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秀山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2017-05-16 09:18:53来源:重庆党史网

 

中共秀山县委党史研究室

 

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率先突破,推动了各方面的改革。县委遵照十一届三中全精神和上级党委的部署,全面启动秀山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即工交、财贸等方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办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意见:
  1、调整县级经济结构,增加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发展乡镇企业,振兴农村经济;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合理布局,搞好商品基地建设。
  2、改革计划管理制度,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在保证计划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3、改革流通体制,认真抓好购、销、运、存、管各个环节,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贸易中心;搞好供销社的体制改革。
  4、搞活农村金融,促进商品生产,把信用社真正办成农民群众的集体金融组织,充分发挥民间信贷的作用。
  5、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放宽政策,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企业在完成国家任务和不违背政策、法律的前提下,允许企业按照市场需要能力发展生产,自己决定经营管理活动和分配方法,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搞活经济。
  6、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任命制、终身制为选举制、聘请制,下放企业干部的管理权限,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对工人试行合同制。
  7、改革劳动工资、奖金制度。企业要全面建立责任制,实行计件工资、浮动工资,企业奖金与上交税利同步增长,“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奖勤惩懒,按劳分配。
  8、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工作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面向生产,面向实际,为经济建设服务。要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和各种技术服务公司,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积极推广科研和各种实用技术,推行技术服务合同制和技术承包责任制,讲求技术经济效益,提高科技服务质量。
  秀山较早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商贸部门和工业企业。
  1979年起,改革商业体制。生产资料开始进入流通领域,逐步下放计划管理权限,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实行计划分配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商业部门统管的商品,由1978年的273种逐步减至23种。粮食、油料、生猪等农副产品,改统购、派购为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允许多种渠道流通。个体商业随之发展。八十年代初,商业内部开展整顿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划小核算单位,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先后与江、浙、湘、鄂、川、黔省市60多个工商业建立经济协作。随后,国、合商业企业和集体商业普遍实行“百元销售额工资含量包干”、“利润包干、工资浮动、超额分成”、“联销联利计酬”,“五定一包”,“超奖亏惩”等经营责任制。
  1980年,工业企业开始推行党委(支部)、行政负责制,实行简政放权和内部经济责任制。两年后,全县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矿)长分工负责制和厂(矿)长负责制及厂长任期目标负责制三种领导体制。企业分配普遍实行职工收入与效益挂钩和计件工资超产计件计奖的办法。
  1982年,供销合作系统恢复为集体所有制经济,恢复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供销合作事业有了新的起色。1983年元月,秀山县供销合作社改名为秀山县供销合社联合社。到1985年,全县有86985户农户向供销社入股,股金33.3万元,自有资金398.3万元。通过调整改革,供销联社所辖经营组织遍布全县城乡,有区供销社9个,分社和分销店50个,经营网点377个,农村供购代销店和服务商业153个,有职工1136人。
  财税(体制)管理试行改革:1982年至1984年,“试行财政包干,超收分成”办法,超收分成比例为县留85%,上缴15%。烟税增长部分上缴中央60%,县留40%。从1982年起,县人民政府对各区乡试行“超收分成,节支留用”的预算包干办法,超收部分交县70%,区乡留30%。1985年,根据第二步利改税变化情况,县预算管理体制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收支挂钩新体制。
  1983年,实行利改税。国营大中型企业实行的利税按55%交纳所得税,国营小型企业实行8级累进税制。第一步利改税从19831月起实行,第二步利改税从198410月起实行。共制定了11个税利条例,开征一些新税种,改进税收征管措施,并调整一些税种的征收范围和税率。
  1984年,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信用合作社机构日趋完善。到1985年,全县共建立信用合作社51个,营业部1个,信用站6个。入股户数103150户,社员218776人,占农业总人口47.3%,股金115.7万元。
  1979年,实行物价改革。重点改革物价管理权限、价格管理形式及结构。市场调节范围,除国家掌握的一、二类物资外,绝大部分产品实行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和议价相结合的办法。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油料、生猪、水产品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其中粮食提高20%,油料提高41%。同年8月,提高猪肉、鲜蛋、蔬菜、水产品等8种农副产品销售价格,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工业品实行有升有降的调整,这样工业品比价关系逐步合理,价格矛盾缓解。对人民基本生活必需的粮食、食用油,购销价格一直实行倒挂,至1985年未变。

二、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
  1992年4月,县委、县政府发出16号文件,为贯彻落实地区振兴工业会议精神,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实现全县“八五”期末工业总产值再翻一番的目标,特提出关于振兴工业的意见:(1)落实企业自主权;(2)明确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3)推进用工、分配、保险制度改革,打破“一大三铁”;(4)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待遇;(5)依靠科技,推进企业技术进步;(6)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7)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413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企业改革新措施:一是推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制;二是落实企业自主权,企业行政副职、中层干部由厂长(经理)聘任;三是“外引内联”,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四是多方筹集资金,增加企业发展后劲;五是领导与企业挂钩,为企业排扰解难;六是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积极因素。
  199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深化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加快产权改革的步伐,对国有企业全面推行“股”、“租”、“卖”、“包”,适股则股,适租则租,能卖则卖,其余则包。在完善企业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进行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逼企业走向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克服资金紧缺等困难,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
  通过调整改革,商贸流通形势喜人,边区贸易日趋活跃。全县商贸企业面向市场,推行“四放开”、“五自主”改革经验,转换经营机制,增加了企业活力,199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可达18364万元,比1989年增长10.7%,国合商业纯购进总额达一亿元,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达4200万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50.3%、16.8%。物价、税务、工商、技监等部门通力协作,努力启动市场,培养市场,建设市场,搞活流通。完善了秀山集贸中心、峨溶、凤翔集贸市场,新建了清溪、石耶、平凯等农贸市场。商贸系统坚持边贸与外贸结合、内贸与科技结合的原则,积极组织和参加边区商品贸易会,建立边区经济协作关系。为加强经济信息传递,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成都、长沙、武汉、贵阳等大中城市设立窗口,加强了同发达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了流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的不断完善。
  1997年,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必须始终抓住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实行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深化企业产权改革上下功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出售、租赁和股份合作制等为措施,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和其他法人参与国企改革,形成产权多元化的格局,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成。将现有企业“包装”上市,进行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本地市场、资源、厂房、劳动力优势,积极与外地技术、人才、资金优势相结合,摇活沉淀资产,搞活秀山经济。
  对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在认真搞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摸清家底、明确产权的基础上,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改革形式。一是引进县外名牌产品、明星企业或私营企业主到秀山来安家落户。租赁、兼并或收购搞活企业。二是通过优势互补,实现联合,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势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组建集团。三是对资产和经营状况较好的国有企业,将净资产有偿转让给职工,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结合技改,调整结构,上档升级,搞活企业。四是对资产状况和经济效益较好的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将集体资产量化给职工,职工按一定比例现金配股,扩大资金增量。五是对资不低债、扭亏无望、无法还债的企业依法破产或分离,盘活存量来搞活企业。六是对部分资不抵债又不具备破产条件的国有企业,或将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土地有偿转让一并纳入转制,或以资抵债再实行股份制等方式转制,搞活企业。七是对不具备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则采取拍卖、出让、兼并、租赁、公有民营等多种方式进行。只要在转制过程中,认真掌握资产评估等环节,那么就不存在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问题,不存在所谓“私有化”问题。

三、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19938月,县委、县政府采取六条措施,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党和国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有关政策;二是落实责任,风险抵押,实行奖惩;三是支持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租赁、承包、购买国有集体企业,四是简化登记手续;五是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六是实行优惠政策,办照登记收费减半。截止8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达5000多户,从业人员达6000人以上,其中外县、外省个体工商户385户。全县个体商业零售额960万元。
  1997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强调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县县情的客观要求和现实也证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富裕人民、解决就业、保持稳定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县委、县政府提出,为了推动我县个体私营经济上新台阶,切实办好个体私营经济示范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发展。从我县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只要经济和社会需要,我们不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快了,就怕它发展不起来;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要怕把规模搞大了,就怕它搞不大;只要依法经营,不要怕它赚钱,就怕它赚不到钱。为此,全县要来一次深入的发动,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形成一种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氛围,推动我县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作贡献。抓住外地民营企业家关注我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县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优势,依靠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请“老板”进山。同时花更大的力气,像扶持国有企业一样扶持县内个体私营企业,扶持自己的民营企业家,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逐步使个体私营经济成为秀山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撑点。各级各部门,要克服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偏见,真正树立起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改变过去“婆婆式”的管理方式,少干预、多服务;不刁难、多帮助;坚决制止“三乱”,切实保护个体户和私营的合法权益。私营企业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业务、文化素质,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塑造个体私营经济的良好社会形象。
  从1978年开始,经过20年的发展,秀山的个体私营经济已初具规模。到1997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749户,从业人员10886人,注册资金3434万元,聘请工人1666人,注册资金2530万元,上缴税金近1000万元。
  19976月,重庆市确定秀山为个体私营经济示范区。县委、政府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设个体私营经济示范区列入了县“九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规划中,作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抓。到2002年,形成一村一品,一乡(镇)几品的市场经济格局。县城建设了一个能容纳5000人以上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和4个专业市场;在洪安、峨溶、雅江、兰桥、隘口等建立了一批边贸市场,充分发挥了边贸优势,使个体私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70%左右,上缴的税金过亿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1993年至1997年的五年间,县委、县政府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点工作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增强经济实力
  一是调整所有制结构。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与我县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个体私营经济、混合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我县多种所有制经济中的骨干型经济。

二是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在继续抓好第一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第二产业,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在我县经济中的比重,并把第三产业作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对专业市场、旅游业、通讯信息及种类服务业的开发培植力度,力争在五年内使我县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到70%以上,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25%左右。

三是调整基础产业的结构。继续加强电、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基础产业超前发展,不搞短期行为,不片面追求近期效益,痛下决心栽好基础产业这根“梧桐树”,引来秀山经济腾飞这只“金凤凰”,为秀山经济和长远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把基础抓得更加扎实。

四是调整支柱产业结构,壮大重点产业,拉长产业链条。要从我县资源较丰富,但产品开发附加值不高,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实际出发,把全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成烤烟—卷烟—卷烟配套产品及市场,锰矿石、焙烧锰、锰粉、锰合金、金属锰、四氧化三锰等锰深加工产品,粮食—酿酒、饲料—白鹅等畜牧业—畜牧产品加工—贩运,矿石—水泥—建材—建筑,专业市场—旅游业—通讯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五条龙配套发展的产业化支柱。其中,重点发展两大支柱—锰、烟,开发一大支柱—食品。下大力气抓好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加大投入,择优扶持县烟厂、三角滩锰业有限公司第一批已成规模的骨干企业。根据价值规律、市场需求和企业承受能力,以技术改造为主,走滚动发展的道路,逐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加快推进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实施,努力开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创名牌、出精品,培植一批拳头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带动工业整体向前发展。增强市场观念,摒弃单纯产品观点,把开拓和占领市场作为企业生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前提,增添切实措施,生产和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所有企业不能以生产出多少产品论英雄,而应以市场销售、资金回笼排座次。必须注重市场需求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确定本企业技改项目和新产品开发方向,真正把营销作为生产的第一线,企业才算抓住了市场经济的牛鼻子。在抓好原有企业的同时,立足县内资源和县外市场,千方百计争取上一批适应市场经济、效益好的新项目,打好企业发展的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加强科学管理,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发展秀山经济,主要靠自力更生,靠团结苦干,但要加快发展,更需要加大开放的力度,借助外力的推动。动真感情,按照“你发财、我发展”的思路,真心实意欢迎外商到我县投资搞建设;定真措施,按照进得来、出得去、住得下、富得快的标准,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支持外商到我县投资搞建设。下真功夫,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主动联合外商到我县搞建设。克服闭关自守的狭隘心理,舍得让利吸引客商投资。同时,与外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技术联系,让科研项目在我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抓住三峡工程建设、长江经济带开发、中西部开发和重庆市把我县作为最贫困地区加以扶持的最大机遇,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软、硬环境,大胆招商引资,走以地生财、以财招商之路。舍得拿出一批具备实力的企业与外地客商合作,采取“整体嫁接”、“单枝嫁接”、“多枝嫁接”等形式,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
  县委坚持以开明促开放、开放促开发、开发促发展的方针,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扩大开放,不断增加开放实效。1993年至1997年五年,全县共引进县外资金6000余万元,合资、合作项目18个,不断增加了发展后劲。

2006年底,累计引进项目337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24.2亿元。2006年外贸出口达4728万美元。

五、努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2003年至2006年的4年间,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卓有成效。
  (一)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着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呈现增速较快、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7家增至42家,2006年完成投资5.76亿元,产值由3.34亿元增至18.93亿元。电解金属锰年生产能力达21万吨,是2002年的6.36倍;锰行业从业人员达1.34万人,占全县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4.8%。水泥年生产能力达75万吨,是2002年的3.2倍。2006年,生产锰矿石124.9万吨,电解金属锰15.2万吨,锰硅合金1.27万吨,中碳锰0.3万吨,水泥61.78万吨,原煤18万吨,硫酸20.4万吨,发电1.2亿千瓦时、供电13.7亿千瓦时。以工业硅、精汞为主的非锰矿产加工业,以金银花、茶叶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青蒿素提取为主的药化工业正在兴起。
  (二)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渝怀铁路建成通车,渝湘高速公路顺利开工,“八小时重庆”秀山段、国道326线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通畅工程”修建公路113公里,“通达工程”新建公路30291公里,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由2110公里增至2515公里。石堤水电站建设迅速推进。农网改造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新建220KV输变电站1座、110KV输变电站2座。农村人畜饮水保障工程成效明显,解决了1.8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36.8%。完成《秀山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改造19个旧城片区,开发3个新区,开工建设项目103个、竣工58个,拆除房屋面积42.3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94.3万平方米。启动了创建“重庆市卫生县城”工作,城镇管理明显加强,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城镇市容环卫管理连续四年获市级表彰。清溪场、石耶、洪安、官庄、兰桥、峨溶、隘口等中心镇和边贸镇面貌明显改观。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逐步增强

企业改革由面向点收缩攻坚,完成8户国有企业改制。乡镇综合改革逐步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完善了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办法,确立了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广泛拓宽对外开放领域,成功举办了“中国锰业发展论坛”,加入了“湘桂黔渝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区”,与重庆大学建立了“县校合作”关系,与四川双流县、辽宁沈北新区缔结为友好区县。积极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洽谈会,累计引进项目337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24.2亿元。积极打造物资集散地,现有年交易额上亿元的市场3个、上千万元的市场8个,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十多个县的城乡市场网络初步形成。渝东南物流基地建设前期工作稳步推进。2003年外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2006年达4728万美元,开放型经济连续四年获市政府升位奖。
  (四)严控严管环境资源,持续发展更有保障

完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开展了锰矿开采、加工企业的污染整治行动,实施了“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和“严查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梅江河、平江河、溶溪河等县域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县城饮水源全面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0%以上,开展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规范风险探矿28家,整治清理采矿权证34个,理顺了锰业管理体制。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2个,新增耕地5480亩。完成退耕还林12.06万亩、荒山造林20万亩,新建沼气池1.2万口,森林覆盖率从28.1%提高到31.4%,2006年被市政府评为“退耕还林工作先进县”。
  (五)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紧贴民心办好实事

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绝对贫困人口从4.25万人减至2.43万人,返贫率控制在4%以内。改造贫困户危房530户、1621间,完成高山易地扶贫和地质灾害移民搬迁502户。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提高了11.79万农户的用电质量。乡镇和行政村通客车率分别达69%、25%。新建乡镇超市11个、村社便民店561个。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累计新增就业3499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3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险扩面2.8万人。城镇低收入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筹集资金4800万元救济困难群众20.3万人次。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6所,新建农村五保家园25所。建立经常性扶贫助学机制,成立了慈善会、教育助学会,落实救助资金193.45万元,救助贫困学生4911名。建立了农村大病医疗救助体系,累计救助547人次。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81件,追缴农民工工资292.8万元。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