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巴南新时期党的建设

2017-05-16 09:55:21来源:重庆党史网

 

中共巴南区委党史研究室

 

党建工作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密切党群关系,胜利地领导改革开放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巴县县委和巴南区委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历届党委都把党建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目标一致,方法各有千秋。主要做法是: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调动纪检、组织、宣传等部门的积极性,有力配合,使党的建设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思想建设

巴南历届党委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始终把握着学习、教育这两个中心环节,把党的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充分利用党校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常抓不懈,又重点突出。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根本上解除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但“四人帮”和“文革”遗留下来的思想混乱还远未克服。加之巴县党员中近半数是“四清”和“文革”后期发展的,党内组织不纯,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普遍存在。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着艰巨任务。针对上述问题,四届党委普遍组织党员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新党章》,党内风气有所好转。但党内思想,组织、作风不纯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于是,五届党委紧跟中央部署,扎实开展了整党运动,把全面搞好整党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中心任务,作为推动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全县整党分四批进行,每批预计一年时间。19848月,县委成立整党工作指导小组。1018日首批整党单位进入学习文件阶段。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县委决定调整整党的时间。125日,县委召开首批整党单位负责人会议,汇报讨论否定文革专题的情况,要求常委和整党单位找准问题,为对照检查作好准备,并宣布整党时间,由原安排的每期一年调整为每期半年左右。时间调整后,整个整党工作历时两年零四个月。县委自始至终做到了五个坚持:坚持落实中央规定的“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整党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根据各行业,各系统党组织的不同特点,在方法步骤,时间安排上,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做到重点突出,发展协调。坚持整改方针,做到未整先改,边整边改。坚持整党的基本政策,既摒弃了过去“残酷斗争”的“左”的做法,又防止了失之过宽的倾向。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实行层层负责的整党责任制。

通过整党,党员找准了自己的问题,明确了争当合格党员的努力方向。各整党单位都制定了发展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为群众办好事等一系列整改措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调整了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按“四化”要求,调整充实了各级领导班子。制定和落实了党务工作措施。发展新党员339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32人。查清了“文革”中我县发生的各类大事件、清查了“三种”人,并进行了审慎处理。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清算了派性,增强了党性,消除了隔核,增强了团结,使广大党员思想统一到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上来。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了一场政治动乱。县委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十三大的决策,教育全县广大共产党员,干部群众,坚守岗位,努力工作,不信谣、不传谣,在政治上、思想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大局的稳定,促进了各方面工作健康发展。

此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七、八、九届县委,均采取党校培训,“三会一课”,电化教育及年终评议等形式,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知识,理想、宗旨、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并伴之以“创先争优”活动,使党的思想建设结合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使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20002月,巴南区委根据中央(1998)17号文精神,在处级以上(包括区级四大班子,区直部门,街道,区属部分处级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共计83个领导班子和405名领导干部参加。为确保“三讲”教育取得实际效果,区三讲教育第一责任人,区委书记姚代云与区三讲教育领导小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紧抓着解决党性党风突出问题这个重点,紧紧把握“讲政治”这个核心,每个环节都做到了严格程序,严格标准、严格质量,使“三讲”教育扎实推进。在“认真整改、巩固成果阶段”提出如下要求:精心制定整改方案,着力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认真做好工作总结,运用三个代表思想,推动当前工作。

200112日至20027月,巴南区委根据中央《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央办发[2000]24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市委的安排,在全区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目标,经过“宣传活动、学习培训,对照检查,整改提高”各个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在932个单位、6003人中认真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历时一年半完成两个批次、各个阶段的学习教育任务。通过“教学”活动,使全区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有了新的提高,增强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感,架起了干群之间“连心桥”,展现了基层干部的“新风貌”,铺起了农民群众的致富路,拉开了结构调整“新帷幕”,探索出农村工作的“新方法”,基层组织建设上了“新台阶”。

2004年巴南区党委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立即在全区掀起了学习教育高潮。全区教育活动按先机关后基层,先领导后群众的安排,分三批进行,每一批教育活动又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学习动员阶段,2.分析评议阶段,3.整改提高阶段。第三批教育活动任务特重,困难特大。涉及20个镇街,4个部门,287个单位,594个基层党组织,20418名党员。不仅面宽、量大,而且党组织和党员差异较大,流动党员较多。区委要求各单位扎实做好“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工作,扎实开展“千名党员走万家”活动,从而掌握了全区3371名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防止了“空档”和“漏点”,确保教育对象的全面覆盖。

三个阶段的活动环环相扣,一步一个脚印,每一阶段工作结束,都要进行“回头看”,认真检查总结,决不插花架、走过场,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成为群众满意的工程。对整改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上级党组织要挂牌督办,重新进行整改,并结合整改,表扬先进单位和优秀党员。结合先进性教育工作,还在全区开展了“五个一万”为主要内容的“鱼水工程”(帮扶一万名贫困群众,培养一万名技工,解决一万人就业或再就业,办一万件实事、好事,在一万名群众中搞满意度测评),“便民、利民、助民、富民”的四民工程和“五联五促”等三大主题实践活动。使先进性教育活动充满蓬勃生机,又真正取得实效。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的思想素质普遍提高,增强了党性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进一步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意识,自觉维护群众利益,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党群关系大改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取得满意成效的基础上,区党委又要求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党内民主,联系群众等制度,坚持开门教育,深入发动群众参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树起“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二、组织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是我党领导改革开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密切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组织带领广大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巴县党委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对领导班子、干部人选、干部培训、党员发展,规章制度等,坚持每年纳入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70年代,巴县是党政合一的建制,1982年,省、市确定巴县为综合改革试点县,开展综合体制改革。1983年又根据“党政分工、政企分开”的原则,进行了政治体制的初步改革。体制改革的具体做法是:一留、二出、三进、四减、五调整。标准是四化,民主讨论机构设置、民主推荐干部。县委反复强调,进行机构改革是关系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大事,是关系党国兴衰,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事。

五届党委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下了扎实的功夫。对那些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的干部进行了适当调整,选拔符合四化要求,作风公道正派,有经济头脑的人担任。特别注意培养和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形成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干练而充满活力的领导层。选拔时注重实绩,注重社会公论,对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干部,大胆提拔委以重任。

1985年,全县基层党组织臻至完善,建立区和区级镇党委十二个,乡和乡级镇党委82个,镇党总支3个。行政村党支部1033个,生产队建党小组5549个。党组织领导班子四化程度提高,结构合理、思想敏锐,富于开拓精神,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一年全县党员人数达47625人,其中预备党员2414人。

90年代,党的组织建设在注重班子建设的同时,侧重于认真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和制度建设。1991年县委批发了组织部《关于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的通知》,指导检查督促基层党组织,认真做好壮大基层党组织工作,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加快改革开放和加速经济建设的战斗堡垒。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试行)》,坚持标准,慎重发展,注意在生产第一线的年轻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做到有培养目标,有培养措施,保质保量,改善结构。注意吸收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改变重家庭历史为注重本人现实表现。根本改变知识分子入党难的状况。

1993年,八届县委强调特别要注重制度建设,以完备的制度,保证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全党在重大问题上同中央保持一致。八届党委制发了《常委会议决事规则》,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干部管理机制。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职询制、问责制、罢免制,坚持党员干部“8小时外”由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办法。建立和完善一套规章制度,真正形成班子议事有规则,处事有准则,行为有原则的规范有序的政治局面。

199412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巴县,建立巴南区。1995228日,巴南区挂牌成立。九届区委全面贯彻中央《深化干部人事改革纲要》等文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001年出台了领导干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10多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推进了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加大优秀中青年干部选拔力度,从1999年开始全面推行科级干部竞争上岗,2001年在乡镇街道建制调整交流革中,采取竞争上岗选拔任用了140多名干部,5年来交流调整220余名处级领导干部,共培训3030多人次,并选派160多名干部挂职锻炼,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企业,农村。机关。学校街道社区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五年来共发展新党员2735名,在20个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了党的组织。

十届区委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深入开展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爱岗敬业、执政为民”和争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好班子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民主推荐、任前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在全市率先出台《镇街、区级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处级领导干部社区活动情况反馈暂行规定》等制度,开展了实施公务员登记、职务级别确定等工作。坚持选贤任能、改善班子结构,2003年推出22个副处级领导职务竞争上岗,2004年公开选拨了7名副处级领导干部,5年来共提拨和交流调整420余名领导干部,其中易地和轮岗交流150余人次。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共选派了240余名干部上派、下派和外派挂职锻炼,2004年通过召开“到基层工作、促巴南发展”运动大会,选拨了一批区级部门干部到镇街任职。

巴南区委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20052006年,由区委组织部牵头,财政、建委、规划、供销、卫生等部门协调配合,以“五位一体”(集村办公室、活动办公室、活动室、卫生室、综合服务室、远程教育室)的标准,统一规划,采取“五个一点”(区里补一点、镇街给一点、村社筹一点、联系单位帮一点、社会力量捐一点)多渠道筹措资金3000余万元(其中区财政统筹资金450余万元),新建村公共服务中心107个,改造村公共服务中心99个,使全区206个村全部拥有较完善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2005年,巴南区委以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重点,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一是积极探索民主科学的用人机制,在领导班子调整中,坚持民主推荐,任前考察和公示制度,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上的民主,对拟提拔为党政一把手的人选,全部征求了区委委员的意见。二是积极探索完善任前考察制度,为更加准确全面地考察干部情况,拟制了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考核办法。三是建立领导干部政绩信息档案,为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四是在常委会上坚持对提拨干部实行票决制,这在全市区县党委中是少有的。

2006年实施“强基工程”,扎实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做法。各村级党组织在对本村党员所从事的事业进行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党员实际情况,分类设置种植、养殖、运输、花卉等328个产业党支部。使党组织设置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既提高了党员教育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作法是:按照就近、就便、自愿组合的原则,依托优势产业项目设置党支部,依托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党支部,依托农村能人建立党支部,依托龙头企业设立党支部,优化了党的队伍结构,此举受到市委高度评价。

对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巴南区委一是建立专职队伍狠抓指导,二是采取多种方式狠抓组织建设。对已建立党组织的,抓巩固促提高,做到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对未建党组织的抓组建促复盖,做到有一个建一个。对仅有个别党员的,抓联建促培养,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对没有党员的,抓群团,促党建,2006年全区共建“两新”党组织116个,发展新党员12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06名,与此同时,不断探索发挥“两新”党组织作用的有效途径和规范“两新”党组织的工作机制。采取“六融入”,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之中,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之中,融入服务员工之中,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融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之中,融入服务社会之中,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当代党员》杂志社等媒体进行了登载。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党组织书记工作职责等19项切合实际的党建工作制度,完善了“561卡”工作档案,全区“两新”党组织建立业余党校56所,网络学习室108个,实现了“两新”组织党的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问题,实质上是党群关系问题。党风好坏决定人心向背,人心向背又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毫无疑问,党风廉政建设是整个党建工作中举足轻重的环节。巴南历届党委,都把这项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一抓到底。

改革开放以来,直至80年代初,有的同志“左”倾思想未肃清,或个人主义严重,对党的方针政策,采取实用主义态度,自行其是,有的乱砍乱伐国家集体林木,有的非法占地建房或以各种借口挪用、占用事业和国家资金修建干部宿舍。有的以权谋私,在生活上搞特殊化,甚至贪污受贿,走上犯罪道路。

面对这种局面,巴县党委决心抓好党风党纪。每年都要开四五次会议,讨论党风问题。1980年县委常委订有“约法三章”,1981年又作出“八条规定”、“五条措施”,1983年又拟了“七条要求”,凡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与此同时,严肃处理违纪案件,几年来,全县共查处各种违纪案件398件,错误严重,给予党纪处分的299人,其中开除党籍44人,留党查看39人,撤销党内职务25人,严重警告99人,警告92人,维护了党的纪律。

五届县委强调抓党风坚持三全:全党抓、全面抓、全年抓。一是制度落实,二要制度健全,三是行动上兑现。县委主管领导张文彬同志经常主持常委会,研究党风工作。检查工作,必过问党风,并亲自处理大量群众来信,1984年就阅处人民来信1469件,同时狠煞歪风,坚决清理非法违规建私房和多分多占机关住房的不正之风。坚决制止乱砍乱伐森林的歪风,坚决纠正乱发补贴的歪风。全县各单位都制定了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规划,层层建立了抓党风的责任制。坚持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制度。形成了各级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行政部门配合抓,纪检、组织、宣传、政法、整党办等部门配合抓的全党抓党风的局面。全县党风出现了一年比一年好的大好形势。全县区、乡党委和县级机关党组(),党风好的和比较好的达96%以上。

1985年县委常委就先后17次开会,研究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下发了十二个抓党风党纪的文件。要求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端正党风,带头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遵守党纪国法,不争功诿过,文过饰非,打破关系纲,杜绝关系户,不搞特殊化。从严控制外出参观学习,严禁请客送礼,对党政干部的不正当收入,报告县委县府批准后执行。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整党、整顿机关作风,利用正反典型,进行启发式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求实际效果。坚持边学边议,边查边改,注意在查字上做文章,在改字上下功夫。查是否存在不讲理想重实惠,不比贡献争待遇,不干工作图清闲,不论是非保平安,不讲原则拉关系,不研究业务,只图应付门面。接待基层单位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关系全县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六届县委在抓党风方面做到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各有侧重,有的放矢。认识上注意解决好县委一班人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从执政党的阶级意识、公仆意识,忧患意识的高度来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行动上把查处经济领域的违纪案件,作为维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事来抓,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达到支持改革者,保护探索者,帮助失败者,惩处违纪者的目的。

八届党委扎实进行党风廉政专题教育,连续五年进行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纪基础知识”、“党纪政纪条规”、“三个一”、“党内五个条规”教育。开展电化教育,放映党风廉政录相片841部次,在电台、电视台、市《党风廉政文摘》、《纪检监察信息》和中央及其它省市报刊发表信息、报道600多篇。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巴南区探索出一条“以述廉促廉政,以廉政促发展”之路。2001年,巴南区在全市率先实行了领导述廉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都要明确述廉的意义,述廉的目的,述廉的内容,述廉的步骤,年初讲廉,年中查廉,年末述廉,由群众测评,根据群众测评结果,分类作出处理。这种下评上,民评官的有效方式,得到了干群的大力支持。并在全市纪检工作会上介绍了经验。

在推行述廉制的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述廉方式,2002年制发了《区级领导和区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分工责任制》,全区各镇街,区级各部门,均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了目标责任书,全面推行了领导述廉制。154名党政一把手,向区委、区府递交了述廉报告,561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在本单位职工大会上述廉。同时实行了述职制度,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对14名负有领导或相关责任的党员干部实施了惩处。(其中副处以上八人)。十届党委在全面推行述廉制的同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途径和办法,切实解决“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问题。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由于巴南历届党委重视抓党风党纪,注重教育,制度严密,检查及时,惩处有力,全区党风党纪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四、党风卫士

巴南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名副其实的党风卫士。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职能,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作为一项崇高职责。

1983年以前,巴县纪委属于县委的一个下属机构。198312月,巴县纪委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为县委领导下的一个独立机构。县纪委成立后,立即肩负起教育职能,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部门,采取各种形式以《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主要内容,加强对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理想,宗旨纪律教育。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部守则》等具体贯彻执行的办法,公诸于众,发动群众监督执行。并纳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和党员组织生活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典型事例教育,纠正和通报了一些违反《准则》的典型事例,对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纠正党内的歪风邪气,起了重要作用。同时查处违反财经纪律,截留税利,乱摊成本,乱发奖金、补助、物资等84万多元,纠正了经济领域的不正之风。

1985年配合县委制定《关于纠正新的不正之风的规定》,严令禁止乱发奖金补贴,扩大免费午餐,乱发服装,严禁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反对讲排场,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并协助党委制发了《关于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规划》。在积极协助县委搞好整党的同时,积极配合县委清理和纠正新的不正之风,搞好机关作风整顿。

19861987年,坚持抓党风,积极协助县委加强党风建设,拟发了《关于进一步端正全县党风的报告》、《情况反映》、《纪检简报》、《关于进一步健全党内生活制度的意见》,并协助党委制定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八项制度,《关于全县党政机关必须保持廉洁的十条规定》、《关于带头做好廉洁奉公八件事决定》和六个方面的实施细则,全县各级党组织,也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制定了廉政制度和规定,使全县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三年查处党员违纪案件195件,处分181人,开除党籍29人,留党查看32人。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县纪委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告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书》,并及时发出《关于严明纪律,违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通知》,要求每个党员,不传谣,明辨是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同有关部门一起,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了内清,查处了动乱中有关的人和事件。

七届纪委积极配合县委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抓着正反事例进行典型教育,既利用典型案例作反面破析,又积极宣传遵纪守法的先进典型,并力求做到具体生动,实实在在,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90年代以来,剖析通报了317个案例,编写了《典型案例选编》,印1000余册,发至副乡级以上党员干部手中,促其认真学习,引以为戒。编写《共产党人风范录》,印2000余册,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当好人民公仆。同时发挥电化教育的优势,在县委组织部及各单位支持下,放映了党风党纪录相片30多部,1000余场,收看党员达10万多人次。结合县内实际情况,组织力量拍摄了党风党纪教育片《结案后的思考》,获省纪委二等奖。拍摄反映先进党员和先进党组织的专题片《党旗跃征途》等,组织1500名党员参加省纪委组织的党纪知识竞赛,在这次活动中获组织一等奖,五名同志被评为省、市优秀纪检干部。

八届纪委注重规范干部行为,先后建立完善了《关于干部出国出境考察必须向上级报告制度》、《关于建立新提拔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个人生活重大事项申报制度》、《关于礼品登记标准和上交处理办法》等规范了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使廉洁自律、反腐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轨道。同时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方面把责任制作为工作实绩来考核,主管领导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的廉政建设,分管领导负责分管工作的廉政建设,一级抓一级。另一方面还建立了《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档案》,把全区122个处级以上单位,621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情况纳入档案管理,促进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根据中纪委和监察部的要求,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实行了“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三套工作机构,四种职能”的合署办公体制。将区纪委、监察局,原有的11个内设机构,重新组建成七个室,理顺和完善了基层纪检机构,调整和充实了各级纪检力量,明确了工作职责。先后制定了《常委会议事规则》、《室主任工作责任制》、《乡镇党委工作职责》等17个方面的制度,使纪检监察机关不仅合了署,而且合了心,合了力。全县纪检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八届纪委认为,纪检工作必须把查处案件作为严肃党纪的中心环节,五年来,共查处行贿受贿,严重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腐化堕落等违纪案件21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41人,其中受党纪处分的164人,开除党籍53人,留党查看19人,撤职8人,严重警告49人,警告31人,免于处分4人。通过查处违纪案件,震慑了腐败分子,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同时收缴赃款、赃物(折价)57.4万元上交财政,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850万元。

九届纪委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认真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行领导述廉制,强调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纪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反腐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三项重要工作,必须同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检查,统一考核。要进一步健全反腐败斗争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把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政绩考核之中。

2003年,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领导小组。区委主管领导为组长,区府、组织、政法、纪检等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制发了《重庆市巴南区区级领导和区级部门200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分工责任制》,强化督促检查,强化目标管理,抓好制度落实,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到位,做到五落实:1、领导廉洁自律落实;2、廉洁谈话和述廉制落实;3、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4、不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经济工作落实;5、追究责任制落实。

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就抓着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长期以来,巴南区党风党纪能达到广大群众基本满意,巴南区纪委功不可没。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