产值达13861万元,首破亿元大关。全区农业人口平均产值破千元,6个乡镇产值都超千万元。

但是,正当乡镇企业发展加快之时,却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和考验。从1985年开始的以后几年间,由于“四个失控”,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对信贷资金等实行“关总闸门”的紧缩措施,资金严重不足、电力短缺、产品销路不好等,成为困扰乡镇企业发展的重大难题。面对新形势,区委仍毫不动摇地坚持抓改革,坚持抓乡镇企业发展。一方面,抓形势教育,提出了创亿元乡的目标要求,以增强干部、群众发展乡镇企业的信心和紧迫感;另一方面,采取诸多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突出重点,调整和压缩建设项目及投资规模,引导企业从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求发展,转到加强企业管理、抓好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求发展上来。以政策上放、项目上让、资金上扶、管理上帮等措施,大力发展队办、联户办和家庭办企业。在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方针的指引下,积极发展了一批打基础、添后劲,有一定规模、产销对路的新项目,新增固定资产3825万元,终于使全区乡镇企业在经受考验中稳步发展,实现三年三大步。198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2765万元,比19838142万元翻了两翻。1987年,全区乡镇企业出现了一批以机械制造业、皮革生产加工业、建筑建材业、服务业为龙头的专业村,以产品为龙头和大企业为主体的联合企业群体,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综合性经济和产业格局。这年,华岩、九龙、花溪3个乡率先实现亿元乡的目标。1988年,通过贯彻市委〔198892号文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4743个,从业人员53568人,在巩固华岩、九龙、花溪3个亿元乡的同时,八桥乡也跨入了亿元乡的行列,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5.6亿元,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82%,占全区总产值77%,并实现了产值、收入和税利同步增长,区属税收的39%来自于此。乡镇企业成为全区重要的经济支柱。1989年,在全区乡、村两级668个企业中,又实行了租赁承包经营、内部承包、风险抵押、公开招标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其中以内部承包和风险抵押居多。实行这些责任制形式的企业有664个,占总数的99.4%。这些责任制的实行,给企业增添了活力。1989年,乡镇企业产值较1986年又翻了一翻,达到67556万元。1990年到1992年,区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了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面对一些干部群众中出现的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保守意识和畏难情绪,开展了形势教育,进一步振奋干部群众的务实进取精神。面对市场变化和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在正确分析和认识全区形势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城乡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乡镇企业提出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要求,并从三方面加强乡镇企业工作:一是以技术改造、产品开发为依托,坚持“规模大、起点高、专业化、效益好”的原则,加大投入,增强后劲;二是坚持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三是广泛开展上台阶活动,鼓励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上效益,努力实现乡镇企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1992年,乡镇企业新增投入近亿元,产值净增5亿多元,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51388万元,6个镇均成为亿元镇,其中九龙、华岩、花溪3镇产值都突破3亿元,农村70%以上劳动力也集中在乡镇企业。全区乡镇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1993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国家经贸委又制定了《关于支持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市政府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乡镇企业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993920,区政府为贯彻落实上述《决定》、《意见》和《通知》精神,就继续“放胆、放手、放权”,进一步加快区乡镇企业发展,提出了26条贯彻意见。为实现乡镇企业大发展,区委要求全区必须以“思想大解放、培育大市场、主攻大项目、加快大发展、进军大市场”为先导,抓质量、突难点,实行多轮驱动,多轨运行,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产业“三个重点”,突破筹集资金、办股份制合作企业、扩大城乡联合、加大人才培训与引进“四个难点”;实现靠竞争求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向外向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向第三产业发展、向城乡大联合发展等“五个转变”,促进全区乡镇企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区委的这些措施和狠抓创5亿元镇和创亿元村的工作,推动乡镇企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共投入1.6亿元,保证了174个新项目和67个技改项目顺利完成,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6.4亿元,较上年增长74.3%,华岩、九龙、花溪3镇的总产值都突破5亿元大关,杨坪、大堰、九龙3个村分别登上亿元村的台阶。而且,乡镇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市场建设、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开发开放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二)乡镇企业在改制中发展

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19937月,全区乡镇企业按照《重庆市乡镇企业进一步推行股份合作制的试行意见》、区体改办《关于城乡企业开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意见》进行改制。乡镇企业所有制改革,以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同年,在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重庆华岩塑料厂、重庆长江不锈钢管公司、马鞍山第二页岩砖厂、花溪二砖厂转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到1994年,有210个村、镇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其中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122个、有限责任公司32个。同时,经市体改办批准,由九龙橡胶厂、杨坪企业总公司、重钢集团公司、建设集团工业公司等7家企业发起,筹集社会法人股金3050万元,组建全市首家股份制企业——九龙橡胶股份有限公司。199710月后,按照区政府《关于深化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卖、让、租和股份制改造为重点,以改组、联合、兼并、解体等多种形式,结合企业实际,继续进行改制工作。到2001年,乡镇集体企业完成改制455个,改制面95%。其中,乡镇工业企业除4户规模以上集体企业未改制外,完成改制企业224个,改制面98%。至此,全区乡镇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改制为乡镇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1994年,市委作出了把区县经济推入快车道的战略决策。区委以“三上九抓一加强”的基本思路,把乡镇企业推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区委提出了“三个不争论”,即不争论发展速度,不争论集体比例,不争论有无水分,为乡镇企业进入快车道扫清思想障碍。通过整体推动和加快创建10亿元镇和亿元村步伐,促进了乡镇企业上规模、上台阶、上水平加速发展。全年共投入2.3亿元,保证了212个新办企业和139个技改工程顺利完成,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了566612万元,华岩、花溪、九龙3镇都迈上了10亿元台阶。在全区53个村中,有24个村跨入亿元村行列,出现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企业1家,产值超1000万元的企业突破100家。1995年,区委提出:“由抓区属经济转移到抓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来”,为乡镇企业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年乡镇企业就改写了不能生产摩托车整车的历史,生产出摩托车542辆。同时,摩托车及配件、汽车配件的生产成为区属工业第一支柱产业。1996年,区委围绕全市支柱产业,狠抓结构调整,提出了“把九龙坡区建设成为重庆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的““两车”发展战略。根据这一战略,区委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狠抓龙头,上了一批重点项目,促进了一批企业向新的高度发展。组建了全市第一家乡镇企业集团公司——隆鑫工业集团(以下简称隆鑫),橡胶股份公司与建设厂联合开发摩托车轮胎,形成了年产50万套的生产能力。同年,投入乡镇企业技改和上新项目资金达2.88亿元,其中汽车、摩托车项目占52个,投入1.08亿元,占总投资的32%199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016767万元,实现利润51966万元。

19987月,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决定精神,确保全区“发展、富民、一流”目标的实现,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全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改制与发展、政策扶持、企业管理和领导等方面作出了全方位部署,并明确要求继续保持全区乡镇企业在全市的领先地位,为我区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制了新的蓝图。与此同时,《决定》依据《乡镇企业法》,针对改制的情况,对乡镇企业的范围作出了界定。在前几年发展的基础上,区委抢抓机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改革步伐,实施高新技术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一步调整结构,坚持扶优扶强,着力提升乡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使乡镇企业,特别是“两车”支柱产业,不断向技术含量高、技术密集、产品上档次方向快速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汽车、摩托车及配件、橡胶塑料加工、印刷包装成为全区乡镇企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其中,摩托车及配件独占鳌头,形成了汽车、摩托及零部件产业群。1998年,生产摩托车30万辆,汽车零部件成倍增长。同时,一批新产品强势出市,一大批企业强劲登场。2000年,劲隆科技集团生产的劲隆牌摩托车成为重庆市重点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2001年,隆鑫集团成功开发出世界首辆全镁概念的摩托车及镁合金加工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为汽车、摩托车利用环保节能优质材料开辟了新途径;2002年,劲隆摩托车机动车以登峰6116的极限成绩创造了世界吉尼斯记录;2005年,鑫源与韩国DAECIM自动车工业株式会合作,生产的VJ跑车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隆鑫与法国宝马公司合作成为摩托车全球发展战略重要合作伙伴;隆鑫、劲隆摩托车产品通过美国交通部DOT出口认证,EMark欧标认证,获取进入北美、欧洲共同体市场通行证;重庆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福特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为福特公司在中国打造高品质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走联合发展之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创名牌产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开辟国际市场,积极出口创汇,既是乡镇企业不断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乡镇企业崛起的重要途径。1998年,九龙乡先后由18个企业联合组建了九龙工业公司、九龙建筑建材公司、九龙商业公司;1989年,九龙乡杨坪村8个企业合并组建重庆光华机械设备公司;2000年,隆鑫被农业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2001年,隆鑫成为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重庆市第一家无域限制的大型民营企业,同年,隆鑫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区内仅3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新工艺、新技术使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2001年—2006年,隆鑫连续7年位列重庆市工业50强,并成为乡镇企业工业50强之首;九龙建设集团成为全市乡镇企业50强中建筑施工企业之首;2001年,隆鑫集团获全国百强企业称号,涂建华董事长和九龙建设集团董事长刘万志被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1998年,我区出口创汇起步,当年有6个企业出口12个产品,创汇350万元;1989年,建胜工业公司与香港郎臣科技设备有限公司合资生产的晶质刻花玻璃器皿,成为全区乡镇企业第一个直接出口创汇的合资企业;1999年,又有8个摩托车及配件生产企业获自营出口权,出口创汇和入库税金成为乡镇企业的新亮点,出口交货值达64157万元,比1988年净增182.3倍。2000年到2006年,隆鑫集团连续6年成为重庆市出口企业15强之一。

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和不懈奋斗,全区乡镇企业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和繁荣昌盛的景象。到2006年,乡镇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发展到338个,占企业总数30%,其总产值达2169543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63%;全市民营企业50强中,全区乡镇企业占7个,其工业总产值达327亿多元;营业收入达5亿元(按统计口径)以上的镇有8个,占镇数量的66.67%;上亿元的村27个,上亿元的企业67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85627人,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11648人;出口企业48个,其中出口在500万元以上企业20个,出口交货值475143万元;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高新技术企业13个,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56.25%;有中国名牌2个,重庆市名牌6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跃勇减震器被授予全国免检产品,实现区国家免检产品零的突破;重庆志成机械厂成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缸头生产企业,跃勇减震器有限公司成为摩配领域小“巨人”;有28个改制企业通过市中小企业局现代企业制度验收。

经过近30年曲折发展,乡镇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全区综合实力的显著提高,为全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将成为今后推动全区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劲力量。

四、小城镇建设与西部新城建设

(一)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是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19953月行政区划调整前,全区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长江南、北两大片区的小城镇建设已具一定规模,除李家沱、土桥、杨家坪、谢家湾、石坪桥、黄桷坪、中梁山、茄子溪8个街道办事处外,南泉、八桥、九龙3个建制乡纳入了城市建设开发区。70年代中期至1989年,区委又对建胜、花溪、华岩3个乡的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并分为近期(1990年)、远期(2000年)两个阶段实施。尽管这时九龙坡区尚未形成系统的小城镇建设概念,但是在乡镇规划和建设上仍取得了相当成效。进入90年代,全区小城镇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南泉风景区开发建设成效明显,南泉索道建成并投入使用;到1997年,共批准企业建设项目312个,建筑面积50.73万平方米,有力地推动了乡镇企业发展;农民新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配套建设的原则,先后建成了九龙新村、大堰新村、虹桥新村、共和新村,改变了过去农村零星、杂乱、无序的农房建设状况。

行政区划前的九龙坡区,由于跨江而治,没有长江二桥的修建,没有成渝公路的改造,没有发展潜力大的石桥铺地区的划入,这在客观上制约了九龙坡区的发展和定位,因而先后两次未纳入重庆市规划的重点发展地区,这也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开发建设。19953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同年7月,九龙坡区委、区政府根据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规划、2010年发展规划的总体设想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九龙坡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把城市开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实现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之一纳入其中,并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紧接着,区委、区政府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试点问题的通知》为契机,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尽快促进新区“两个转变”,提出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何国清任组长,区长伍程敬、副区长刘万毅任副组长,区建委、区国土局、区计经委、区体改办、区农林水利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九龙坡区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其办公室设在区建委,办公室的职责是负责政策研究、统筹协调、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等综合实施工作,各镇乡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全区小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整体推动。《意见》还对全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重点、质量、资金等问题作了明确安排。全区小城镇建设走上了快速有序的发展轨道。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逐步完善,认真开展城镇建设“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的编制。对新划入的中梁山以西9镇的小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两点一线”的发展思路。完成了陶家镇、金凤镇各1平方公里11000地形图测绘;借助和正集团在陶家镇的开工项目,做出了陶家镇工贸小区3.33公顷区域详规;提出金凤镇片区调整产业结构,以农业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思路,作出了金凤镇片区总体规划方案。为加快西部9镇建设速度,又成立了九龙坡区村镇建设开发公司含谷和白市驿两个开发部。之后,小城镇建设以陶家镇工贸小区作为起步区,迅速展开且成效显著。西彭镇开发区第一期工程和陶家镇结合和正集团建设兴建的“农转非”开发小区顺利完成;巴福工贸小区农贸市场和巴福农贸市场及西彭镇桥凼村自筹资金兴建的农贸市场如期启动;白市驿太慈蔬菜批发市场、含谷桑塔纳轿车展示中心、王志王面砖、泰安机电、蜀美纸业、启蒙学校等项目相继开工;西彭、铜罐驿两镇其他开发建设顺利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态势良好。

(二)西部新城建设

为适应重庆直辖的新形势,19982月,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从建设现代化直辖市的战略高度,实施城市化战略”的目标任务。199912月,区委、区政府按照这一战略目标和同年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部署,结合区里中梁山以西小城镇建设的实际,作出了进一步加强该地区小城镇建设,实施西部新城开发的决定。提出了该地区小城镇建设必须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依靠近郊优势,围绕两团两线,即白市驿组团和西彭组团:白(白市驿)—彭(西彭)线、含(含谷)—金(金凤镇)线,突出重点,带动各镇共同发展的思路,西彭组团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轻化工和新型建材;白市驿组团逐渐发展成为我市西部大的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批发基地;含谷、白市驿、石板、金凤、走马等5镇,形成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片区,建成主城区近郊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同时,还提出了17条相关的政策措施和要求,为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和西部新城开发提供了保障与支持。2000年,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全面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对全区未来5年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工作措施及小城镇建设再次作出了部署。2003年,区委、区政府出台《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化战略实施纲要(2003-2007年)》,明确以西部新城建设为龙头,以九龙园区BC区、西彭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新区开发,拓展发展空间,每年新增城市拓展区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进一步加快中梁山以西地区城市化进程。20057月,区委作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西部新城建设的决定》,8月,区委、区政府出台《重庆市九龙坡区加快西部新城建设实施纲要(2005-2007年)》,从而全面启动西部新城建设。

在走马、金凤、石板3镇规划完成并通过评审后,西彭工业园区规划编制、九龙坡区西部城镇体系编制、西北5镇旅游产业策划相继完成。2006年,按其功能定位又完成了西彭组团B标准分区,N标准分区(铜罐驿镇区)348.34公顷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华岩新城总面积4376.17公顷(含已建成区和生态绿地及农村用地3655.63公顷)控规整合及城市设计;并完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7个区级示范新农村建设规划;西部新城片区13项,共计约50平方公里的控规编制工作也在同年完成,其中12项已经市政府审批。1998年以来,白市驿、西彭两个组团,先后建成了海兰云天·会议中心、香格里拉等乡村别墅,建成了荷塘月色、驿都广场、西彭广场等一批特色小区,形成了天赐温泉、大田鱼村、含谷镇天赐温泉仿古街等一批休闲娱乐中心;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白市驿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并加快建设,同时,审批了村镇建设项目240多个,建筑面积93.6万平方米。我区小城镇面积以每年一平方公里的速度拓展。与此同时,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步加快:花卉园区7.3平方公里道路建设,九龙园区C10.5公里东西干道和南北干道,AB线等建设,九龙园区C区和西彭工业园区市政管网建设等都先后竣工。2006年,九龙坡区在中心镇建设中又将城镇、园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互动推进,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年启动建设和规范改造康居村13个,完成康居村建设322户,面积61382平方米,新建五保家园18个、建成11个,全部建成后可入住五保老人180人;修建机耕道和人行便道300多公里;新建住房451户,改造旧房1130户;建沼气池294户,改造院坝9.6万平方米,新建垃圾堆放点176个,绿化庭院2.5平方米。继贝迪新天地、阳光金城二期、青龙村安置房、溪畔家园、星光名都等一批有影响的项目完成之后,鑫源摩托车、帝景豪园、翠林居等项目又相继上马。西部新城各镇房地产开发在建量达25.47万平方米。城乡建设、园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同步发展,使小城镇建设及西部新城开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并实现了新的跨越。

五、减轻农民负担与农村税费改革

(一)减轻农民负担

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不合理负担也越来越重。针对农民负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担。1993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指示精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区停止和取消了30项农村达标升级活动和44项涉及农民负担的基金和收费,全区农民负担减少83万多元,人均减少6元,并且没有发生反弹,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农民负担较重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19961230,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997312,区委、区政府将该《决定》印发全区,要求全区镇乡党委政府、区级机关各部门必须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决定》和上级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并根据《决定》13条内容,制定具体的贯彻措施,逐项逐条落到实处,不允许在执行中搞梗阻和走样。同时,要求认真清理本单位、本部门近年来制定的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凡与《决定》和上级精神不一致和抵触的,一律作废,以《决定》为准。在实施调整教育机构,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改革的同时,对农民负担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农民负担预决算、监督卡、专项审计等三项制度,又采取措施对农村乱收费等进行专项治理,强化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力度,使农民负担问题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全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19891998年,全区执行“村社集体提留,乡镇统筹”的政策,农民负担坚持“取之有度,用之合理”的原则。实行定项限额,总量控制,提留统筹不允许突破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历年未超5%。随着收入递增,提留统筹费最高增幅为上年人均纯收入的1.6%。同时,对村社提留项目及标准、乡镇统筹费及标准、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标准、统筹生产服务费的用途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且要求不准脱离这些规定另搞一套。从1999年起,减轻农民负担执行“以1997年预算为基数,实行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八个禁止”的规定。1997年,全区提留、统筹预算总额为688万元,其中,村提留319万元,镇统筹369万元,分别占当年预算总额的46%54%,人均负担37.5元。至农村税费改革前,我区农民负担均按此政策执行。

(二)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20013月,重庆市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区里成立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并分块包干下达任务,由区农林水利局、区监察局、区计委、区物价局、区财政局共同负责全区“减负”工作。各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同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民负担管理的若干规定》及《重庆市农民负担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2001327,区政府区长郑洪在各镇主要领导及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为全区农村税费改革进行思想动员和准备。鉴于九龙坡区不在重庆市4个试点区县范围内,九龙坡区试点工作暂时停止。20024月,九龙坡区作为试点区县之一,再次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同时成立了九龙坡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2002421,区长秦敏在各镇主要领导及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标志着全区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作为市级试点全面展开。根据中发〔200010号、渝委发〔20018号、渝委发〔200210号文件精神和重庆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要求,区委、区政府制定了《重庆市九龙坡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并上报市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

这次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为主要内容。“三取消”就是取消屠宰税(从200261日起停征该税);取消镇统筹费、农村“普六”、“普九”教育集资和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集资等不合理收费;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取消镇统筹费后,原由该统筹费开支的,由区和镇政府通过财政预算予以安排。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后,对原村内的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项目所需劳务,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民主讨论决定。“两调整”即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农业税以1998年开始的农民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为依据,对二轮土地承包后国家建设征地据实核减,饲料地计入计税面积,自留地不计入计税面积,对乡镇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学校、医院、小城镇建设等占用的耕地和自然灾害损毁无法复耕的土地按照实事求是、从严掌握的原则,予以核减并完善手续。经核实,全区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为182196.34亩,按上述规定核减计税土地面积20781.17亩后,确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为161415.17亩。农业税计税常年产量,按1998年前5年农作物(稻谷)的平均产量核定,全区拟定为每亩631.67公斤。但针对各镇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其常年产量标准又分为两类,即九龙镇、华岩镇为第一类,常年产量标准为每亩650公斤,中梁山以西九镇为第二类,常年产量标准为每亩630公斤。农业税率全区执行重庆市规定的7%。农业税征收的计税价格,一律按市政府规定每公斤1元的标准执行,一定三年不变。农业特产税方面,按市规定的计税面积内不征收,计税面积外据实征收。“一改革”就是改革村提留制度,即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执行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政策。按重庆市规定,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比例确定为正税的20%。同时,配套执行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完善区、镇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区、镇、村之间的分配关系,明确划分区、镇政府事权和财权,并相应赋予镇与其承担事权相一致的财权。对在税费改革中因政策因素导致财力减少的,区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并搞好综合平衡转移支付,保证镇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必需的支出。2003年,全区停止征收农业特产税。2004年,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将全区农业税率从7%下调到5%,并相应调低农业税附加的征收。同时,在全市率先推行财政资金直补工作,将计划生育农村家庭奖励扶助金及复耕撂荒地种粮补助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当年共计发放资金35万元。

农村税费改革前,2000年,全区农民负担总额为3327.94万元(不含集体负担,含九龙镇、华岩镇同口径计算的村提留、镇统筹120万元),农民实际负担总额2145.94万元,人均负担85.91元。税费改革后,农民实际负担总额899.36万元,人均负担36元,减少72.98%。从2005年起,全区执行农业税及其附加全免的政策。从此,九龙坡区农村结束了中国2600年征收农业税的历史。2005年,我区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提前2年完成。

农村税费改革尽管已经从体制上解决了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但是区委、区政府对此仍十分重视,并采取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限期处理农民反映的问题等措施,继续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的管理与监督。

六、小康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全面开展小康建设

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我区农村广泛开展了奔小康活动。1996年,按照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我区全面启动了小康工程。1996320,区委制定了全区农村小康建设规划,提出了用小康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围绕奔小康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全区农村小康目标实现的指导思想。同时,明确提出了全区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任务、实现措施和组织领导,并成立了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暨小康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何国清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伍程敬、区委副书记廖涛、副区长吴竞等任副组长,区农业局、区乡镇企业局、区财政局等18个单位负责人任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强兼任办公室主任,另设2名副主任,并抽调5-6名干部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各镇乡党委书记和镇乡长为本镇乡小康建设第一责任人,并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班子,为小康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自上而下发动,采取“区四大家”领导定点联系镇、村,开展联镇(乡)帮村活动,下派工作组,各行各业齐参与,机关及驻区部队对口支援、帮扶镇、村和农村之间先富帮后富等措施,促进我区致富奔小康很快出现喜人形势,农村小康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96年底,九龙镇、石桥镇和大堰村、白鹤村、共和村、三重村、元通村、钟峰村、建设村等30个镇、村率先达到小康镇、村标准。1997年度,华岩、含谷、金凤3镇和双龙、灯塔、锣鼓洞、西和、黄家堰等72个村相继达到小康镇、村标准。区委、区政府分别于19973月和19984月,先后为此作出命名决定。1999年,全区农村基本成建制实现小康。通过开展致富奔小康,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村务公开和村委会直接选举得以全面推行,保证了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进一步发展,农民负担减轻,实惠增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年为2700元,比上年增加297元,1999年达到2800元,实现了人均增加100元的目标。小康建设的突出成效,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我区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20063月上旬,区委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培训团,在区委书记郑洪,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叶建华的带领下,赴成都锦江区三圣乡、温江区芙蓉古镇、郫县友爱镇等地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考察学习座谈会上,郑洪书记就全区如何学习成都、超越成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要求。同年3月中旬,区委中心组一季度学习会,又重点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在考察学习、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2006321,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清理思路,切实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狠抓示范,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推进,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分步实施,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步骤;把握关键,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等方面,对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同时,通过多方积极努力,争取到市“千百工程”5个示范村,28个推进村;国家农业部与重庆市共建的1个示范村(高峰寺村)、2个联系村(清河村、真武村);1个重庆市旅游农业试点村(高峰寺村)等选定在九龙坡区,并且又争取到白市驿镇为重庆市“一区、一镇、一带”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镇。同时,邀请专业部门对全区示范村和推进村的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建设,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全区农村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宽裕,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城乡差距缩小。322,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农村工作会议,区委书记郑洪就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标志着该项工作在全区正式启动。区委以坚持一体发展,积极探索突破,争创重庆统筹城乡示范区为目标,按照“典型示范、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推进力度。各镇、村按照区委的部署和要求,联系实际,扎实工作,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2006724,市委、市政府在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召开了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现场会议。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陈光国及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区委书记郑洪、区政府区长秦敏及区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与会者视察了陶然居生态文化饮食城—金色阳光、巴渝花卉风情园、清河村村容村貌等项目,听取了九龙坡区关于白市驿镇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情况汇报。会议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2006831,九届区委第105次常委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白市驿镇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同时,九龙坡区以白市驿镇列为试点镇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统筹试点政策,并探索制定了13个配套文件,初步构建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同年927,全市主城片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流动现场会又在九龙坡区召开。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陈光国就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要求。在市委的重视支持和区各级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6600万元,其中,市级以上320万元,区级2300万元,镇及农民自筹3980万元。每个示范村投放建设资金30万元,给示范村和推进村共发放水泥15000吨,用于人行便道和庭院整治;开展了清河村1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重点区花都农家农房外立面改造、庭院整治及道路建设;完成农田整治6920亩,植树造林5120亩,整治、新建水利设施99处,维修提灌站47个;推广农机具120台;完成康居村建设193户;新建五保家园18个,其中11个已全部竣工,4个主体已完工,其余7个在建,共预计可入住五保老人180人;以新建、扩建和完善方式,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7个;修建机耕道65公里、人行便道236公里;新建住房497户,完成旧房改造1342户,建沼气池294户;改建院坝11万平方米,新建垃圾堆放处理点190个,庭院绿化2.5万平方米。全区转移农村劳动力12032人,同比增加13.5%,完成农民技能培训5107人。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花卉、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等都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链不断延伸,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一批有经济实力、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以“花园”、“果园”、“生态园”、森林公园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促进了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举办后花园之旅、西部农产品交易会、走马观花旅游节、金秋采果节等一批节会,汇聚人气,促进节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农村学校“五化建设”全面推进,投资3000万元,改、扩建了白市驿二小等一批西部学校;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81所,11所镇卫生院全部建成市级规范化镇卫生院;新建村居文化活动室突破50个,为农村群众免费放映电影700场,观众达20万人次。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和谐发展。加强村党支部组织建设,按照“公推直选”办法,选拔了村党支部书记;健全村民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具有合法性、合理性、自治性和权威性的村民自治体系,逐步实现村级民主管理;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组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加强村务公开运作监督;建立了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考虑农民要求的基础上,推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方法进一步健全。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