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巴南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2017-05-16 09:05:16来源:重庆党史网

 

中共巴南区委党史研究室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同时作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定,并迅速在农村推行。党的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也逐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它各个领域深入推进。巴县县委、县政府和巴南区委、区政府(19952月撤巴县建巴南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巴县撤县建区和重庆直辖的历史机遇,积极运用党中央和省市的有关改革政策,紧密结合巴县和巴南区实际,通过不断深化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时,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不断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扩大对外贸易,加强对外合作。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不断深化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

建国以后,巴县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由于原有体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活力和动力,干部职工缺乏生产、经营积极性,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巴县县委根据省委提出的“解放思想、放宽政策、积极改革、搞活经济”的要求,积极进行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改革。1981年,巴县被四川省确定为学习清远经验的试点县,开始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县政府工交办公室、县工交局合并成立县经委,由县经委直接管理企业。县经委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利润分成、全奖全赔、补贴包干等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初步改变了过去企业由国家统收统支,吃“大锅饭”的状况。同年10月,县委、县政府制发了《关于在商业企业中推行经济责任制的通知》,开始在商业企业中推行经济责任制,并主要采取联销联利、超利润分成、亏损或利润包干、提成工资、超定额计奖、全额利润或毛利分成、计件工资、大包干等多种形式。1982年,巴县被四川省委、重庆市委确定为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后,进一步加快了经济责任制的推行力度。同时允许企业在完成国家生产计划的前提下,有权销售超产产品、来料加工产品和试制的新产品;有权决定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有权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决定奖金分配和职工调资方案等,使企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干部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1984年国务院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十条暂行规定和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巴县企业改革进入了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与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相结合的阶段。在对巴县鱼洞造纸厂、巴县前进化工厂和巴县怡亨酿造厂进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取得经验后,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县迅速推行,同时,又在2户小型国有饮食服务企业进行了“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试点,1985年扩大到全县21户商业零售饮食企业,效果很好。据17户企业统计,推行当年营业额同比增长39.3%,利润同比增长14.9%

198512月,巴县按照市政府批转市劳动局《关于进一步改革招工办法的通知》的规定,开始改革劳动制度。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中对新招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同时建立了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制度,以解决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和失业保险问题。198611月底,对全民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实行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并成立了巴县职工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所,负责县境内全民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制职工退休养老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1987年又对县境内中央、省、市、县属全民企业实行退休基金社会统筹,为维护社会稳定、深化企业改革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1987年,全县普遍推行了以承包、租赁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并在国营零售企业试行招标租赁经营。其中有144户全民和集体企业实行了税利目标责任制,大多数企业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1988年元月,县委、县府制定了《巴县全民所有制企业租赁、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办法》,将风险机制、竞争机制和法律机制引入企业承包和租赁,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承包、租赁经营的制度化、规范化。并在72户全民所有制工商企业中开展了“税利分流、税后承包”的改革试点。同时加大了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在45户全民所有制企业中进行了搞活固定工制度的试点,对职工实行分级组合、择优上岗的合同化管理办法;在15户全民所有制企业中进行了工效挂钩的试点,实行以计件工资、定额工资为主的工资分配制度。增强了职工的就业“危机感”,调动了干部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989年,县委根据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要求,在全面治理整顿经济秩序的同时,坚持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扩大承包面,并在经委、二轻和供销系统的部分企业中试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问题,进一步落实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到年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44万元,上缴税金449万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47.2%46.75%

1990年,企业第一轮承包经营到期后,县委决定在兑现第一轮承包分配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第二轮承包。但是由于配套改革未跟上,企业并没有真正搞活,加上外部客观条件的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经济效益很不理想。19908月,在面临市场疲软、国合商业出现萎缩的形势下,巴县青木关供销社率先大胆进行了经营、价格、分配“三放开”改革探索,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并在后来被总结完善为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改革。即:经营放开,除国家指定单位经营的商品外,其余商品均可经营,有条件的企业经过批准,可以兼营批发业务;价格放开,除国家定价的商品按规定价格经营外,其余商品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定价;分配放开,在保证国家多收和企业多留的前提下,打破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行职工收入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用工放开,企业用工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内部待业制,原国合商业企业职工所有制身份只作档案保留。劳动合同制职工有权申请自谋职业,企业有权辞退职工。19912月,县委开始在青木关供销社、巴县百货公司等6户国合商业企业中试行“四放开”改革。到年底,全县已在45户纯商业企业中推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巴县在国务院召开的电话会上介绍了“四放开”改革工作的经验,受到李鹏总理的高度赞扬,并迅速在全国推广。

同年9月,县委又选择了11户国有工业企业进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技术改造“五自主”改革试点。试点企业在分配上实行工效挂钩,在用工上实行“三岗三制”(即在岗、试岗、待岗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干部聘用制、内部待业制),打破了企业内部干部与工人和固定工与合同制职工的身份界限,促进了企业分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调动了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1992年初,县委按照重庆市《“四放开”试行办法》对“四放开”改革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并将待业保险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到县属以上集体企业职工;对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和混岗大集体职工的养老保险金实行全市统筹。同时,对边远小店、微利或亏损的门点引入个体经营机制,实行保国家税收、保企业积累的“双保”经营责任制,到8月已在45个门点推行,利润同比增长27.78%

19932月,巴县按照《重庆市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重庆市职工养老保险暂行规定》的要求,将全民、集体和其他各类企业均纳入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实现了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全覆盖。19935月,县政府在总结“四放开”改革的基础上,制发了《关于深化财贸企业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落实企业自主权,特别是抓好人事管理、劳动用工和内部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全面推行企业工资基金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的分配办法,企业行政领导由过去的任命制全部实行聘任制,企业干部被解聘后就地安排,不再易地任职。从而建立起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分配能高能低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同年10月,县体改委,县财办又制发了《在我县国合零售商业企业试行公有民营的意见》。在“四放开”和“双保”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分别在商业、供销、粮食三个系统的零售企业、门点进行资产集体所有、个人或集体租赁经营的“公有民营”改革。经营者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缴税费、自负盈亏,按期交纳租赁经营费,并保持企业资产原值;门点或商场与企业的隶属关系不变,职工原身份不变,政治待遇不变;企业原有商品由承租者买断,新增资产归承租者所有;债权债务由承租者负责。国合商业企业经营的商品,除国家规定实行专营的农业生产资料、烟花爆竹和食盐等商品在规定渠道进货外,其余均自组货源。到年底,全县推行“公有民营”的企业达到28户,门点527个,职工895人。当年收回商品资金75万元,职工缴纳风险抵押金71.86万元。1994年,全县实行“公有民营”的门点扩大到825个,职工2086人。并从当年10月开始,按照市政府《重庆市劳动合同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劳动用工办法,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

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股份制改革,在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中选择了三户企业进行试点,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一是抓了重庆传动轴厂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试点,总股本2180万元,这成为全市首家在城镇集体企业基础上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二是抓了重庆白市驿水泥厂由“全民转集体”的改革试点,企业国有净资产由职工一次性买断,负债经营,组建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这也是全市当时最大规模的国有企业被企业职工买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三是抓了巴县燃料公司的股份制改革试点,由内部职工一次性买断,按公司法的规定,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巴县首家国有流通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接着,又专门召开了股份制改革工作会议,并先后出台了《关于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大力推行股份制的通知》、《关于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加快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到年底,全县已组建股份有限公司1户,新办和改组有限责任公司33户、股份合作制企业30户,总股本达1.24亿元。

1995年撤县建区后,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力争国有资本在三年内从国有小型企业退出”的要求,全面推进区属工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先后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企业破产的实施意见》;199711月,召开了全区加快企业改革工作会,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改革文件,按照因地制宜、一厂一策的原则,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破产等多种改革形式,指导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1998年,全区规划改革企业74户,已基本完成65户,占规划改革企业的87.84%。其中改组为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26户、兼并4户、出售1户、解体4户、破产9户、承包租赁经营13户、公有民营8户,同时组建了企业集团7户。通过改制,有的企业起死回生,有的企业把改革和技改、加强管理结合,实现了扭亏为盈。《重庆日报》1997108日专版介绍了巴南区4户企业的改革做法;重庆电视台二台于1997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对巴南区企业改革情况进行了6天系列报道;市政府办公厅、研究室编印的《重庆市中小企业改革探索》一书收编了巴南区3户企业的改革经验。

1998年底,巴南区按照《重庆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的规定,分行业建立了13个再就业服务中心,并在下岗职工较多的15户国有企业建立了再 就业服务组织。1721名下岗分流人员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待业,待业期间按每月160元的标准领取基本生活费,保障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同时多渠道帮助和指导4035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从而保证了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

20008月,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职工安置、资产处置等配套政策,规范了操作程序,明确提出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和企业,在1-2年内基本完成全区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打响了全区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采取集中时间、集中领导、集中精力的“三集中”办法,大力推进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加大了规模较大的特困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重庆棉纺六厂、重庆东方红化工厂、重庆染料厂、重庆鱼洞绢纺厂等分别被列入国家和重庆市的破产计划,按法定程序依法实施破产。全区纳入此次改革规划的企业总户数为117(不包括供销社系统,其中国有企业96户、城镇集体企业21),到20016月底,已有96户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占规划改革数的82.05%

同时区供销社系统的17户企业(集体性质,其中9户基层供销社、8户直属企业),按照市区的改革规定全面实施了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重组。全系统原在册职工1585人,除77人内退安置外,其余1508人全部解除了劳动关系。通过改革,供销系统于2000年实现了系统扭亏为盈,一举摘掉了连续7年的亏损帽子,并使系统盈利水平逐年提高。

2002年底,全区187户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已有184户完成了改革和改制任务(其中国有企业120户、城镇集体企业64),占企业总户数的98.4%,按政策安置职工近1.7万人,盘活存量资产9亿元。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基本上完成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区属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目标的企业改革任务,初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区(县)委、区(县)政府按照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三多一少”的新型流通体制,同时,不断加大市场建设力度,一个大中小市场结合、批发零售相结合的多形式、多功能的区域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加快了商品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2006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2亿元。

()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1980年,随着农村专业户和重点户(即“两户”)的出现,巴县开始核发《赶场证》,允许农民进入集市交易。1982年,将《赶场证》改为《营业执照》,巴县的个体商业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1984年,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改革流通体制、办好交通运输”的“两通”会议,对搞活流通和交通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扶持措施,在坚持国营商业为主导和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展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实行多渠道经营。允许和支持农工商联合公司、乡村企业经销部、贸易货栈参与商品流通;允许农民购买汽车、拖拉机、小型机动船从事运输,参与农副产品贩运。1985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农副产品市场全面放开,促进了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个体商业的发展。到年底,全县个体商业发展到7560户,从业人员8591人,打破了国合商业独家经营、一统城乡市场的局面。

19878月,根据党中央“要恢复和加强供销合作社在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的要求,巴县对全县基层供销社进行了以改“官办”还“民办”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恢复了供销社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职工个人原有身份不变)。同时积极发展横向经济联合,逐步改变了物资流通多层次、多环节的供应办法和物资调运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状况,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商品市场包括粮食市场全面放开。1993年,县委、县政府制发了《关于积极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的意见》,积极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商业的发展。到1994年,全县个体私营商业已发展到11872户,从业人员达17047人。仅在农副产品流通中,全县每年就有近万个个体运销户,将30万头左右的猪肉,5000万公斤以上的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等运往重庆主城区和市外销售,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活跃了城乡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

同时,针对国合商业企业管理体制不顺和经营机制不活的弊端,先后进行了经济责任制、集体承包、租赁经营、“四放开”、“公有民营”、关闭、破产和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到2002年,全面完成了对国合商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了企业活力,彻底扭转了国合商业企业多年连续亏损的被动局面。至此,个体私营商业已经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补充角色变成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加上生产厂家直接进入市场,原有封闭式、少渠道、多环节的旧的流通体制被彻底冲破,一种新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的流通体制开始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不断深化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1983年放开了1000多种小商品的价格后,到1993年相继全面放开了食品、日用工业品和粮油的销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逐步形成了中央、地方、企业分级管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格、市场调节价格多种形式并存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新格局。同时,认真贯彻执行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对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商品及服务价格的管理,严格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年审制度;按照价格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的规定,稳妥地调整了水、电、气等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经过多年努力争取,区有线电话网于200112月底并入重庆主城区电信网,执行主城区电话资费标准,并在20031月底实现了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切实减轻了有线电话用户和居民的负担;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关注的涉农价格和收费、药品价格和医疗收费、教育收费等物价热点问题,严肃查处了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维护了正常的价格秩序。对促进生产、扩大流通、繁荣市场、搞活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区(县)委、区(县)政府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交通和电信事业,全区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电信日益发达,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1983年成立巴县城乡建委,开始全面实施对城乡建设的规划、设计和建筑管理工作, 1992年成立巴县城乡建设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大了城镇综合开发力度。1998年以后,区建委积极探索和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巴南建设领域初步形成了“财政投资、银行融资、社会引资”三大投资平台,增强了巴南城镇化建设的活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从1985年开始,巴县开始对县城鱼洞进行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到1994年底共拆除旧房6.26万平方米,新建房屋面积达56.46万平方米,城区街道增加到55条,扩大了城区面积。1995年建区后,区委大力实施“一城五镇”发展带动战略,努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仅2001-2006年,全区就竣工城镇房屋300万平方米,完成旧城改造25万平方米。至2006年底,城区面积超过42平方公里,较建区前增加了三倍多,尤其是龙洲湾新区的开发建设,使全区城镇化建设得到快速推进,全区城镇化率达到了64.9%,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城镇化工作一等奖。

二是集镇建设不断提速。1984年巴县开始在长生桥镇进行小集镇建设试点,到1994年,全县小集镇建设试点镇已增加到20个。其中界石、长生等场镇通过小集镇建设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1986年到1994年,全县共投入集镇建设和维护资金1423.19万元,用于集镇街道、给排水、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使全县60个乡镇(不含鱼洞镇)的面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1995年建区后,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加快了小集镇建设。并以石滩镇和安澜镇为试点,积极进行投融资改革,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转移投资计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1年参加重庆市首届小城镇招商引资洽谈会,全区共推出项目111个,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签约7项,引资2.12亿元,全面促进了巴南区的城镇化进程。2001年区划调整后,全区共有19个建制镇,其中有8个镇街位于主城规划区内。界石镇是建设部命名的部级试点镇,一品、界石、接龙、木洞4个镇是重庆市建委命名的市级试点镇,东泉、二圣、惠民、南彭、姜家5个镇是区选定的区级试点镇。全区城镇建设已基本形成城市、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分级协调发展的框架体系。

(二)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1987年成立巴县城市管理监察中队;1990年成立巴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对城市管理实行“政府领导、部门为主、各方配合、综合治理”;1991年成立巴县人民政府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城管办),并将城管监察中队划归城管办统一管理,配合和协助执法部门对城市进行综合管理;1992年城管办成为全县城镇管理的综合职能部门;2001年成立了巴南区市政管理局,负责全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和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随着城市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全区加大了市政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1994年底,县城鱼洞相继建成了箭滩河大桥、黄溪口大桥、街心花园、儿童乐园、自来水厂供水系统以及污水排放系统、公厕、垃圾站等一批市政基础和环卫设施;1995年以后,全区又先后新建和改建了巴县大道、巴县新干道、龙海大道、箭滩河复线桥、巴南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巴南人民广场、南泉广场、接龙民间艺术广场、滨江公园等一大批市政公用设施;新建了一批城镇公厕、垃圾场、路灯、下水道等配套设施,城市排水管道总长超过85公里,仅主城区路灯就增加到1万多盏,基本消灭了无灯区;2005年,鱼洞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城镇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基本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二是居民人居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改善。1985年,巴县成立了“巴县市容环卫整顿领导小组”,对鱼洞城区的脏、乱、差进行治理,并在全县城镇实行市容环卫“门前三包”责任制(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从1987年起,鱼洞城区连续八年获得重庆市“山城市容杯”、“山城环卫杯”竞赛评比片区第一名,19905月国家建设部“全国计划单列市环卫工作联宜会第二次年会暨环卫工作现场会”在鱼洞召开,1991年鱼洞被命名为四川省第一个“卫生县城”,同年新市街成为重庆市第一条“市容整洁一条街”。1995年建区后,又按时完成了拆违建绿、裸露地面绿化和鲜花上街等绿化整治工作,同时实施了“蓝天碧水”工程和“清洁能源”工程,大力治理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并如期完成了达标任务。2001年巴南区被重庆市授予“卫生城区”,2002年又成功创建了山水园林城区。到2006年,城区绿地率达36.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1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75%。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一等奖。城区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主城区的燃气普及率达91.60%,自来水普及率达99%以上,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53平方米。

(三)积极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建国以后,巴县职工住房由国家或单位投资兴建,实行无偿分配和低房租,供需矛盾很大。到198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平居住面积仅为7.08平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99110月,巴县成立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1992年制定了《巴县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转发了《重庆市公有住房出租管理办法》、《重庆市集资合作建房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全县出租公有住房租金进行调整。开始改革低租金、高补助、无偿分配的旧住房制度,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共同筹资建设住宅的新体制。1993年开始按40%的比例出售公有住房的部分产权。到1994年,全县共计出售257个单位的公有住房15472套,实际收回资金2717万元。同年开始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实现住宅商品化、社会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同时全县有104个单位先后实施了集资合作建房,建设投资8800万元,新建住房2656套,建房面积20万平方米。

1998年,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巴南区完成了公有住房全部产权的出售工作,停止了福利分房。同时大力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到2002年,全区已有258个单位实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归集总额达6359万元。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房地产业发展意见的实施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房地产业作为商品开始进入市场。为顺应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19949月成立了巴县房地产交易所,将各种所有制的房地产的买卖、租赁、抵押、典当、投资入股、兼并、合作经营、中介服务等都纳入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从而规范了房地产交易行为,活跃了房地产市场,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仅2001年至2006年,全区商品房成交总量就达319万平方米,平均增幅达60.7%;二手房成交总量185万平方米,平均增幅达25%。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活跃,使巴南区逐步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热点区域,大幅度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2006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94年的10.3平方米提高到25平方米以上。

四、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区(县)委、区(县)政府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大开放促大改革、大改革促大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大力推进园区建设、积极进行对外合作,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不断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80年代中期,巴县抓住“三线”企业调迁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县城鱼洞镇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三线”企业的引进和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引进资金、项目和人才,大力发展出口创汇企业。同时积极发展“三沿”经济,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到沿海、沿边、沿江地区兴办实体,建立窗口,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条件。从1988年在巴县鱼洞绢纺厂成立全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开始,到1994年已兴办中外合资企业9户,并成功引进了重庆大江车辆总厂所属的一批军工企业落户鱼洞。同时发展出口创汇企业110家,出口创汇产品78个,到“三沿”地区开办窗口85个。

1995年建区后,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1997年成立了巴南区招商引资办公室,2001年又成立了巴南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重庆市巴南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规定》,《重庆市巴南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优惠政策,搭建起招商引资的政策平台;各镇街也相应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招商,从而在全区形成了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和招商引资热潮,促进了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连年迈上新如阶。

区委、区政府抓住重庆都市圈“退二进三”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充分利用国家和市政府搭建的招商平台,先后组织镇街、部门及在区中央、市属、区属骨干企业积极参加“渝洽会”、“厦洽会”、“鸟洽会”、“东盟博览会”等各类大型招商活动,招商范围涉及美国、加拿大、巴西、欧共体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从2000年起举办了首届巴南招商引资洽谈会、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重庆站)、一年一度的家博会和多次市级展览、地区招商会,切实加强与东北、西部、东部沿海和友邻区(市、县)的联系与协作;同时,建立和健全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库,成功实现了网上招商,大大提升了巴南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取得招商引资的新成效。仅2006年,全区就引进外资项目5个,实际到位外资4212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79.7%;当年引进内资项目132个,实际到位资金73.85亿元,比2005年增长近一倍。到2006年,全区共有外资企业35户,其中有3户是世界500强企业。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

1991年,巴县成立了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开始了对外贸易工作。1994年出口创汇达5295万元。1997年区对外经济贸易公司经国家外贸部批准更名为区对外贸易进出口公司并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当年实现外贸出口755万美元。此后,巴南区积极培育外贸出口主体和优势产品,涌现出宗申集团、弘愿气动、华陶瓷业、攀渝钛业、重庆机床厂等新兴的出口大户,形成了以摩托车整车及零配件、数控车床、射钉枪、陶瓷、化工为主的一批拳头出口产品,出口市场已走出东南亚,逐步走向非洲、南美以及欧盟、北美。到2006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42户。外贸出口达20635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76.8%,出口总额居全市第5位。区外经委连续9年被评为重庆市对外贸易先进单位。

 ()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1985年,巴县适时提出了“放宽政策、优惠服务”的指导思想,以低廉的征地价格和快捷的办事程序,吸引“三线”国有大中型企业迁入,逐步开发形成了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于1993年经四川省批准正式成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占地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金竹工业园区、“三线”企业拆迁区、化龙商贸区、仓储码头和生活区等。1995年建区后又将花溪镇民主村周围的4平方公里(花溪工业园区)纳入开发区范围,使整个开发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到2000年,已基本完成7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引进了大江总厂等27户国有企业,长安铃木等5户中外合资企业和重庆智靖等23户私营企业。已建成项目128个,完成投资36亿元,在建项目35个,计划投资39亿元。

2003年,区委、区政府把鱼洞、花溪、李家沱、南泉、界石、一品等镇街作为重点开发区域和投资引导区,先后建立了茶园鹿角工业园区、龙洲湾新区、南泉核心景区、惠民返乡创业基地和石龙技工回乡创业园,并集中人力、财力、项目向国内外客商宣传、推介,积极引进了一批著名内外资企业入驻园区,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如花溪工业园区,到2005年已入驻项目99个,累计完成投资25.3亿元,实现产值35.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0.75%,进一步发挥了园区在全区经济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1988年,巴县就成立了劳动力市场,并成立了13个就业服务站,当年就输出劳动力5.5万个, 1999年,成立了重庆市石龙群龙劳务输出公司,对劳务输出实行公司化、企业化管理,打造出驰名全国的“石龙技工”劳务品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全国30多家新闻媒体曾多次连续报道,得到高度 评价。2001年,宗申集团、吉力、川渝精工3户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越南投资生产摩托车及零配件,水轮机厂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开展水轮机安装工程承包业务。巴南职中成立了专门的外派劳务机构,建立了外派劳务标准培训基地,开始向日本,斐济、纳米比亚等国输出劳务人员。2006年,全区外出务工人数达13.68万人,务工收入达到9.08亿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繁荣了巴南经济。

 

资料来源:

1.巴南区档案馆存:中共巴县县委1981年至1994年档案、中共巴南区委1995年至2006年档案以及各部门有关档案资料。

2.中共巴南区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巴南区代表大会文献选编》(1956.5-1998.2)

3.中共巴南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委研究室《跨世纪巴南》。

4.《巴县志》(1986-1994)

5.《巴南年鉴》(1998-2006)

重庆党史微信公众号

重庆党史网版权所有.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  邮编:400015
渝ICP备11000637号-3 技术支持:华龙网
渝公网安备:50019002502086

您是访问者