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江北新时期农村变革

2017-05-16 10:16:11来源:重庆党史网

 

中共江北区委党史研究室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个历史新时期,江北区农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和双层经营责任制,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土地制度改革;小城镇建设;农村专业户;费改税,免征农业税和新农村建设。

一、改革人民公社制度,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江北区农村的基本组织形式仍然保留着人民公社制度。全区有工农公社、东方红公社、八一公社和红星公社,共4个人民公社。其组织情况及人口、耕地面积见下表:

公社名称

生产大队(个)

生产队(个)

户数

人口

劳动力

耕地面积(亩)

工农公社

4

31

1821

5225

3508

4000

东方红公社

6

45

4135

14013

7922

5667

八一公社

5

47

3206

11811

6455

8890

红星公社

5

59

3193

12497

6968

11550

合计

20

182

12355

44546

24853

30107

滞留的人民公社制度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形式上的“政社合一”,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分配形式上的“严重平均主义”。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始终处于缓慢状态。197921521日江北区委召开了四级干部会议。学习讨论《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与会干部对于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至此,江北区农业从组织形式上开始由原人民公社的体制逐渐向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实行生产责任制过渡。当时,全国普遍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截至1984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至此,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19831226,区委下发《关于改革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设工作的意见》。《意见》根据中发[1983]1号、35号文件精神和省、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结合江北区实际,限定于19844月底前完成乡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政社分设,建立乡政府。全区农村按原有4个公社管理范围,建立石马河乡、观音桥乡、寸滩乡、唐家沱乡,并分别建立乡党委、乡政府,保留原有公社名称。公社在乡党委、乡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管理全社的生产和经营工作。大队改为行政村,建立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生产队建立村民小组。1222,区委制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使生产队逐步富裕起来的意见》。区委要求各级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搞好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责任制,使生产队尽快富裕起来。至此,江北区农村开始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变化。

江北区农村的联产责任制,是一种按照农业产量或产值(即最终劳动产品的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计算社员劳动报酬的责任制。这种责任制普遍试行后,一般占生产队总数的6070%,有的公社高达90%以上,成为当时的一种主要形式。实践证明,它对全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联产责任制是高级社时经营管理办法的继续和发展。1978年初,区东方红公社和八一公社的部分生产队,主动研究制定了“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办法,有力地推动了春耕生产。在这些生产队的影响和启发下,区委农工部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并迅速制定了“五统一、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的文件(“五统一”即生产队对作业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生产计划、统一调配劳力、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核算分配;“五定”即定劳力、定地块、定产量和定产值、定工分;超产有奖,减产要惩),经区委同意后批转各公社、大队。全区60%以上的生产队很快就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基本全面普及,而且有许多新的发展。主要是:1、由大田生产的包产到组发展到各行各业的全面包、专业包;2、在大田作业组内部,蔬菜社队已试行联产记劳的主要品种专业责任制。粮队已逐步推行“四统、三定”田间管理责任制;3、全面推行了费用包干的办法;4、对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包括作业组长)普遍实行责任制和奖励制,把对干部的考核奖励同经济效益、工作成绩挂钩。随着时间的推移,联产责任制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展现出与公社体制截然不同的优势。

从东方红公社红卫大队19781979年两年的农业生产情况看, 1978年一开始就实行联产责任制的有一个队,从下半年才开始实行的有四个队,没有实行的有一个队,到年终经济效应大不一样,“先实行与实行不一样,实行与不实行不一样”。1979年队队实行联产责任制,结果是:全面推行承包,生产、分配大提高,出现了各行各业全面跨跃的新局面。

实行联产责任制,在分配原则上进一步贯彻了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联产责任制改进了计酬办法,由原来按劳动的潜在形态或流动形态计酬改为按劳动的凝结形态(最终劳动产品)计酬,比较科学地解决了劳动的计量问题。这种计酬方法使承包者从内部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劳动者能主动关心整个生产过程,关心最终的劳动效果,从而搞好每项增产措施;使劳动者主动重视提高农活质量,积极钻研农科技术,以期获得最好的劳动成果,从而取得双优劳动报酬。

1980126,江北区委制发《关于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意见》。《意见》肯定了由于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江北区农村普遍推行了包工包产,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开始活跃起来,整个形势是好的。《意见》提出要按照城市近郊农村生产特点,坚定不移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路子。在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上,保证蔬菜供应,稳定粮食生产,主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社队企业,加快农、工、商综合发展。在经营管理上,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搞好劳动管理、理财管理和物资管理。要切实改善领导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实施以后,调动了农民耕田种地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但农村集体经济受到削弱。

198148,江北区委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向市委报送了《关于传达贯彻省委[1981]11号文件,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情况报告》。《报告》主述:现在全区282个生产队中,实行分组作业,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有146个队,占51%;实行土到劳(或人),田到组,多种经营搞“三专”责任制形式的有46个队,占16.3%;由生产队统一指挥,实行底分活评,小段包工责任制形式的40个队,占14.2%。同时区委决定在蔬菜队和部分粮队,继续提倡和推广分组作业、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外,还选定了四个生产队实行包产到劳(力)、到户的试点。市委第一书记丁长河同志于420对该报告批示:“同意江北区所报情况和试点四个队,建议其他暂不要全面推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农业的发展和群众的创举,在个别干部中还心存疑虑,或多或少地还有保守思想。1981年,还曾一度出现硬性纠正“包产到户”的错误做法,引起干部群众的思想波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北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更大规模的开展。直到1982年,全市实行机构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市委组成农村经济改革调查组赴巴南区(原巴县)试点,主要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扶持专业户、重点户、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等,才使江北区的分组作业、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得以全面推开,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发展农村经济的优越性也日益显现。

二、在推行双层经营责任制中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

1979年~1982年期间,江北区实行了土地以户营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即“土地公有,分户经营,统一服务”,农户没有土地所有权,只有经营使用权,不得买卖、出租或典当。从1983年至2005年,全区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即在巩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管好用活集体资产,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搞好生产的统一服务。并逐步放宽了土地政策,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土地使用权在农户间、农户与村社间、业主间、工商企业间合法有序地流转,使土地向农村专业大户集中,让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业,采取公司+农户和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而增收致富。

(一)推行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江北区从1983年起直至2005年,逐步推行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管好用活集体资产,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把一家一户不好办或办不好的事情抓起来,搞好生产的统一服务。在实践过程中,经历了从单纯的管好用活集体资产发展到办好集体企业,再发展到搞股份合作制。从社级股份合作制,再发展到村级股份合作制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1983年至1986年,江北区双层经营体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1、经营服务型。特点是办有集体企业,有一定经济实力,能实行“以工补农”,占全区20%左右。

2、一般服务型。特点是集体无经营项目,可以为社员提供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性服务,占全区30%左右。

3、行政服务型。特点是生产队(合作社)只承担上级交办的行政工作,无力提供其他方面服务,占全区50%左右。

1987年新出现两种类型。一种是将有限的土地进行多层次利用,向生态农业发展,逐步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综合利用。另一种是将自己的资金、技术、设备等在家庭内部有机地结合起来,向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私人企业。在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工作中,区里主要抓了三个完善,即思想观念的完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完善;统一经营职能的完善。于是,多种多样的经营体制在江北区农村普遍发展起来。

1986年~1990年,江北区主要抓了合作经济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发挥合作社的职能作用,从有利生产出发,做到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培训社长及会计,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做好对农户的服务工作。对合作社制定的服务规划进行检查落实,建立岗位责任制,解决一家一户在商品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好农业承包合同的完善和管理工作,管好集体资产,办好集体企业。

1989年,全区农村开展了土地有偿承包的推广工作,当年完成土地有偿承包工作的合作社共66个,占全区农村合作社的30.4%

1990年双层经营体制的总收入达2559万元,占全区农副工总收入的13.3%(不含非家庭承包经营收入)。其中集体统一经营层次为791万元,占双层经营总收入30.9%,平均每个合作社为3.63万元。

(二)推行农村二轮土地承包

1992年,江北区遵照上级指示,推行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承包期五年,到期后,在唐家沱(铁山坪)以西的街道进行三轮承包。在行政区划调整新划入的鱼嘴、复盛和五宝三镇及郭家沱街道实行二轮承包。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承包户有3.5万多户,并且大多数街镇村向承包户发给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做好库区农村移民的土地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推进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放活“四荒”地、山边地和瘠薄地的使用权,允许采取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租期可以长达50年。由于土地制度的改革,稳定了农民的心,使农业及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和持续增长,到1998年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达31090份。

通过土地有偿承包的推行,初步取得了以下效果:一是强化了干部、社员对土地的公有观念。进一步明确了所有权(合作社所有)与使用权(社员经营使用)的界限。有利于合作社土地的统一安排;二是进一步落实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兼顾的原则。集体实力有了增强;三是强化了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增强了干部做好服务工作的责任感,进一步调动了社员种好土地的积极性。

(三)土地使用权流转

1989年后,土地租赁成为新出现的普遍现象。2000年江北区引进庆瑞、绿保等8家公司,全区租赁土地100公顷,农民在引入的公司中打工收入达20万元。2002年~2005年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精神,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放活土地使用权。鼓励土地使用权主要在农户间合理、有序流转,向农村专业大户集中。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业,采取公司+农户和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允许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农业科研单位向农户租赁承包地建立种苗繁育、示范推广基地,发展设施农业。严禁强行收回农户承包土地。建立和完善农业承包合同的档案管理制度和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妥善处理二轮土地承包中的遗留问题,做到承包地块、面积、合同和证书“四到户”。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和档案管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至此,江北区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已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截止20047月底为止,江北区农村现状调查显示,江北区有51个村,577个社,29230户,84595人,其中:承包农户27791户,承包人口80707人,承包面积4112.6公顷。已签承包合同27291户,面积4080.3公顷,已发放承包经营权证书18788户。未发放承包经营权证书9003户,需换发证12487户,合计21490户。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方式全年土地流转总面积526.7公顷,涉农0.48万户。

三、改革农村流通体制,建立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19861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发[1986]1号《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文件中指出:“农村经济改革还远未达到既定的目标。改革既要有破又要有立,完善流通体制,调整产业结构,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些工作做不好,改革就会有中断的危险。改革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要靠深入改革来解决,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一)改革农村流通体制,组建观音桥农贸市场管理处

198662,区委、区府制发了《关于贯彻中发[1986]1号文件的意见》。在贯彻中央1号文件的意见中,重点抓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关键。630,区委书记方家良、区长刘治华召开建设农贸市场现场办公会议,紧紧把握市委书记廖伯康、副市长黄冶618视察江北区观音桥农贸市场建设问题的契机。组成筹建班子,并作出三个方面的9项决定,要求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各负其责,互相支持,协调配合,保证了观音桥农贸市场在1987年春节前按时、按质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生产决定流通,流通促进生产”。江北区观音桥农贸市场的建成,对于调整购销政策,扩大市场调节,加强供销综合服务工作,发挥国营商业的主渠道作用,敞开城门,开辟多层次、多形式的农副产品进城渠道起到了率先的示范作用。以后的建东农贸市场,盘溪农贸批发市场,均沿用了观农贸的模式,并有所发展,形成了主要农副产品实行指导性计划,实现有计划的商品生产,实现社会需要和供给基本平衡。主要农副产品方面的指导性计划,如粮食、果蔬、生猪等,均实行产销合同,取消农副产品的统派购制度,这是一项很大的改革。该市场从20058月迁往石马河盘溪地区。下辖观音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粮油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水产批发市场、建新市场等6个专业市场,形成了石马河观农贸批发市场群。使观音桥农贸市场在几经改革中发展成颇具规模的超级市场,作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重点项目,市场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商务部确定为定点市场、重点联系市场;被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确定为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联系市场;被重庆市文明委评为“长江三峡文明长廊”建设示范点;2005年,全年成交额突破75亿元(见下表),入选全国竞争力百强市场前10名。

观音桥农贸市场农副产品交易统计表

年份

成交量(万公斤)

成交额(万元)

1987

1444.95

1728.31

1988

3099.38

5540.42

1989

3786.82

7858.74

1990

8392.36

14381.94

1991

9717.71

24218.92

1992

11533.26

33276.12

1993

13472.23

54730.96

1994

20948.37

75329.95

1995

33566.41

136688.46

1996

34660.86

177942.73

1997

35604.27

216237.32

1998

36322.99

243723.24

1999

49546.75

295233.33

2000

58233

313615.38

2001

69146.06

381316.68

年份

成交量(万公斤)

成交额(万元)

2002

71630.7

417624.87

2003

71481.37

474825.79

2004

119874.74

647506.57

2005

154642.16

750403.46

 

观音桥农贸市场的建成,为改革江北区农村流通体制,建立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树立了典范。后相继形成规模的建新市场、盘溪市场,经区委、区政府2001923研究决定将三个市场分别组建成市场管理处后,又合并组建为“重庆市观音桥农贸市场管理处,为正局级事业法人单位。并在管理处设党委、纪委、党政办公室。党政机构的设置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保证了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同时,也逐步开辟了远郊蔬菜基地和外埠专项蔬菜基地,做到了以近郊为主,远郊为辅,外埠调剂,保证供给。为积极建立各种形式的蔬菜和副食品批发市场,使大批量农产品进城创造了条件;为流通领域实行多渠道经营,使生产和流通尽快步入正轨,走社会化综合服务道路有了得力保障。

(二)建立健全各种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在实施农村经济改革的既定目标中,要着力完善流通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健全各种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据调查19869月,全区共有经济联合体和股份经济等组织119个,占全区乡镇企业总数1101个的10.8%,其中区级4个,乡级11个,村级1个,联产103个。其行业门类有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和饮食业。联合形式多种多样。1985年完成产值近2000万元,占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5466万元的36%,为振兴江北区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工补农和富民升位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济体制的推行,以及经济联合体和股份经济规模的扩大,农村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服务组织相继建立。全区已建有农技干校、农技推广服务站(公司)、农经服务站、兽防站、农机站、农技农资服务部、农业综合服务部(硬名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片区多经示范站等。到1993年全区街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各街镇均建有不同门类的服务站,形成了服务功能相对完备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同时,以专业户、联合体、专业生产者等形式筹建的服务组织也应运而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1986]1号文件指出,“这几年乡镇企业有很大发展”,“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我国农村只能走这条路,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应当支持乡镇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农村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区委坚决贯彻‘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建立新的城乡关系,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打基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江北区乡镇企业萌芽于50年代末期,成长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快速发展于90年代,尤其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后,江北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3年以后,江北区乡镇企业排序全市乡镇企业前5名之列。

江北区的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江北区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使区属经济的布局和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统计,江北区乡(镇)、村(组)集体所有企业的发展,从1978年至1986年,仅8年时间,就有了较大的变化。(见下表)

江北区乡(镇)、村(组)集体所有企业发展变化情况表

项目级次数量与比重年度

1978

1986

企业户数

乡(镇)企业

数量

47

71

比重

36.43

24.40

村(组)办企业

数量

82

220

比重

63.57

75.60

职工人数

乡(镇)企业

数量

1466

3722

比重

45.60

41.44

村(组)办企业

数量

1749

5260

比重

54.40

58.56

总产值

乡(镇)企业

数量

221.40

2950.22

比重

55.87

57.21

村(组)办企业

数量

174.90

2206.45

比重

44.13

42.79

 

仅从发展变化中足见区乡镇企业在区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之重要,具有不可忽视的发展潜力。

198847,江北区委、区政府组建乡镇企业调查组提出了《关于加速发展我区乡镇企业的意见》。《意见》指出, 1987年全区固定资产总额3064万元,总产值8383万元,总收入8168万元,利润338万元,上交税金497万元。我区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占农副工总收入的70%以上,无论在服务城市、增加财政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社员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全市的情况看,江北区仍处于全市后列,总产值居全市19个区县的倒数第二位,存在着发展速度较慢,效益较低的状况。其原因主要是(一)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思想未真正确立;(二)政策用得不活;(三)横向联合步子不大;(四)对企业投入不足;(五)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六)经营管理水平较低,领导不够得力。

鉴于上述情况,区里提出以下意见:(一)认真开展发展乡镇企业大讨论,进一步树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二)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用好、用够、用活。(三)充分发挥地区优势,进一步搞好横向联合。(四)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努力增加企业投入。(五)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狠抓建筑业和“后三轮”(即合作社、联户、个体)的发展。(六)深化企业改革,落实和完善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七)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八)切实加强领导,打好发展乡镇企业的总体战。

通过19869月区委制发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八条意见”和19884月制发的加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八条意见”,江北区的乡镇企业从夯实基础到异军突起,到进入“快车道”的高速发展,在整个区属经济的规模上,雄踞半壁河山。从1996年度的统计年报上可以看出:全区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40972万元,总产值达215289万元,总收入达203002万元,上交税金6494万元,比1987年分别增长了13.37倍、25.68倍、24.8倍和13.07倍。这在江北区乡镇企业发展史上为第二次飞跃打好了牢固基础。

(二)促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为了加速发展全区乡镇企业进入“快车道”,199512月江北区委在给市委《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的情况总结报告》中汇报到:带领农民奔小康,壮大农村经济,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并提出今年在乡镇企业已连续两年翻番的基础上,要力争实现“一大三上”,努力实现第二次飞跃。具体做法是:(一)统一认识,坚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动摇。(二)切实抓好乡镇企业政策的协调和落实,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区的实际,制定了100条政策,使企业感到在江北区投资舒心、放心。(三)调整结构,发挥优势,加速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制定区属经济增长点,抓好支柱产业,组建企业集团,培育引进人才,开辟工业小区,建设乡镇企业科技城(已列入国家农业部中西部合作工程示范区)。(四)因企制宜,多路探索,全面推进集体经济试验区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行股份合作制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再造集体企业的机制优势。(五)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保持发展后劲。大力扶持集体骨干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努力发挥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各种投资公司的作用。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始终保持企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六)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狠抓质量、设备、成本、安全、计量的管理,解决企业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全区开展好“争十强、创十佳、上亿元”竞赛活动。

通过全区相关部门、单位、企业在“一大三上”指导思想上一致努力,乡镇企业实现了第二次飞跃。据资料统计,到1997年全区乡镇企业已达到349个(主要是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大、中企业),职工人数达19664人,固定资产原值40592万元,增加值达23217万元,总产值达150289万元,营业收入达130587万元,利润总额3720万元,上交税金7061万元。

1998107,江北区委、区政府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区委发[1998]150号)。《决定》明确指出:积极促进乡镇企业大发展,明确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乡镇企业在全区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坚持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力发展不动摇;以市场为先导,改革为动力,效益为中心,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全区乡镇企业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促使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中具有活力的增长点;坚持集体、私有、个体、混合型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方针,继续实行“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紧紧抓住重庆直辖、北部新城区建设和三峡工程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好城建带动战略牌,大力发展房地产开发、市场建设、科技信息等第三产业;继续实施“亿、千、百万”工程和创“十强”乡镇企业活动,建成比较规范的乡镇企业科技城和南桥寺、太平冲等5个工业园区,引导乡镇企业走集中成片的发展之路;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享用扶持集体、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

1986年、1988年区委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双八条”《意见》及1998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及后来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使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2000年达到97.70%2005年达到98.66%1986年到2005年,乡镇工业产值在区属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995年达到80.97%2000年达到79.52%2005年上升到94.48%。随着乡镇企业逐年的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值在全区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2003年已达24.02%2005年上升到29.54%。企业个数达795个,职工人数达96260人,固定资产原值达541043万元,增加值达401778万元,总产值达1827567万元,营业收入达1828569万元,利润总额达86768万元,上交税金达86542万元。

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最主要,最根本的是经济体制和结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江北区乡镇企业自90年代中期起,抓住两个根本性转变,改革企业体制、调整企业结构、强化企业技术水平和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三)抓提高,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经过抓乡镇企业落实“双八条”政策和抓乡镇企业步入“快车道”,实现乡镇企业的第二次飞跃,推进了农村综合改革,在全区已初见改革成效。

1.改革体制。

1)推行股份合作制。199312月,江北区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一个集体经济综合试验区。按照试验区改革总体方案,1993年~1994年江北区委、区政府把改造集体企业和推行股份合作制作为头号工程。制定出《关于加快推行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的意见》等4个指导性文件,并组织相关部门和街、乡、镇企业改革工作的人员先后赴四川省大竹县、山东淄博进行考察和学习。1993年完成改制58户,1994年完成改制60户,两年累计完成118户,占全区应改制企业217户的54.38%,实现了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改造面达50%以上的要求。到1997年底,全区原有乡村集体企业共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造120户,占应改制乡村集体企业总户数217户的55.30%,收到了较好效果。

企业改制以后,企业民主管理的意识增强,股东代表大会和董事会的作用得到发挥;政、企不分的关系得到初步理顺;企业资产状况和产权不清的问题普遍得到了解决,为加强企业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造了条件。在改制过程中,由于普遍进行了清产核资或资产评估,使企业的资产状况得到明晰,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产权进行了界定。全区到1994年已改制的118户企业,共拥有股金5355.81万元,其中街镇集体股587.15万元,企业股2370.73万元,社会法人股341.98万元,职工个人股2055.95万元。通过吸纳职工个人股,把一部分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较好地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

2)产权制度改革。江北区乡镇企业在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的同时,从实际出发,不搞一个模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意愿,对不具备实现股份合作制条件的企业,分别采取股权转让、拍卖、租赁承包、兼并、裂变、剥离、解体、关停和公有民营等10多种形式的产权制改革或经营机制的转变,使一大批不具备推行股份合作制条件的企业得到合理处置。通过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到1997年底,全区乡镇老集体企业共完成多种形式改制86户,加上股份合作制形式,共完成206户,占应改制217户的95%

3)发展股份制企业。90年代以来,区委、区政府针对区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的某些局限,作出走城乡大联合的抉择,用股份制的办法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大型乡镇企业。从1991年到1993年,先后组建发展了重庆猴王电焊条厂、重庆大同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李尔、长安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10多年间,观音桥街道利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之机,把原有一部分乡办企业的产权或股份转让出去,将资本转移到“李尔长安”和“长安跨越”,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观音桥街道连续多年入围市政府命名的“重庆市发展乡镇企业(30个)明星乡(街)镇”行列,2005年跃居前4名。

4)非公有制乡镇企业。江北区在70年代末出现非公有制企业。主要是小型、分散的户办、联户办企业。19965月江北区人民政府制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江区府发[1996]68号)共18条,涉及税收、金融、财政、土地、工商等方面,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1997年以后,各街、镇、乡重视发展有较大规模的非公有制乡镇企业,充分利用“68号”文件的优惠条件,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一大批个体私营乡镇企业脱颖而出,一些港、澳、台资乡镇企业和外商投资乡镇企业也相继出现,非公有制乡镇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自2000年起,在全区乡镇企业总规模中,已超过50%,到2005年,非公有制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区乡镇企业总规模中占70%以上,已成为江北区乡镇企业的主体。

2.调整结构。

结构调整主要是布局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

布局结构调整。90年代以前“一次创业”时期,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实践经验,乡镇企业过分强调就地就近发展,一段时期内遍地开花,布局分散,不能形成集中优势,不利于企业发展和管理。1994年区决定在石马河街道所属的南桥寺村建立了“重庆乡镇企业科技城”,90年代后期又分别在观音桥街道所属的大坪村、花园村和铁山坪街道所属的太平冲村、五里坪村分别建立工业园区。2002年开始,全区对原有园区建设布局作了新的调整,除已建成的“乡镇企业科技城”和南桥寺工业园区外,集中建设港城工业园区。同时围绕港城工业园区在鱼嘴镇和复盛镇建立中小企业基地,作为港城工业园区的拓展配套区,集中搞好各种配套建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在观音桥地区有一定规模的“重庆庆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重庆必扬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三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宗申三机动力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天人冲压汽车车身制造有限公司”、“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等乡镇企业都分别迁至南桥寺或港城工业园区。一批中小企业入驻复盛中小企业基地。使江北区的乡镇企业形成了规模型布局,使大中型乡镇企业更有了发展优势。

产业结构调整。

在产业结构方面。江北区乡镇企业1997年以前,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与区位优势呈现明显的不协调。1997年全区乡镇企业现价总产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59.96%1997年后,江北区在发展思路上强调“二三一”向“三二一”转移。2003年后,又提出“工业驱动、商业拉动,城建带动”的战略,积极引导和扶持房地产业、商业、旅游服务及餐饮业发展。至200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已上升到30.32%,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在行业结构方面。90年代以前,江北区的乡镇企业行业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支柱行业。90年代后,逐渐形成了以“两车”(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一支柱行业。1997年“两车”的现价总产值高达55572万元,占全区乡镇工业总产值的47.54%,占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6.4%,是江北区乡镇企业的半壁河山。但行业趋于单一化。1998年初区委以91号文下达了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任务,是年11月江北区集体经济管理局对解决江北区乡镇企业支柱行业单一化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施工企业和科技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同时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工业、旅游服务及餐饮业列为江北区乡镇企业的重点行业。2005年食品工业在工业中占到了13.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达到6.31%,其它工业企业的比重2005年也有较大增长,达到25.61%。行业结构也逐步优化。

3.发展提高。

江北区乡镇企业在“二次创业”时期坚持“一大三上”即大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的发展方针。90年代以后,更注重上规模、上水平,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反映在:1、规模以上企业已处于主导地位。2002年,规模以上乡镇企业122户,占全部乡镇企业总户数570户的21.40%2005年,规模以上乡镇企业发展到197户,其所实现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江北区乡镇工业总量中的比重除总产值接近90%以外,其它指标均在90%以上。2、职工队伍素质普遍提高。2003年,全区乡镇企业职工总数为69756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有8895人,中专及技校文化有9374人。到2005年,有大专以上文化的14529人,中专及技校文化有23972人,有中级职称人数5247人,初级职称6562人。从文化程度和技术职称上较2003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优势企业发展势头强劲。1992年以后,江北区乡镇企业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江北区工业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上升,部分企业进入重庆市和国家级行列。从90年代以来至2005年间,江北区乡镇企业先后入围市乡镇企业50强,入围市工业50强,入围农业部按大中型企业标准严格审定的国家4531家大中型乡镇企业名单和被中国机械工业管理协会评为中国机械500强。被列为市级、国家级榜上有名,更加激发了江北区乡镇企业的优势强力。

(五)税费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十分重视对农村的建设,对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投入,十分重视减轻农民负担。清理农民不合理负担,减轻和规范农民负担,对农民负担实施监督管理,自1991年以来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十分关注的农村工作大事。

据江北区财政局统计,自1982年~19898年间,共减免农业税131550元,随正税减免地方附加19434.50元,全区共减免农业税150984.50元。2002年,江北区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一是取消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和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专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集资。二是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三是取消屠宰税。四是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五是调整农业税收政策,农业税按照农作物的常年产量和规定税率依法计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进步,国家政策对农业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业有了科学的发展,多经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有着不断的创新,国家从2005年全部免征农业税(每年国家农业税征收为1253亿元左右)。江北区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部免征农业税的通告》(渝府发[2005]4号)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全部免征农业税的通知》(渝办发[2005]59号文)精神,全区农民的农业税全部免除。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作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006年中共江北区委、区人民政府制发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江区委发[2006]13号)和《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方案》(江北区委办[2006]30号),编制了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据统计,江北区2005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483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9406万元,占37.9%;林业收入1012万元,占4.1%;牧业收入13082万元,占52.7%;渔业收入997万元,占4.0%。全区农民2006年人均纯收入4708元,其中“鱼、复五”三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519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4.75%。由此看出,江北区的农业主要布局在“鱼、复、五”三镇,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农产品主要有蔬菜、鲜牛奶、鱼、花卉、水果等,是城区鲜活副食品的主要供应和生产基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江北区委、区政府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统一思想,科学部署,举全区之力建设江北新农村。至2006年底,已全面完成《重庆市江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0062020)》;完成了三个示范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三个农民集中居民点的设计和320栋农民房的风貌改造设计。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房屋立面改造有序进行。在科学规划镇村社道路的基础上,积极抓好农村三级路网建设。同时加强了农村水利和“一池三改”建设及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为了解决儿童“上学难”问题,区教委于2006916竣工完成了改、扩建双溪村小学工程,并从2006年春季起对全区农村学生实施“两免一补”。为了解决农村“看病难”,区决定在“鱼、复、五”三镇正式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各项社会事业也正蓬勃发展。江北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区委书记史大平在接受重庆市电视台采访时说:目前,我们在大力建设以鱼嘴、复盛为中心的东部新城,在复盛我们建有开县移民工业园,在双溪村我们在试点城镇化改革,以双溪农村建设有限公司为平台,变农民为市民,这里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圈养奶牛地方,村里58%的农村人口目前已经变为城镇人口。我们有宏大的目标,即在五年时间,让江北区现有的5万农村人口,全部变为市民。

江北区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拓展。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